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纳粹大屠杀的电影数不胜数,角度也五花八门。本片有点像结合了《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和《万湖会议》,但在叙事和艺术上更有创意,成功开辟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新视角。

本片的基本设定是:不用任何镜头直视奥斯维辛内部的惨状,而是一丝不苟的展现集中营边上(即片名的“利益区域”,取自德语词Interessengebiet,专指奥斯维辛集中营外的限制区域)的田园生活。这座生机勃勃的宅院属于奥斯威辛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霍斯一家:每天霍斯去一墙之隔的集中营上班,女主人用心打理着她心爱的花园,五个孩子在这里上学成长,波兰女佣们有条不紊的忙里忙外。他们开生日派对,到湖边戏水;晚上霍斯会给女儿读睡前故事,夫妻俩则温柔的互诉衷肠。只不过,在这美好诗意的背后,正发生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种族灭绝,而霍斯正是最主要的刽子手之一。你怎能听不到不绝于耳的机器轰鸣声和不时传来的枪声惨叫声?你怎能看不到不远处焚尸炉烟囱的浓烟和每天几趟的运满囚犯的火车?你怎能不留意撒在地上作肥料的骨灰、当礼品发的遗物、少年把玩的假牙?作为观众,你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和想象营内的情景——这也正是导演的初衷,因为围墙那边发生的一切才是本片的真正主角。越是父慈母爱,越是惨无人道;越是欢声笑语,越是野蛮残暴;越是习以为常,越是毛骨悚然;越是轻描淡写,越是沉重悲恸。导演充分利用了观众对大屠杀的已有认知而营造出这种神奇的反差,而将那无法描状不忍卒视的暴虐作为留白。更重要的是,电影也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他怜惜花花草草,却无情的践踏人命?为什么他们舍不得与家人分开,却对别人的家破人亡无动于衷?为什么自己小孩沾上一点毒药就如临大敌,却可以心平气和的跟人讨论焚尸炉的改造?有学者在参加完霍斯的纽伦堡审判后写道:他给人的整体印象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人,但具有精神分裂的冷漠、麻木不仁且缺乏同理心。霍斯则在后来的自传中将自己视为“第三帝国创造的大屠杀机器上的一个齿轮”。不管霍斯是不是试图推卸责任,我想以下两个原因缺一不可:自私、冷血、权力欲等人性黑暗面是内因,国家机器的宣传(将那些被关押的人当做苍蝇蝼蚁)是外因。外因内因在回声室效应中互相激发循环放大,最终导致那些广大“齿轮”们会以服从命令、不知情、生活所迫等理由让自己甘心成为恶的帮凶。导演想传达的讯息很明确:即使你不能像那位波兰小女孩那样勇敢的藏苹果给囚犯(取材自真人真事),至少也可以像霍斯岳母那样选择离开,而不是像霍斯老婆那样在他人血泪中享受着女王之名。平庸之恶离我们绝没有想象中遥远。永远不要放弃思考,永远坚守做人的底线。

除了构思精妙,本片的艺术性也值得玩味。开场两分多钟的黑屏;由花朵渐进成的红(血)屏;令人不安的配乐;大量留白(比如女主母亲的字条);片尾突然插入的大屠杀纪念馆(很多人提到阿伦·雷乃的《夜与雾》)……当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小女孩的支线情节中所用的热成像镜头。做这个处理本来是因为导演想尽量在本片采用自然光,但这给夜间拍摄带来困难,而热成像正好解决这个问题;没想到这种处理却带来了意外的隐喻效果:小女孩在黑白的热图像中就像发光一样,为周围的黑暗带来能量。

本片其实改编自十年前的一本小说,但犹太导演乔纳森·格雷泽对其做了大刀阔斧的改动,所以这是一个受文学启发但不拘泥于原著、最终比原著更优秀的经典案例。本片最终在戛纳电影节获得评审团大奖,在BAFTA获得最佳外语片和最佳英国片(因为制作公司Film4来自英国),在奥斯卡提名了最佳影片并夺得最佳外语片,也是当年我心目中的最佳影片。


利害之畿(2021)

主演:未知

导演:乔纳森·格雷泽 

利害之畿的影评

麦
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