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王尔德。这个世界上也许有很多人姓王尔德,但当我们想起这个姓氏,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个名为奥斯卡的阴柔男子,他总是如此文质彬彬,衣着考究,披肩的长发顺滑地勾勒出他柔美的脸部线条,忧郁的眼神望着这个世界;他是阴质文化演化到极致后的结晶。不过,这次我要讲述的是另外一个王尔德,他名为康奈尔,他是奥斯卡的反面:他是野蛮,是肌肉,是自然,是人类的动物性,是生存的最终法则。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因为观看他的电影几乎只会有两种本能反应:呕吐或者震惊。小心!当诞生于现代都市文化的电影器械和史前的非洲丛林遭遇时,其结果必然是毁灭性的。

走进非洲
千万不要幻想这是一部《走出非洲》,它不会向观众提供人种优越说的春秋大梦,在异域风情中成就一对中产阶级男女的虚幻爱情;也不要想象这是一部《加勒比海盗》,当不同种族的人在这里遭遇时,后现代式的搞笑戏虐只是遗忘历史、粉饰太平的伎俩。在电影史的谱系中,《裸杀万里追》应该和沃纳•赫尔佐格的《阿奎尔,上帝的愤怒》、《重见天日》和梅尔•吉布森的《启示》放在一起,供奉在百年种族侵略史的血腥祭坛上。但康奈尔•王尔德并不是赫尔佐格式的天才/疯子,也不是梅尔•吉布森式的天主教徒,当这位原为运动员的演员/导演步入非洲的“黑暗之心”时,一切在电影美学上的精致刻画都被撕扯到粉粹了,一切宗教的虚妄救赎都无法容身于这片炙烈的土地,什么跨种族的爱恋和感情都将沦为笑话;在康奈尔•王尔德的镜头下,只有肉和肉的相撞,人性早已泯灭,意识形态已然蜕去,因为这里,就是人类所诞生的地方:弱肉强食是唯一的真理。
虽然制作于1966年,《裸杀万里追》看上去仿佛应该是“历史中第一部电影”(著名影评人David Thomson语)。片中的康奈尔•王尔德没有名字,他被称为“人”(The Man),片中的土著黑人也没有名字,他们被称为“追捕者”(The Pursuers),它甚至不需要对话(这在有声时代的好莱坞电影中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所有一切都靠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来传达:所有这一切都赋予了本片以原型象征的意义。不过,和同为原型叙述的《圣经》不同,《裸杀万里追》刻画了一片上帝和神圣被放逐的土地,所谓的文明只是片尾那幢孤零地矗立在丛林深度的白色碉堡,在其余的时刻,本片总是让我们冰冷彻骨的感觉到,如果没有高科技和娱乐文化的麻醉剂,竟然还有多少的恐惧和仇恨暗藏在我们幽暗的内心大陆之中。

非关种族
值得庆幸,《裸杀万里追》并不是制作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影。在我们这个时代,过于伤感和廉价的人道主义总是会使电影工作者们捉襟见肘,猎杀或者残害一只动物便会引起骚动和游行示威(即使这是由化妆师和高科技完成的!),道貌岸然的观众坐在柔软的沙发上眼神呆滞地望着电视银幕,些许暴力和血腥的镜头便会让他暴跳如雷;“政治正确”是电影人腰包的首要保障:请别让那些生活在梦幻之中的人们接触到过多的真实吧!
《裸杀万里追》并不是为我们这个时代准备的电影。在这里,大象会在镜头下直接中弹轰然崩塌,白色的象牙被毫无怜悯的锯下,留下庞然大物的身躯剖膛开肚,长镜头下,黝黑的身体出入于大象血渍淋淋的空洞躯体,取出里面的内脏,烧烤于炭火之上。人类并不会比大象好过太多:被土著人囚禁的白人最终要不是被砍头,要不是被乱刀砍死,更有甚者,土著人会在他的身上敷上一层厚厚的红土,架在篝火之上,生烤活人。而所有这些,只是这部梦魇般的电影的开始。
对于所有那些种族主义者来说,这些镜头几乎都是违背天良的撒旦涂鸦。但请别误会,康奈尔•王尔德既不想以“东方主义”的眼光来审视这片赤土而给西方人以侵略的口实,也不想去挑战、解构那些陈腐的种族主义神话,在《裸杀万里追》中,白人和黑人,狮子和犀牛,蛇蝎和针芒植物,所有万灵皆为主角,所有生物都为平等,所有人都必须对自己的生存负责,每一个战士都有自己猎杀的正当理由,而上帝/自然则皆站在他们的另一边。
在无数的镜头中,我们看到康奈尔•王尔德智慧地用摄像机去替代和模拟动物的视点。对于这些上古生物来说,白人和黑人之间的侵略和反侵略、追捕和反追捕、猎杀和反猎杀,都不过是一场天天上演的古老戏剧而已。它们漠然地矗立在分裂离析的土地上,等待着其中一方的死亡,直到那个时候,它们便可以有机可趁,不费吹灰之力地攫取自己的食物。《裸杀万里追》并不是当代流行的野外生存肥皂剧,它不向人物提供精诚合作的互助,也不向人物提供沟通和勾心斗角的可能性:在文明的触角并未涉及的所在,人类永恒地孤独;没有了社会性,人就是一头动物。

低俗三部曲
毋庸置疑,《裸杀万里追》是一部经典的低俗电影。和那个时代美国最著名的低俗电影大师塞缪尔•福勒一样,虽然康奈尔•王尔德至今仍然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他的作品却以更加大胆和爆裂的姿态置疑了美国与资本主义的白日梦。1955年,康奈尔•王尔德淡出银幕,成立了自己的独立制作公司,这个公司不仅生产了经典的黑色电影《大爵士乐队》(The Big Combo),而且也生产了王尔德自己的三部曲:《裸杀万里追》、《抢滩总攻击》(Beach Red)和《无茅之枪》(No Blade of Grass)。这三部电影分别以史前、二战和未来的叙事场景勾勒出了王尔德对人类历史的悲剧想象,凛冽的影像风格足以让当今的低俗电影模仿者瞠目结舌:毕竟,在我们这个后现代时代,还有哪个导演不是从热血少年期所读的那些手淫读物中猎取灵感的呢?而真正的低俗电影却应该像王尔德那样来自于对人性暴力的直接感受。

裸杀万里追The Naked Prey(1966)

上映日期:1965-06(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 / 1966-06-14(美国)片长:96分钟

主演:柯纳·王尔德 赫特·范登贝赫 肯·甘普 

导演:柯纳·王尔德 编剧:Clint Johnston/Don Pe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