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小黛
公众号:抛开书本

伦敦电影节上《修女艾达》大放异彩,作为奥斯卡外语片大热,清冽的黑白摄像让它看上去更像一部被挖掘修复过的经典电影,而非这个时代的新产物。电影以一种强势的力度传递着时代的怒火和苦痛。刺骨的寒冷,被洁白的大雪所照亮。谷仓空地,冷风习习的大教堂,令人感受到一阵阴郁寒冷的气息。电影笼罩着一股独特的高冷气质,它直指波兰国家社会的现实,天主教,犹太人与波兰共产主义的抗争愈演愈烈。

1962年的波兰,阿伽塔·库莱沙扮演的安娜是一名在修道院长大的孤儿。她和世上剩下的唯一亲人旺达踏上了一段发掘家族悲剧,寻找自我归属的旅程。当姨妈旺达带外甥女艾达回到故土,寻找那场屠杀激烈的战争所被杀害了的犹太裔亲人,结果却是无人问津。旺达和艾达的心中充满了丧失的悲痛和苦楚。少女天真烂漫又激烈兴奋的行为映射在艾达身上,面对姨妈的自杀,当生活复归平静,她的选择依然遵从了内心。激烈的人往往不愿甘于平庸,在黑暗中呆久了,为了追求阳光的上帝也会变成魔鬼。一切修列主义的禁锢,在艾达身上全被粉碎击毙。

影片杂糅了个人和政治沉思,清晰而慈悲。大量紧凑的场景刻画,并列碾轧式的配乐。在大部分的构图中,电影主要通过黑白粗细线条、光暗区对比的经典方法来展现。主要角色人物被安放于镜头的某个角落,或者下端三分之一处,显得渺小又压抑。他们甚至无法在镜头前展示完整的肢体,这个位置对准了他们的不幸,小人物无法主宰个人命运,只能被大时代所遏制吞并,这正是人生境遇的写照和表达。固定的机位,清晰的镜头,自然光源打亮,逆光中人脸上细微的表情,黑暗中睁开的眼,摄影对光影和细节拥有准确的关注与把握。故事本身的悲喜、人物内心的沸腾与沉寂,都是在这些微弱光线下所展示的安静细节里得以完美表达,人物与观众的距离渐行渐远。

《修女艾达》是一部容纳量极大饱含政治寓意的电影,时代烙印效果卓然成群。本片拍摄时间出现在60年代,正值欧洲国家新浪潮时期,风起云涌。在如此激变的环境影响下影片却依旧保持阴郁的基调。这种禁欲的主旨像极了布莱松和德莱叶的电影风格,不借助任何特技手段,单纯依靠故事的氛围和人物的内心描写将诡异的气氛渲染得只容得下战栗。似是而非的意象(十字架,占卜,水)作为点缀,在表现人物内心躁动喧嚣方面很成功,主要依托倾诉性质的对话,以及明亮却晃动不安的镜头。对此,57岁的导演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 还有更多的话要说,信仰与人性的撞击激发出浓烈的火花。

这是一部远远超出个人意义的电影,宏大的宗教主题,深邃的社会背景,叙述着可怕的历史灾难。我们被强有力地唤醒,面对残酷无情且充满罪恶疮痍的世界。世俗的人们无所谓善恶,而最虔诚的人则变成了魔鬼本身。艾达逐步深入各人的命运,最后走入上帝的框架,自顾前行。导演以他引人注目的视角,让艾达找寻属于自己的空位。萧瑟凄凉,惨淡无望的社会空间,上帝放下苦难博取的同情和无畏。修女艾达携带着抑郁间或温暖的情绪,唱响人类精神的圣歌。

发表于《电影世界》,禁止转载。

修女艾达Ida(2013)

又名:修女伊德(港) / 依达的抉择(台) / 修女伊达 / 艾达

上映日期:2013-10-13(伦敦电影节) / 2013-10-25(波兰)片长:80分钟

主演:阿伽塔·特泽布霍夫斯卡 阿伽塔·库莱沙 大卫·奥格尼克 杰吉 

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编剧: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 Pawel Pawlikowski/丽贝卡·伦科维茨 Rebecca Lenkiewicz

修女艾达的影评

威廉
威廉 • 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