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对话有趣,但也有些刻意。当然,不当做现实向,当成魔幻现实轻喜剧还是成立的,放大了上海人的某些特质。喜欢方言表达,方言是了解一个地区风土人情的途径。电影确实不错,但看了电影反而有点反感上海人了。本来觉得作、装、崇洋媚外的上海人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是像我同学那样没有这些毛病的。但电影让我觉得大概有这些毛病的是主流,我同学那样的上海人才是小部分。记得本科刚入学时,一位上海同学自我介绍说不是那种很讨厌的上海人,公开割席,至今记忆犹新。不知道邵艺辉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应该不是),还是她也没有真正意识到上海人最大的问题。看到弹幕对上海话的反感还是挺意外的,我是很喜欢看方言电影的,有意思且能通过语言多了解各地人文特色。但另一方面,大概也能猜出来为什么那么多人对上海话、上海人敌意满满,甚至搞到几乎只有上海观众捧了票房的场,电影得奖却赔本。老白说三代以上都是外地人批判的那种自以为是的地域优越感是令人反感的一个原因,但不是全部。地域优越感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都会有一点,北京也很明显,广州人说的“捞”其实也有那个味儿。但京腔电影不让人讨厌。其他地区方言电影,比如同年上映的《人生大事》武汉话打底,非但不让人讨厌,还让很多人喜欢上武汉,觉得有烟火气,全国票房都很好。这是为什么?真正的原因不是方言,也不只是地域优越感,而是上海人不像中国人,上海活成了欧美跟班、西方的影子。你在中国其他地方能找到中国味儿,但在上海看到的都是西味儿。曾经有生活在上海的朋友说上海人崇洋媚外。当时还觉得他有点过分,不就是喝咖啡、吃西餐嘛,别的地方也有咖啡厅、西餐厅。我喜欢喝茶、吃中餐,也喜欢喝咖啡、吃牛排。现在看来,他住在上海,确实比我更了解上海的内核。其他地方的人即使喝咖啡、吃西餐,骨子里不会认为这种饮食比茶和中餐高级,个人口味而已。但上海人会。比如修鞋匠在修鞋过程中还要喝咖啡装逼,老白都看不下去了,讽刺不会有皮鞋味儿吗?老乌评价李小姐是吃过西餐的人。李小姐和格洛丽亚一个嫁英国人,一个嫁台湾人。其实选择什么样的配偶是个人喜好,没什么可诟病的,况且上海那么多外企,人员交往很正常。但结合老乌用结交外国女友标榜身价的行为,就会令人联想到齐橙在《大国重工》里写的改革开放初期部分上海人的观念:一流的姑娘嫁美军(美国人),二流的姑娘嫁皇军(日本人),三流的姑娘嫁国军(台商、港商),四流的姑娘嫁伪军(合资企业员工)。以前中国穷,这种观念不要说上海,在其他地方出现也不稀奇。但是现在中国发展了,大家增强了民族自信,更了解世界各国,也看清了欧美不是什么都好,不再迷信西方。其他地区的思想观念进步了,上海似乎依然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甚至解放前。上海的经济在发展,但上海人的观念没有与时俱进,依然以膜拜、模仿欧美为时尚,停留在以东方小巴黎为荣的阶段。中国城市有的有历史积淀,有的有地方特色,如北京、西安、广州、武汉、成都、苏州,中国味儿很浓,新兴的城市像深圳,虽然没有这些,但感觉上是中国的现代化都市。而上海最吸引眼球的特色基本都是山寨西方或西方腔调,这就让上海缺少了中国味儿。大概殖民比较严重且历史比较短的城市都会有这个问题,上海是最明显的。希望这部电影能让上海人意识到这个问题,能够不再亦步亦趋照搬欧美,不再做欧美的影子,不再用外国配偶、咖啡、奢侈品标榜身价,纯粹地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