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养儿防老,这句话似乎已经不太适用于现时的中国。多数家庭只有一位独生子,“四二一”结构式家庭与日俱增。一旦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不仅要为了自己的生计忙于事业奔波,还需要抚养嗷嗷待哺的孩子长大成人。再加上照顾日渐衰老的父母?只有少数人能兼顾于此。迫切希望为老人寻找一个归宿的中年人们,这时候似乎就剩下了那唯一的选项:养老院。

《萨维奇一家》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家庭的故事。温迪是一个中年女人,一位平凡无奇的剧作家。她尚未结婚,男朋友是有妇之夫。温迪的哥哥乔恩是一位大学教授,有一个交往三年的东欧女友,而他不愿结婚。一日,得知父亲雷尼患了老年痴呆,被赶出居住的人家,兄妹二人重聚一堂,商量过后将父亲安顿在疗养院。在轮番照顾父亲的过程中,兄妹二人争吵不断。而当父亲的死亡临近,二人在困惑中重新思考了生活与家庭的意义... ...

与其说这是一部虚构的电影,我更愿意将它看做我们生活的纪实片。父亲突然重病,忙碌的子女慌张地接父亲到身边的养老院。不仅要担上照顾父亲的责任,同时也面对自己事业、爱情上的问题。兄妹俩面对的中年危机,正如万千中年人痛苦无奈的缩影。人到中年,身体状况日益下滑,情绪越发不稳定,可工作、爱情、家庭的问题却接踵而来。你仿佛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人生。

当温迪与乔恩将父亲送到疗养院,道完第一次再见,温迪转头大哭。“我们坏透了。”温迪哽咽着说。我们不禁为她饱含歉意的泪水心疼、动容,因为我们能够理解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人不愿将父母送到养老院,认为将父母送出家门是违反孝道。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与现实问题,越来越多中年人无法经常看望父母尽孝,对老年人来说独守空巢的生活更加辛苦,养老院逐渐成为老人安顿晚年的新趋势。

事实上,不单养老院,从各国不同的养老模式中,我们可以窥见面对人口老化各国所做出的努力... ... 在德国,社区中兴起一股“老年之家”的互助养老风,一些害怕孤独却不愿去养老院的老人们自发组成自己的小天地,互相分担家务,参加社会活动。在瑞典,政府推行居家养老模式,主管老人社会福利事务的部门会根据老人需要提供全天候服务。在日本,政府推广老人们参加各种社区活动,如茶道、插花。在美国,人们开创了“以房养老”的先河,意为在退休前10年买好房子,年老后将多余的房间出租给他人,收取房租维持生活。

可以看出养老也有不同模式选择,它们多注重保障经济来源,充实社交生活。将老人安顿在哪只是表面问题,重要的是为老人寻得一个精神寄托。但不论如何,遵从父母的意愿是第一位的。

当温迪想要为父亲换一个更光鲜亮丽的疗养院时,兄妹俩产生了争执。乔恩毫不客气地指责温迪“为了弥补自己的愧疚感,而不是父亲的需要,父亲在原本的疗养院过得很好。”我们习惯用自己心目中的优秀为老人挑选安享晚年的场所,却可能不符他们的年纪与标准,而老人的感觉才是排在第一顺位。

这是一部另类的亲情片,有关家的刻画几乎全部围绕着兄妹的争吵与父亲病重的无理取闹,还有回忆中儿时父亲对他们的毒打。片中甚少描述家人间应有的关爱与温暖,却让人有更自然的共鸣。影片借直白干净的画面、坦率自然的对话与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不遗余力地展现着家人间的尴尬与生活的无奈。他们的故事如此真实,令人唏嘘不已,又默默感动。

一些零星的画面也会在某一瞬撞击到你的内心:与男友亲热时看着身旁宠物狗一脸落寞的妹妹,深夜中独自落泪却佯装没事的哥哥,在兄妹争吵时默默关掉助听器望向窗外的父亲,遇到知音时失控大哭的妹妹,那个在床头亮了一夜的漂亮灯饰... ... 没有过度的做作与大起大落,影片只是在温和地诉说着平淡真实的故事。

所谓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烦恼炽盛,所求不得。影片不无忧伤地向我们诉说着中年人的困惑,关于亲人,关于工作,关于爱情。然而影片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就像生活中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做法与结局。

人人都要经历父母日益衰老的过程,当父母口中多了更多你听不懂的话,迈开的脚步渐渐缺乏方向感,他们的身板变得薄弱,一不留意便染上足以影响生活的疾病... ... 但无论他们多么麻烦,多么令人感到尴尬,血依旧浓于水。即使父亲变得疯癫累赘,即使多年来感情冷漠疏离,冥冥之中紧系的亲情丝线依旧连着兄妹对父亲的关怀与眷恋。电影将两代人间的感情与沟壑刻画得复杂而细微,却又无比真实。

这部看似沉重的电影,却在细节中默默展现出人性的温暖。年幼时母亲的离家与父亲的暴力教育导致兄妹性格上的缺陷。妹妹无法踏入正常的婚姻生活,还将自己的儿时经历写成了剧本;哥哥也难以为爱情付出一辈子的承诺。但当得知父亲患病后,他们还是顺着本能赶去看望。将不幸的童年记忆抛之脑后,只是单纯地尽全力照顾父亲,陪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温迪时常回忆起父亲对自己和哥哥的毒打,但当发现父亲行李中有他们孩童的照片时,她欣喜若狂。家的温暖简单地抵掉了一切痛苦的回忆,她心甘情愿照料父亲。这就是真实、复杂的人性与人生。很多家庭并不是幸福的、完美的,从小在家庭中失去的安全感、信任感与亲密感需要经历千辛万苦才能找回来。也许只有在经历生死离别时,才明白生命的脆弱与人生的无奈,才懂得珍惜现在。

在一个与往常无异的早上,兄妹看着静躺着的老父亲。“就这么走了?”“嗯。”随后是隐忍的哭泣,这平静的一幕反而更加攥紧了观众的心。父亲的离去似乎也使二人宽恕了过去,开始新的生活。在这段痛苦挣扎、爱恨交织的经历中,兄妹两人用爱与原谅完成了对过去的和解。

半年后,妹妹的戏剧大获成功,哥哥也决心追回女友。他们明白了借助外力是没有办法改善生活、救赎自己的,只有当自己想通了那一刻就是真的想通了。终于在最后,故事被温柔地点亮了。在阳光下努力奔跑的小狗像是在说:即使跛了脚,也要装上轮子,努力地向阳光奔跑。

当问题与矛盾磨平了人们身上的刺,你会发现生活就是这样,无不充满痛苦与纠结,而接受它、正视它、原谅它、拥抱它,并不像想象中困难。两个理想主义者最终向现实世界妥协,这不是一种无奈的投降,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给谁看,而是单纯地让自己生活得轻松自如些。

只是一点点改变,浑浑噩噩的人生也能添上色彩。舍弃不堪的关系、坚持运动、欣赏自己... ... 不再要求他人或是生活迎合自己,而是乐观向上,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些电影演得像是生活,让我们阅尽尘俗杂事的纷扰与生命的短暂可贵。它们可能沉闷繁琐,却令人感动难忘。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总有一些相似的经历,或者孤单、或者痛苦,随时会出现在我们漫长而急迫的生命中。那些注定会发生的事情在我们心中留下印记,轻浅隐蔽却又挥之不去。当电影里平淡的画面轻抚到这些印记,便会在我们的心湖上掀起深远的涟漪。

这些电影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告诉你什么是正确、应该怎么做。但当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你自然而然地知道了生活原本是什么样子。

在我看来,《萨维奇一家》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萨维奇一家The Savages(2007)

又名:野蛮家族 / 沙煲兄妹日记 / 亲情触我心

上映日期:2007-11-28片长:114分钟

主演:劳拉·琳妮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菲利普·博斯科 

导演:塔玛拉·詹金斯 编剧:Tamara Jenkins

萨维奇一家的影评

飛。
飛。 • T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