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别人看《爱情神话》是在看什么,而我很喜欢上海人的腔调和生活方式,可能这样的一批人最早接触到海外文化,就连manner这样的街头文化,也是在上海最为盛行。电影里面,修鞋佬说出jimmy choo这个品牌时,就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修鞋佬,他懂得jimmy choo的皮质手感和味道,当他回忆有一句jimmy choo的名言时,顺手拿起了咖啡杯,不再想多说解释一句时,只因为现在这个点是他的coffee time。整个电影里面,最能和现在上海文化和弄堂文化像穿插的就是这样的咖啡文化,无论在街角还是高级西装店外,都可以找到一间不大的小房子,无论是自行车还是开车经过,随手打包一份就可以上路。电影里面有个情节是老乌骑着他那个复古式的上海老自行车停放在路边的咖啡店时,一个城管工作人员跑过来赶他走,那把自行车一下子把上海人的腔调表现的玲离尽致。
电影里两次大家聚在一起喝酒时,呈现了中年人,酒过三巡后不用的状态。第一次电影的镜头进行了360度的旋转,从0读到270度时我们都可以听到喝酒时的嘈杂背景音,当镜头回到原始点时,一盏暖灯下,一张圆桌,饭菜残根,镜头停留了几秒后,拉回到了白老师半裸躺在床上,楼下传来了女人说话的声音;另一次同样是他们几个人觥筹交错间,镜头拉回到早晨的阳光,白老师在沙发上睡着,前妻蓓蓓和格洛瑞亚睡在一起,老乌在门口耷拉的手从座椅上滑过然后去世了。
中年人不同于年轻人的酒后乱性,他们更多的是克制和害怕体力的透支。这样一群女人在和老白的暧昧故事中,就如李小姐说的:曾经走过的路,已经知道走不通了,为什么又要再走一遍。中年人更多的是彼此成就,李小姐和格洛瑞亚帮白老师在外滩十八号办了个人的画展。
在老乌的追悼会上,前妻蓓蓓,格洛瑞亚和李小姐可以似姐妹一般传递和分享一直护手霜,也许在中年人的世界世界里面,哪里有那么多的非你不可,争风吃醋,我们更多的是今宵有酒今宵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