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10-23

同窗之爱:Another Country

No,no,no,这一篇不是上一篇《第二故乡》的英文版,尽管从题目上看,有点像。
#Another Country#是一部电影。当初打开它只是为了来围观青葱年纪的科林叔叔——颜值确实是很多事情的开头;真相的反面往往也是真相:没有颜值,可能很多事情都开不了头。所以,如果我不美,请告诉我,不要怕伤害我或者得罪我,一定要诚恳地告诉我,这样,我就能不去指望发生什么了,安心地过安稳人生。
但那时的科林叔叔确实是白月光+朱砂痣啊。俄后想,我曾经也是白月光+朱砂痣,我与我眼中的恋人都是白月光+朱砂痣。千千万万是不敢在大街上遇见少年时的恋人的,不是怕失望或者幡然醒悟——早已失望以及幡然醒悟了——不过是还憋着最后一口气固执地不敢面对正在耗尽运气的自己,就像一个接近到期日的虚值期权一边等待市场来个大幅波动一边等待放弃行权。
幸亏,少年时有过恋人,哪怕是错付也比白花花地不付强。据说,月球距离地球千万分之四光年,竟还未进化到小数点的左手边。常常觉得青春仅是一个上半夜的事,弹指一挥间,那大概青春只有千万光年分之四那么长了吧,低到比尘埃还低的,原来就是青春。
说了这么多与电影无关的话,是因为除了颜值,电影真心也没什么可说。告诉你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剑桥,你就能猜到电影的色调、音调和节奏。尽管确实是有关少年与少年间的爱情,有阶层,有教条,有共产主义,有剑桥五杰等各种元素,但在我眼里,这是个寻常的故事:男主因为追求不被世人接受的爱情失去了在大学里的前途,大概是找另外的出路,所以被克格勃带偏?我们终会为了什么放弃什么,因为放弃什么又要去弥补什么,人生之路就是这样走成的吧。
科林叔叔参演腐剧已经不是一两天了。另一部,#A Single Man#倒是惊艳的——电影出自妖孽的Tom Ford之手:高饱和度的画面,对人体的特写,慢镜头,让这部电影每一分钟都激发着荷尔蒙。科林叔叔日常的一天是这样的:下课后,那个明眸皓齿的男学生又追上来当面放电,真正阳光活力鲜橙多;在便利店与褐色卷发的西班牙少年撞个满怀,深深看进他吞吐香烟的唇;一位已经像亲人一般的异性老友相约烛光晚餐,见缝插针地表白;甚至在银行碰到邻居家的小女孩:红皮鞋,蕾丝袜,并拢的小腿,蓝色短裙,以及金黄的发辫,小女孩正在诉说用蛋清做了发膜,如果不是小女孩的妈妈——穿着红色包臀裙的年轻主妇出现,时光差点就停在了莫妮卡的化学反应中了。然而,即使一切香艳的欲望,甚至还有温馨、希望,都被科林叔叔失去挚爱的巨大悲痛消化了——是的,电影开头,科林的同性恋人就已经车祸——科林叔叔一如既往的淡定和深沉,但睹物思人太容易了,当我们在形容巨大的悲痛时我们是指:你活生生地带着悲痛坐在屋子里或者走在大街上,但实际上你在飘,你飘在另一个世界与你的故人触摸和倾诉,你设身处地所在的周遭却入不了你的眼走不了你的心。
挚爱真的是可以让人感到身体被掏空。在爱情到来前,或许不明显,只有在失去后,才发现人生毫无存在的意义,连爱人都失去了还有什么不敢失去。
然而科林叔叔后来还是接受了阳光鲜橙多的倾慕。一个年轻的线条分明的身体和一个衰老的宽厚的身体在海水中追逐,这个镜头让我觉得爱情可能真的有拯救的意思。有时爱情是被放弃的那个,有时爱情是迫使放弃别的什么的那个,有时,爱情是作为弥补的那个。
写到这儿就写不下去了:果然写故事才是最通人性的写作,而不是散文、评论或者诗。人性是蕴藏在细节中的,是在与事情相互推动中呈现起转承合的特点的。我这样试图用一两句话总结青春和人生是不明智的。
不过,还有比写故事更通人性的,比如来看两部电影里的科林叔叔的剧照对比吧:






同窗之爱Another Country(1984)

又名:同窗之恋(港) / 同窗之爱,他乡异国(台) / 另一个国度 / 他乡异国

上映日期:1984-05-12片长:90分钟

主演:鲁伯特·艾弗雷特 科林·费尔斯 迈克尔·吉恩 Robert  

导演:马雷克·卡尼耶夫斯卡 编剧:朱利安·米契 Julian Mitchell

同窗之爱的影评

222666
222666 •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