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上,老师说,商鞅这个人很重要。但他为什么很重要,却又说不出来什么了。现在我明白,商鞅确实很重要,因为我们今天依然活在他的影(yin)响(ying)之下。

“蝴蝶效应”之说大家都懂。商鞅不止是蝴蝶,而是鲲鹏,翅膀一动,天翻地覆,余威波及千年。

商鞅,姬姓卫氏,卫国人。他的另一个称呼是“公孙鞅”,由此看来他的爷爷辈是达官显贵。再加上他是卫氏,他实际上是卫国皇族后裔。电视剧中的卫鞅自称父母双亡,是穷人家的孩子。这种设定似乎符合他的变法逻辑,也满足当今政治需要及中国观众对主角的期待——好人一定是一穷二白的,官三代怎么可能是好人?

卫鞅深知自己的祖国迟早要完,留下没有任何前途,就去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魏国,成为魏相公叔痤的门客。按现在的标准来看,卫鞅绝对是一个叛国的“卫奸”。如果这些背景都按史实交代清楚,观众朋友们大概就对这位主角幻灭了吧。

公叔痤在少梁之战中被俘,但他跟老秦公关系好,吃饱喝足之后就被放回魏国了。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需要卫鞅去游说。不过这段情节中卫鞅的一句台词很有战国范儿:我是魏国人吗?不是。我是魏国大臣吗?也不是。那我替秦国的利益说话,不行吗?

公叔痤病重时,先向魏侯推荐卫鞅做自己的接班人,魏侯觉得公叔痤被病魔折磨得糊涂了,就满脸的拒绝。于是公叔痤就让魏侯杀卫鞅,以免这小子跑到别国去。魏侯嘴上答应着,心里依然拒绝。平白无故杀这么个小人物,不是找骂吗?魏侯走后,公叔痤又叫来卫鞅,让他赶紧跑路。这段故事电视剧基本按史实还原,还是很精彩的,除了此时魏侯还不是魏王之外。这一点后面会接着说。

公叔痤病逝后,没人搭理的卫鞅看见了秦国的招贤令,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就决定去秦国。电视剧在这里墨迹了好几集,几乎纯属虚构。庞涓不太可能看得上他,公子卬倒是可能替他说说好话,为啥是公子卬呢?后面会接着说。到齐国怒怼孟子的事,先不说历史无记载,就说两人的年龄,孟子其实比卫鞅小二十多岁,不可能是剧中那副德艺双馨的老干部形象。不过看着孟子被怼成傻逼,我还是挺喜欢这段的。台词也够硬,看很多人都乐于转发这段台词。

到秦国后,熟知官场潜规则的卫鞅先去贿赂秦公的宠臣景坚,以求得到面见秦公的机会。电视剧却完全颠倒黑白,把卫鞅塑造成了一个不走后门、一切按正常途径办事的人。

卫鞅与秦公的对话跟电视剧的情节差不多,先谈了两次废话,以谬论衬托他的理论的高明。

之后当众狂喷甘龙、杜挚等老贵族,也基本符合史实。

卫鞅上位,秦国开始变法。电视剧中的卫鞅一口一个法治,但问题是他制定的法不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而是为了稳固君主一个人的统治。卫国曾有过为争夺君主之位亲人相残的案例,卫鞅认为,一国之君说被杀就被杀,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强大?应该制定合理而强硬的游戏规则保护君主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因此秦国新法对老贵族不利也就不奇怪了,他们越失势,越不可能杀君主造反。

不得不承认卫鞅新法的积极意义:土地私有制解放了生产力;宗法制度的崩溃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社会公平;移风易俗,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明进程。但新法重农抑商,这可能导致国强而民不富;强调军功,穷兵黩武,带有明显的军国主义色彩;轻罪用重刑,践踏人权;连坐制度鼓励举报和揭发,营造恐怖气氛,人人自危;焚书,打压思想及言论自由;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制造了中央集权、君主专政;禁止私斗,虽然对社会治安有好处,也避免了无意义的伤亡,但也削弱了民间武装力量,进一步维护了君主的统治地位,也让平民通过武力维护自己的权利的难度大大提高。以上几点,让我觉得二战时的德国和日本与秦国神似。商鞅死后,秦法不废。秦灭六国后,秦法在全国铺开,两千多年来阴魂不散。如果希特勒的德国赢得了二战,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大概就是秦灭六国后中国的模样。而秦之所以能灭六国,首先是因为变法让秦国强大,是卫鞅振动了翅膀。

对于秦国的统一,《血战天下》一书中的一段话我还是很同意的:

我总喜欢把春秋战国比作近世的欧洲,近世欧洲杀伐之烈,不逊于于春秋战国,国家竞争,优胜劣汰,惟有不断革新方能保有竞争力,方能不被对手消灭,变革的需求刺激了文化的需求,形形色色的思潮粉墨登场,遂造就文化的繁荣。我尝写过一文名为《大一统与文明的衰微》,自秦一统天下,之后两千年,思想几乎寸步未进,停滞不前,甚至大大倒退。问题不是出在国家版图的大一统,而是出在思想上的大一统,当创新之源头被截断,文化陷入一潭死水就成了必然。

——《血战天下》,作者:醉罢君山

想想如今多数人的观念依然重农重工抑商,思想及言论依然被限制,军人仍然享有特殊的高地位,郡县制及大一统深入民心等等,商鞅似乎是不死的。

秦国新法颁布之初实施艰难,卫鞅逮住太子犯法的机会,在秦公的支持下,对太子的两位老师公孙贾和公子虔施黥刑。太子之所以没被惩罚,不是电视剧中所说的“未成年”,而是因为他是储君。这细微的区别再次说明,卫鞅变法保护的是一国之君,法治不但不是为了公平,而且还强化了君主的特权。

公子虔是秦公渠梁的哥哥,历史记载不多,两人关系如何难以考据。但公子虔应该是自始至终都站在老贵族一边反对新法的。公子虔后来又再次犯法而被施劓刑,此后一直闭门不出。这里顺便说一下,秦灭六国之前,中国人的姓和氏是分开的,贵族既有姓又有氏,秦公/秦王是嬴姓赵氏,一般称氏不称姓,这一点很多史书和文艺作品都错了。正如卫鞅被称为卫鞅、公孙鞅或商鞅,但不可能被称为“姬鞅”一样,渠梁也不可能被称为“嬴渠梁”,应该是赵渠梁。公子虔和太子驷应该也是赵虔和赵驷。详情可参考「知鱼」4月8日发布的图文《你真的知道你姓啥吗? | 「君の名は。」》

秦国第一轮变法期间,魏国进攻赵国,围困赵国首都邯郸。趁魏国西线防御空虚的时机,秦军夺回少梁城及部分河西失地。这场战役并不是卫鞅指挥的。同时出于战略目的,卫鞅建议攻打韩国,秦国夺取韩、魏交界处的几座城池。此时应该是申不害出任韩国宰相之初,但《史记》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不管怎样,申不害被重用是在卫鞅变法之后,此外申不害比卫鞅多活了一年。申不害在任期间是韩国最强盛的时期,虽然申不害变法的效果和影响力远不如卫鞅,但也不至于被电视剧黑得那么惨。

此后齐国在等到魏、赵两国消耗殆尽之时,“围魏救赵”,庞涓在回军途中遭孙膑军队伏击,损失惨重。此时卫鞅又亲自率军进攻魏国旧都安邑,安邑守军投降。卫鞅故地重游,在安邑街头耀武扬威。电视剧将秦魏、秦韩之战简化为收复河西之战,在我看来这是想表现秦国发动战争的“合法性”,收复河西有反侵略意味,而进攻安邑就是不讲道理的侵略战争了。但战国时代是强者逻辑,只谈利益不讲对错,极少有人讨论战争的“正义性”,这“极少数”的著名代表正是剧中被卫鞅怒怼的孟子。

后来卫鞅又一次进攻魏国。魏国开始陆续与其他国家休战,准备着力反击秦国。但此时卫鞅准备开始第二轮变法,就去魏国与魏侯和谈。卫鞅抛出的计策是忽悠魏侯魏罃称王,并表示秦国一定会老老实实接受魏王领导。魏罃竟然接受了这赤裸裸的忽悠,放弃攻秦而称王。秦国借休战之机进行第二轮变法。电视剧没有这段情节,从第一集开始魏罃就是魏王了。

趾高气扬的魏王决定先拿韩国开刀(看来《史记》还是夸大了申不害的牛逼程度),结果齐国几乎将“围魏救赵”的典故重演了一遍,这一次,庞涓在马陵之战中败给孙膑,自杀;太子申被俘,随后被杀,也可能是直接战死。对齐国的两次惨败,彻底宣告曾经的老大魏国由盛转衰。墙倒众人推,秦、赵、齐分别从西、北、东三个方向进攻魏国。秦国领兵的是卫鞅,魏国防守西线的是公子卬。电视剧中公子卬称卫鞅是“朋友”,卫鞅却不认,还骂人家是猪。实际上这两个人确实是朋友,正因是朋友,卫鞅就邀请公子卬来秦国军营喝酒,毫无防备的公子卬就这么被生擒了。电视剧淡化了卫鞅的欺骗,显然是不想展现自己的主角不太光彩的一幕。主将被擒,等待魏军的就只有屠杀。此战魏国的损失堪比马陵之战,魏王只能割地求和,但并没有完全将河西全部土地归还秦国。

此战的胜利让卫鞅登上人生巅峰,他获得了一片封地,他将封地的名字改为“商”,从此成为商君,后人称其为商鞅。电视剧中的商鞅只有一个侍卫,也没把封地当回事,但实际上商鞅每次出行都有全副武装的卫队保护,几十辆车前呼后拥,据说还自称“寡人”,以君主自居。赵良劝他低调,指出他已经树敌无数,但他不听。电视剧中却把赵良描述成老贵族的同党,别有用心。

与赵良对话五个月后,秦公渠梁去世,太子驷即位。与太子驷关系亲密的公子虔寻求复仇机会,告商鞅谋反。按《战国策》的说法,渠梁死前确实提出想传位给商鞅,但商鞅拒绝。这部分与电视剧内容基本相符。总之,公子虔为复仇,太子驷想除掉威胁其地位的权臣,商鞅想全身而退是不可能了。

商鞅先是想逃到魏国,精疲力尽之时想住店,却因为没有身份证遭老板拒绝。老板告知这是商君的法令,不得不遵守。历尽艰辛后,商鞅终于来到魏国,见到魏王,但魏王心得有多大才能留用商鞅啊?最终魏王表示得罪不起你们秦国,将其遣返。回到秦国的商鞅只好回到封地,临时组织起一支军队想发动政变,但轻松被官军镇压,全军覆没。有说法认为商鞅战死,随后尸体被车裂;但更多的说法还是太子驷和公子虔就此坐实了商鞅的谋反大罪。按现在的标准,商鞅又一次叛国,这一次是“秦奸”。因此电视剧为维护主角形象,剧中的商鞅从未起兵造反,去魏国也是只是想去看望妻子,全程无任何污点。

但是想想商鞅的那句台词:我是秦国人吗?不是。我现在还能当秦国大臣吗?不能。那么我想离开秦国去魏国工作,不行吗?爱国思想在战国不是主流,忠君思想更是几乎没有。所以后世只能找出屈原这么个异类,把他打造成岳飞式的人物宣扬爱国主义。

对商鞅的判决是车裂。电视剧中景坚说这种酷刑史无前例,但实际上春秋时期就有过车裂案例,他要是真不知道,只能说明他读书太少。电视剧中老百姓到刑场喊冤的一幕也不太可能出现,更可能的场景是,领教过秦国新法酷刑的人们都会赶去为商鞅接受最极致的酷刑叫好。

商鞅的妻子及后代是谁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史记》说商鞅全族都被处死。电视剧搬出一个高圆圆给他生了孩子,虽然我觉得言情剧太恶俗,但也并不跟历史矛盾。你们开心就好。

综上所述,这部电视剧虽然还原了一些经典历史片段,但难逃俗套,将主角脸谱化、完美化、神化,也许这么做是为了迎合观众的欣赏水平及需求。这是电视剧制作方的自由,但有评论说“对历史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就十分扯淡了。这个剧与其说是历史剧,不如说是《蜘蛛侠》之类的神话。剧名改为《商君侠》或许更恰当一些。

我喜欢战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个时代里没有太多道德束缚,没有所谓的传统美德,没有谁弱谁有理,没有谁穷谁光荣。人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都为自己的利益而活,都想成为强者。像孟子那样试图创造一个道德制高点再站上去喷人的幼稚儿童最终只能成为一个笑话。而这个电视剧却险些把商鞅拍成了孟子,把战国拍成了大一统后的中国,并得到如潮的好评,真是个巨大的讽刺。

大秦帝国之裂变(2009)

又名:新大秦帝国(台) / 大秦帝国:裂变 / 大秦帝国1:黑色裂变 / The Qin Empire

主演:侯勇 王志飞 卢勇 吕中 高圆圆 李立群 许还山 齐芳 尤勇 

导演:黄健中 延艺 编剧:孙皓晖 Haohui Sun

大秦帝国之裂变的影评

3Day
3Day • 裂变
凝胶
凝胶 • 名句
钧垚
钧垚 • 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