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安娜·卡列妮娜》,不由想起了前阵子看过的这个《最后的一站》,前者是托翁的作品改编,后者则是讲诉托翁自己的故事。但不得不说,就思想的深度上,显然还托翁更胜一筹,虽然乔·怀特的版本改编的有些中庸,但托翁留下的精彩的故事及内涵,只要能够得以展现,就仍然不失为一个好的电影。不过《最后的一站》因为有了不错的演员还有他们精湛的演技,片子也没有那么难看。



《最后的一站》聚焦于托翁晚年思想剧烈的转变,并愤而出走,从贵族之家走向乡野,并身死于此的故事。围绕着这个故事的,电影却没有过多讲述他的思想的元素,而是聚焦于家庭纠纷,他与他的妻子及女儿们的纠纷,交织着背叛与隐瞒,更多的爱情与家庭琐事,以及围绕着托翁的其他人的爱情故事。



其实从《战争与和平》之后,到了《安娜·卡列尼娜》与《复活》,托翁作为知识分子的情怀就暴露的非常清晰明显了。《安娜·卡列妮娜》里便既有对都市旧贵族辛辣的批判,对旧秩序拥有无情的嘲讽,而且对旧制度对人性的压迫也满怀了悲怆,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在这种旧秩序旧人群之间被慢慢折磨而死的,而可怜的安娜仅仅是释放了自己内心对爱的呼唤而已。就格局下对于爱的压抑,对人性的苛刻,安娜不过是顺从了一下自己的自然的欲望,于是就必须为之而死。这种荒谬,还有死亡带来的冲击,都给人强烈的冲破就秩序的冲动。而在安娜的悲剧的同时,也是同一部故事了,安娜的哥哥在乡村所做的实验,则又在反面上证明了大自然的美好,在都市之外的乡村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着淳朴的天性,哪里有真正的爱情与真实的友情,还有让人感怀的关爱,而毫无都市人与人之间冰冷的人际隔阂。从这部作品触发,再到《复活》,托翁更是借助一个富贵的公子哥,对旧贵族的思想进行了彻底的砥砺,将斩断与旧秩序的连续,获得人性的重新萌发,贵公子聂赫留朵夫终于为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做出了精神上的救赎。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晚年的托尔斯泰能够放弃自身拥有的身份与地位,还有大半生博来财产,决心走向原野,与天地融为一体,就可以看做是自然而然的了。虽然,他的行为,在那个时代并不能为太多的人所理解。即便是与他休戚与共的妻子,也完全无法理解自己的丈夫近乎疯狂一样的举动,并认为那是“整套哲学牵强附会、矫揉造作,完全建筑在虚荣心、名利欲和出风头的基础上。”两人甚至为了如何分配遗产而陷入争吵。直到今天,托尔斯泰与妻子索菲娅之间的关系仍被人称道,而索菲娅也因此而得到了过多的指责。《最后的一站》倒是为索菲娅进行了辩解,并且让索菲娅具有了人情味,而且她的所作所为都让人充满了理解与同情。何况海伦·米伦老到的演绎,也让这个角色散发了更多的光辉。



不过《最后的一站》里,托尔斯泰与索菲娅都不是真正的主角,在他们身边的几个年轻人才是真正的主角。原著小说作者杰伊·帕里尼这么说:“与其直接去反映托翁的生活,还不如去反映被他影响了的年轻人的生活,这样托尔斯泰的地位和价值才能更加完整地体现出来。如果说这些年轻人是果实和花朵的话,那么托翁就是让它们能生存下去的大树。所以我选择了用旁人的视角来写作,从这里出发,能更好地观察托尔斯泰的生活。”传主不是主角的做法,在好莱坞也不是没有先例了,反而是有多次成功的经验,如《莫扎特传》与《末代独裁》,都无不如此。

没有深邃的思想,而是一部温馨的家庭剧,这种做法很讨巧,也规避了精深的做派。关注托翁的话,也算是比不少的一部传记片。

其实,我想说的是,托尔斯泰那一代具有真正贵族意识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他们鄙视都市,鄙视资本主义,鄙视机器大生产多带来的社会隔阂,并由此而产生的民粹主义思想,虽然高贵,却并没有真正将问题看清楚,也没有看到资本主义自身也可以成长并完善的趋势。他们所萌发的民粹思想,进而被后来的列宁与斯大林所用,并进而危害到了中国,使今天的中国还深受其害。这一点,怕也是伟大的托翁所没有想到的。不过,这个与《最后的一站》本身关系并不大,只是几句题外的话。我原想将这个问题阐释开来,讲的更透一点,可惜时间已晚,只能以后再找时间与时机再叙吧。

最后一站The Last Station(2009)

又名:最后车站(港) / 为爱起程(台) / 生命终点 / 红尘极路

上映日期:2010-01-28(德国)片长:112分钟

主演:詹姆斯·麦卡沃伊 海伦·米伦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安-玛莉· 

导演:迈克尔·霍夫曼 编剧:迈克尔·霍夫曼 Michael Hoffman/杰伊·帕里尼 Jay Parini

最后一站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