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少恶评,我觉得有必要打个五星。
道德本质上是一种审美,人们不愿意接受反面的审美出现,因为人们害怕道德受到挑战。这是人们融入社会的基础,也是某些乐趣和满足感的基础。女主角可能认为,道德标准是人臆造的,基于虚伪的伦理观念和由此导致愚昧的审美趣味。她希望颠覆这个标准,这不是出于她的自我实现,而是单纯的攻击性的反抗社会。因此她的行为越极端她就越感到满足。她确实变态,她期望中的社会不可能实现,又对现实社会厌恶(对她来说是愤怒,绝望,可能由于她的家庭和经历),导致她渴望孤独(对他人厌恶,鄙夷,不信任),渴望攻击和毁灭,尤其是对人心的攻击,对价值的毁灭。她不渴望男主角的理解,只是希望见证一个同类,这是纯粹的孤独。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并不是从恶中发现美,而是颠覆恶与美的概念。说恶之华以恶之花做噱头的人和男主角一样没读懂恶之花,也就是男主角所说的空壳,这对女主角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也是她非常厌恶的。女主角固然变态,但她却激起观众的悲悯,还试图让人们坦诚的面对她与人们自身的恶,用里尔克的话说,在恶的事物中看到存在者——想想《腐尸》吧。
谁能说明,人在审美上比蟑螂优越在哪呢?在道德上比蟑螂优越在哪呢?
八月四日补充:有人诟病画风。我觉得为了加强代入感,或者说引起观众的思考,必须用写实的画风。有人说中二。中二应该是不切实际的妄想吧?但是我没看到任何妄想(除了男主角对女神的幻想)。哲学家永远找不到一个完善的道德标准,道德问题永远处于困境,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充分的理由为我们的道德辩护,而变态们却充分的依据来攻击我们的虚伪。我们虽然能感觉到自己的理智和欲望在道德中受到的压抑,却没有反思的自觉(因为太过迷信道德和害怕孤立),所以不理解,拒绝理解变态的行为。人们无法抗拒自私。

恶之华惡の華(2013)

又名:恶之花/Flowers of Evil

片长:24分钟

主演:植田慎一郎 伊濑茉莉也 日笠阳子 

导演:长滨博史 编剧:伊丹あき/押見修造

恶之华的影评

涟漪
涟漪 • .
baviya
baviya • 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