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的精彩与局限
作为一名上海人,觉得影片中上海话的一言一行都与生活合拍,感到自己或许就是在听一个邻里的真实故事。看到有差评说这个影片过于上海,不够国际化,但其实这本来就是一部生活琐碎化的影片,没有着意于宣传上海形象的效果,同时以艺术家老白为主题的视角确是少部分上海人的生活(如导演所言)。
与其说是对于某一主题的观照与映衬,更是对于上海人世态与情结的秉真记叙。上海人生活与情结的写真。爱情、生活的道理可从记录品中窥探一二。然而记录品本身多只有纪念的价值,没有传达共时性真理的责任。——可见经典作品之所谓经典之理:具有极强“共时性”的主题是基础。
另,可见相对而言,影片的受众框限主要来源于“主题”而非“呈现方式” 。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可通过翻译等工作消除部分,然而主题的共时性、等效性则影响观众对于影片整体把握的认可,对于影片讨论问题的珍重。
然而这样一部影片是对于上海世观记录与探索的极其不错的开始!
2、现代女性视角讨论
男性与女性的自由与平等观念是否削弱了爱情的长效性?谁都没有非需要谁不可,成家立业也非人生的必然,爱情逐渐转变为可有可无的选择。
——但是人类不会停止对于“爱情神话”的期盼。
推此及彼,可见快消化时代的双面性:
人独立性的确立——>利己主义的泛滥 集体意识的缺乏
自由个体精神——>爱情长效性的缺失
科技发展 生活节奏剧增——>“失去历史重力”与文化沉淀的时代
从来都没有最好的时代。
羡慕古人的文化精神的时候多半是因为没经历过他们的早逝、病痛、封建和不便。
3、放一句皮鞋匠说的话:
“世界上没有值不值得,只有喜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