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说,本片聚焦的只是中年人谈情说爱,但就本片造成的反响来看,其意义远不仅仅于此。
既然是爱情神话,那么当然得从谈恋爱说起。本片在一个女性视角下塑造出了三个灵动的女性角色,李小姐的含蓄克制,格洛丽亚的奔放洒脱,蓓蓓的温柔不羁。相较之下,白老师的形象就略显暗淡。而在传统的男性视角下,正如李小姐和格洛丽亚所说的那样,女性形象是很单一的,而其价值往往要通过依附男性得到体现,至少是符合传统男权社会的价值观。中年人的恋爱带有更多现实,谨慎与算计,但在这样的标签下,李小姐和格洛丽亚还是活出了两种不同的姿态。
跳脱出恋爱的视角,在本片视野中的上海,是包容的,处处可见不同文化元素,这是现代性的体现。不同的角色对现代性都有各自的体现。一是外来文化元素,李小姐的前夫是英国人,格洛丽亚的老公是台湾人,李小姐穿的衣服都是大牌,白老师以画西洋画谋生,租客是会讲上海话的外国人,住所周围有激昂的钢琴声伴奏,孩子上的是国际学校,附近就有外国领事馆(片中说成大使馆了),种种元素似乎都在说上海是开放而不是封闭的,是包容而不是排斥的。二是生活方式,住在并不宽敞的马路两边的旧房子里的人的生活十分精致,前卫。用高配筋膜枪(虽然按摩那个部位不一定有用),楼下住着见多识广的鞋匠,附近的西餐厅,咖啡馆风格都非常别致。三是人物形象,三个和而不同的女性形象本身就说明了这部电影本身是包容的,再加上其他元素,比如性取向存疑的精致的白鸽,有故事的老乌,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能够包容这些人的城市,其本身也足够包容,尊重人的个性呢?这可能是本作讨论度如此之高,令主创们始料未及的原因。我们不是向往上海,而是需要能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匹配的现代城市。
有一些讨论聚焦于本片如何体现海派文化,我倒认为海派文化本身也是现代性的问题,其包容,尊重,融合,难道不是现代性的体现吗?在疫情的加速下,不同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治理水平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于习惯于现代生活方式的人,可能更向往上海这样的城市。我不知道未来我国地方之间的差距会不会变得更大以至于更加割裂,但是现在的上海无疑是现代城市的标杆。
至于一些批评本作“悬浮”、“中产泡沫”的声音,我觉得不是每部电影都得苦大仇深,社会不公,每部电影有其自身的角度,只要电影本身的内容是基本真实的。本片其实呈现得很烟火气,在上海这样精英云集的地方,这种所谓“中产”生活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不行。不是上海有优越感,可能各位看官得调整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