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转自LP朋友圈,写得蛮好的
如果是外地人,不喜欢这部片子可以理解。因为语言的关系,也因为偏见的关系。但是如果在上海生活多年,依旧不喜欢这部片子,那么他(或者她)大概率是个无趣的人。
整部片子没有什么宏大叙事,甚至没有什么情节,我觉得这才是让习惯于被投喂的观众不喜欢的原因。但是,恰恰是这种小成本的文艺片应该被多多鼓励,让观众有更多选择。生活本来就是千姿百态,每个创作者截取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就够了。足够多的部分叠加起来,便是一个时代。
作为一个来上海二十多年的新上海人,靠着字幕才能完全跟上。但是影片的对白却意外的让我和队友感觉到了亲切,这是我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在上海呆得久了,上海便已成为血脉的一部分,也就有了故乡的意味。上海话在这部电影里贡献了很多趣味点。
而且每个演员和角色非常妥帖。原型人物老白倒是不及徐峥演的老白,原型更帅,且有着文艺中年特有的落拓潇洒,反而没有那么多“小人物”的平实有趣。
满口哲理的鞋匠,娘炮的儿子,瞎操心的老妈,根本没吹牛老乌,还有玛雅,都很有意思。
仅仅表扬这部电影有好的表演,有地道的方言,显然不够。它浓浓的上海情调非常鲜活动人。烟火气十足的杂货店,卖大兴货的外贸店是对应高档画廊,特色书店,话剧院的存在。穿睡衣上街的上海老男人和中文溜溜的老外和谐共存。
笑声不断的观影过程里,有几次却让人破防。例如:老白从李小姐的家里出来,走在昏暗的街道,配着背景音乐,瞬间让人落泪。每个人的生活都有A.B面。李小姐独立,精致,美丽,温柔,嗲的A面下,是不堪的B面:中年失婚,独自抚养女儿,女儿是英国人却英语不好,带女儿住在极其逼仄的娘家,虽然交了生活费,还经常被骂得颜面无存。
有人说这是部女权电影,帽子实在扣得太大了。作为中国男女平权最为到位的城市,电影里展现的其实是在上海生活时根本意识不到女权存在的日常,比如男人烧饭,买菜,总结生活小窍门,甚至被动“一夜情”。至于蓓蓓说出那句“我只不过犯了一个天下女人都会犯的错误”,虽然是导演的小心机,揶揄了社会现实,但是实在不觉得突兀。之后她和老白其实也达成了某种谅解。
看似最最洒脱的克洛瑞亚其实对老白是很有好感的,但当她意识到老白喜欢的是李小姐之后,对老白说“你可不要爱上我哦”。我倒觉得她有点让人心酸——她的人设限制了她。
不过影像的东西,比起文字作品可供想象的空间少得多。即使很愉悦,看两遍也就够了。
中年危机之下,还能好好恋爱,这本身就是神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