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危凯、陈烨导演的纪录片《雨水丰沛的季节》在北京同志中心放映,现场42多位活动参与者踊跃观影,热烈地交流了自己的观点。我们找到其中一位参与者为我们记录了当时的感受,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这是一部讲爱的纪录片,是一部关于90后对自己,对情爱,对性爱,对家庭与自我重新审视重新认识的纪录片……”,的确,透过纪录片中“他们讲述自己”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对自己的重新“扫描”,以及在这个我们所认为的“社会”中对自己的重新诠释和探索。

文/李晓晨

4月10日晚9点45分,柳芳地铁站台,脑海中还回荡着“思想的交流”……“其实每参加一次活动都是对自我的探索”,友人的一句话一语中的。这部纪录片拍摄方式十分简单——直接对人物的访谈记录,而这些人物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因为简单、平凡而真实,因为真实则更引发了我的思考:性、人权、道德——三者在自我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如何呈现?时代背景下,关于“我们的认识”又会发展出哪些新的角度?当然,问题深刻,我无法给出有力的答案。但通过放映后的讨论,大家的思想碰撞给我带来了些许火花。

性、爱与婚姻三者是什么关系?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几次小高潮,有人认为性和爱是可以分开的,婚姻也可以随心所欲,在场过半人表示赞成;有一小部分人认为,性应该以爱为基础,缺少了爱的性是不值得提倡的,否则会玷污婚姻的神圣,造成社会的不稳定。问题来了,什么是神圣的婚姻?在“以爱为基础的性”的主流文化道德背景下,异性恋的一夫一妻制婚姻真的是稳定的吗?即使保持形式上婚姻的稳定,谁又能保证自己思想上从没有出过轨?是谁规定了性应该是什么样的标准?在我们讨论的人群中,有成长于不同时代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有着不同的经历,这一连串的问题以及观点冲突的背后是我们在时代、社会所塑造出来的不同价值观的交锋。

纪录片中的主人公全部都是90后,有像花椒这样有过46个男友,在性方面很开放的人,有像彭景这样在爱的基础上尝试体验不同性的人,也有像小丽这样始终愿意维持婚姻家庭的人。这群人处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转型期,信息网络蓬勃发展、文化多元。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看到不同的个体观念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发生了撕扯,也正是这个时代背景让这些问题更加凸显,我个人揣测这或许是导演选择90后为记录对象的原因之一,毕竟他们身上有时代的烙印。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要探讨性、爱与婚姻,需要对社会文化进行解构,反思性应该以爱为基础的观点,其实那一部分人已经对性做出了在他们文化建构下的价值判断,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性的标准。然而社会是变化发展的,所塑造的文化也会随之流变,当下的我们所认为是“常理”的价值判断也许在未来并不是“常理”。婚姻也是如此,目前我国主流文化建构下的婚姻是异性之间以共同生活为目的被社会所认可的结合,这一概念也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发生改变。

综上,剥离开社会文化建构,我认为性、爱、婚姻三者本身即存在就各有其意义,无需混淆和相互套用来进行价值评判:性在生物学上的功能在现有技术水平的研究结果是相对客观的(如生殖),对于人类这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级智慧生物在不同社会文化下又会赋予丰富的意义(有可能是基于生物功能的能量释放、家族延续,也有可能是基于道德情感等——性爱在我看来就是把性涵盖在爱里或是有人会认为是把爱涵盖在了性里),然后结合人的社会属性产生了婚姻。

下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谈论性的时候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觉得不好意思或是难为情甚至感到羞耻?纪录片中的主人公在开口讲述自己性经历的时候都会露出一丝尴尬,花椒可能是例外,但她仍会觉得自己这样是特立独行的。这就不难看出在中国的主流社会文化对性所持有的态度,我们在谈论性的时候往往无意识的为这种态度所钳制,就像小蕊所描述的那样,她的童年一直生活在“期许”的影子下,她一直在努力成为父母眼中、社会主流所“期许”的样子。那么要如何对待性与道德呢?上文已经分析了社会文化建构下的道德对性的影响,而从性人权理论来看,性不是一种和身份联系在一起的权利,而是人作为个体与生俱来的权利。有人可能认为一些性观念或性行为不符合主流的性道德,但是性人权是具有普遍性的,性道德是具有文化性和历史性的,因此性人权与性道德的关系应该是:性人权是性道德的基础,对性道德的评价以性人权为转移。采纳方刚老师的观点:维护性人权的性道德就是好道德,危害性人权的性道德就是坏道德。也就是说,性人权高于性道德,符合性人权的性道德是真正的性道德,而违背性人权的性道德便是侵犯他人权益的、虚伪的性道德。因此,我赞同在讨论中大多数人的观点,个人总结就是性不应为道德所捆绑。

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是永恒的话题。个人对于性的认识需要来源于社会实践,杭杭在第一次与性服务者发生性关系后发现自己更渴望有爱的性,彭景在尝试不同性别的性体验后发现自己其实是双性恋,就像她说的,在这些不同的经历中学习、成长。然而这自我探索的过程及结果不可避免的与社会发生对立,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而社会主流则是被虚构出来的。花椒有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们认为我不正常,而我才是正常的”。我认为,一个民主的社会不在于多么的和谐、统一与稳定,而在于能在多大程度上接纳多元文化并使其共容。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其自我探索也是社会的探索甚至是创建。正如福柯对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同性恋解放运动的评价是:“今天,一个运动正在形成,在我看来,这个运动不是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迷失在其中的‘更多的性’和‘更多的关于性的真理’的潮流的逆转,而是快乐、关系、共存、依恋、爱情和精神强度的其他形式的创建——我不是说‘重新发现’”。他认为同性恋的生活方式对于现存文化秩序来说是一种“发明”。因此,重要的不是让那些少数人去适应社会,而是让社会从多元的生活方式中汲取新型人际关系的形式。个人与社会正是在这种看似对立的矛盾中相互促进发展的。

“这是一部讲爱的纪录片,是一部关于90后对自己,对情爱,对性爱,对家庭与自我重新审视重新认识的纪录片……”,的确,透过纪录片中“他们讲述自己”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对自己的重新“扫描”,以及在这个我们所认为的“社会”中对自己的重新诠释和探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g0OTQ3Mw==&mid=2650484664&idx=1&sn=1cb909038bb0fef78c6344660c6b3ff2&scene=1&srcid=0416MxbIXp7Uh6VzK47UnWBT&key=b28b03434249256bba59ddda6c39062b6da327ce2123cfa24057383ec17ca0bd599c4c75cd2d5b5baf56e04e36a51108&ascene=0&uin=NTUyNjYwNDU1&devicetype=iMac+MacBookAir6%2C2+OSX+OSX+10.10.5+build(14F27)&version=11020201&pass_ticket=XsL16uf8%2FyJbem7y7hyRCYOLRTOZPtvDwmq1OMMOA2EgctyWBuNThxFRgKG2ge6t

雨水丰沛的季节(2015)

又名:红白蓝 / 夏天的欲望

上映日期:2015-11-28(中国大陆)片长:113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危凯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