戒不了
——《安非他命》影评
你会有多痛,爱会有多浓。
Vice versa。

2010年柏林电影节华语片代表,全景竞赛泰迪熊奖提名。
Hollywood Reporter严选五部将会热爆今年柏林影展的作品之一。
2010年香港电影节闭幕电影。

【安非他命】指的是dextrianogtamine, Benzedrine and Ratalin这类药物,原先用来治疗气喘、嗜睡症与过动症状。主要滥用产物:冰毒。效用:兴奋中枢神经,令人欣快、警觉且会抑制食欲。久用成瘾症状为多话、头痛、错乱、高烧、盗汗、瞳孔放大等。大剂量使用会引起精神错乱,思想障碍,类似妄想性精神分裂症、多疑、幻听、被害妄想等。停用的脱瘾症状为精神呆滞、昏睡、易怒、烦躁不安、忧虑,自杀倾向。安非他命对其效果产生耐药性,也就是说,需要一次服用更多的量才能达到情绪高昂的效果。

最初拿到这部片的视频的时候,反复被人劝诫千万别一个人半夜看。看过的朋友这样形容——文艺的,欲说还休的,令人胸堵甚至是窒息的。习惯于各种夸张评价的我把它翻译成“让人安静的、让人受虐的、让人纠结的”。
于是也没有在意劝告,国庆节一个睡不着的凌晨翻出来,瞪着发疼的眼睛看完,然后速度地删掉——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因为我下了结论,这部片,我不敢看第二遍。

也不是没有看过同志情节的电影,无论是气氛、节奏、基调,同志电影总是很默契地去去趋近钢琴键上最低的那个do——含糊地挣扎,像是一个人意图平复的哽咽。细微的不同大概在于《霸王别姬》有一种盛气凌人的高贵(不需要谁去认同,“我就是爱了你拿我怎么办吧”),《暹罗之恋》主题和支线更多也更暖,《断背山》是西部空旷惨烈的极致,《蝴蝶君》混杂着政治色彩显得扑朔,《盛夏光年》即使最后走向社会爱还还是脱不掉的孩子气。《安非他命》扑面而来的最大特点就是宿命感和悲怆的绝望,就连挣扎着的希冀都带这一种命定的决绝。
是还未完成已被推下高处的成长,半成年的心理状况下心理的“后发育”阶段,在反复确认都走向自疑之后的一种追溯。而“安非他命”这种毒不过只是用来反衬的底色。好比电影最后May开口说“没有戒不掉的毒,只有戒不掉的爱。”一样,对比句存在的本身,就是为了烘托一个难以准确形容的程度。
影片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对比:Kafka健美的躯体和空虚孱弱的心,混乱的肉体关系和单纯倾向的爱(“你对我很好,我是真的很喜欢你,很爱你”),Daniel理想轻松的生活状态和略有阴影的内心生活,还有Kafka周围的“向弱者施暴的弱者”的众多底层人物与Kafka对父母的纯孝之心。
对比这种东西其实做起来很简单,但大量地做的确是有一定风险的。做不好就有“套用模版”的嫌疑。文艺片,特别是涉及敏感素材的文艺片,也许最大的矛盾点在于如何保持“不说”的状态将要说的“说完整”。
《安非他命》和其他许多成功的电影一样,选择了打乱顺序的白描,我是相当欣赏的。

导演云翔是个“半路出家”的IT精英,至今执导的三部电影都夹杂同性恋题材和男性裸露。不少观影者冲着这两位完美裸男而来,而“卖点”的质疑也一直未停。
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性片段,较之Kafka、Daniel与女性,Kafka和Daneil之间的性反而隐而未发。爱与性的异体性也许应该用导演在分享会上的回答来解释——“我不单单想研究性取向,还想讲‘情取向’,‘人生可能更多可能性’,‘不能将一个人简单定义’。”
或者同性恋本身就是陈列品和实战品分明的事物,不曾走进的人,永远也只是隔空打了一个醉拳,在自己的世界里荡漾了几场雪白肉体而已。

Kafka,直男,游泳教练。被警察冤枉而死的父亲,患病不醒希望看他穿西服的母亲,吸毒致残的哥哥,英雄救美反被轮奸的过去,烦躁而选择离开的女友,用毒品撑下来的几份兼职构筑的生活。病态与扭曲一直潜伏,使之爆发出来的Daniel我不知到底是救他害他。
安非他命,他是。
Daniel,职场精英,归国华侨,对性向认识正确且坦率。你想他有的他都有,你想不到的他还有。热爱刺激,异常固执。Kafka害得他进局子欠女人债不算最后跟着吸冰。
安非他命,他也是。
恋上Kafka肉体花钱手淫的大伯,坚持要Kafka教学否则不学游泳的学生,总之恶意相向的同屋者,背负“你为我做过一次我为你蹉跎一生”自己还挣扎的May,自称过去式其实“我认定我是你的人”的Linda,因为金融危机要倒闭的番茄面路边摊,Daniel家Party上的混乱男女。
安非他命,谁不是?

互相蚕食,以及自我侵蚀。
人本来就是有兽性的。

在解释爱男人与爱女人区别的时候,Kafka说,爱男人,感觉自己可以变成他。
这大概是所谓“爱”里一个趋同的过程,残缺的人用完美的人的给予去修补漏洞,完美的人通过修补获得一种成就感以及一种“别人都不陪只有你”的陪伴。
然后互相模仿和复制,说话的语气和方式,Fashion的款,用的沐浴乳,亲吻的角度,Kafka变换的发色。
但终究是个抗拒大于接洽的过程,于是断桥之上,深海之下。

来谈谈电影本身的“语言”。
不得不说有一些对白我是消化不良的,但现实生活中没人会用一个华丽的排比比喻比拟诸多捏造一句,因而转念一想也能哽着脖子往下吞。
看了试映会的纪实才直到真有人问导演为什么对白如此“雷人”,导演很天真地说,很多人都跟他说,他的对白显得太不生活了,但他觉得他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这样讲话的,只是可能不是大多数人都习惯如此。
但电影中各种象征体符号我确实很喜欢的,大到安非他命,小到船洲大桥、翅膀、天使。我是特别喜欢收集影片中象征物体的一个人,有意无意就会去自己“对号入座”。相信各位在观看此片过程中叫分外享受“YY的乐趣”,若能与导演本意契合一二当是非常有趣的事。
断桥的修复工程,是一个约定——“等到桥通了,我们也通了。”
Daneil在浴室外的告白,于是Kafka密闭的心如浴室的门一样最终打开。
Kafka是天使但没有了心,只有和Daneil一起的时候,飞翔的两只鸟代表自由和愉悦。
影片后半部分的迷幻效果着实有点搞笑。如果说前半部的荒诞梦境推进了剧情并且值得玩味的话,后半部的“天堂之旅”“May和同屋者的劝告”一类就显得只剩滑稽了。C.G在后半部的滥用实在是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情节里有许多激烈的内容,但影片的走向却很缓和,“气压”也相当低。Daniel和Kafka就是在进行一场感情地探索,颇有一种敌进我退周旋往复之感。
一些小细节个人非常喜欢。包括沙滩上的会议,包括Daneil脱下太阳镜给Kafka带上,包括Daniel的Party上穿插这桥洞片段的闪现,包括Kafka教给Daniel游泳和武术来用辅导费抵消那一件白西服的钱,包括从浴室里源源不断出来的水;包括Daniel荒谬的南极梦境,包括Kafka去借英文版的《海边的卡夫卡》研读,还有播放Gay片让自己适应同性性行为,甚至于强忍着回忆的冲击弯下身子想满足Daniel,Daneil摇着头拒绝扳正他的身子吻住他的哭泣。

无奈硬伤也是遍地可寻。镜头切换的生疏,CG效果的滥用,后半片东拉西扯,Linda这个人物的聊胜于无,惨得太惨,绝得太绝,完美得太完美。电影人物生硬得几乎模版化,情节总让我有种“我是不是看过这个原版耽美文”的错觉,结尾不用“恶俗”来形容原谅我真的找不到合适的。
“我的心哪去了?”“在穿西装的男孩身上”,然后Daniel手握一颗星以超人姿势冲天而上。妈呀要不要这么雷。
甚至是身为腐女本该津津乐道的美男裸露都因为太过疲劳产生心理抗拒——这是剧情所需?刻意暴露和坦然不遮掩本来就界限模糊。

好好坏坏,毁誉参半。作为观众,大概只能在影片最后求得一种“空”。
心是空的,脑袋是空的,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各种梳理之后愈加混乱。
纠葛至此不过缘由单纯——放开,放不开。
安非他命。安,非他命?
难道这不就是他的命?

安非他命(2010)

又名:Amphetamine

上映日期:2010-04-08(中国香港)片长:97分钟

主演:彭罡原 白梓轩 梁敏仪 苏梅 谭漍烨 方保罗 

导演:云翔 编剧:云翔 Scud

安非他命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