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史,人情味,事件的中心人物和事件的旁观者,巧合和偶然,情节一个接一个起,又都不声不响地结束。
先说楼上,横着有三位女儿之间的关系,纵着有三代人之间的关系,第三组关系是马修表亲母子俩和这户家庭之间的关系。这八个人,似乎任意拿出来两个,都很值得一说。不同的人物之间都有某种很有趣的关系。
老太太是不喜欢夫人的,因为觉得她是个美国人。夫人和老爷当年又是先结婚后恋爱的。老太太和马修妈妈是死对头(褒义,有花展事件,和医治病人事件,当然后者有两个情节,俩人打个平手)。马修长着一脸的中产阶级的率真和阳光,因此最开始过来的时候,哪里哪里都不适应(可怜的男仆,但是后来他的妥协又格外让人动容)。两个大女儿之间的矛盾太拖太多,以至于三女儿完全是投向了进步主义(不仅仅是车夫,但是她和车夫吐槽过自己的姐姐们,还有打字机事件,以及旁听到管家当年的黑历史表示很感兴趣)。二女儿是十分值得同情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姐姐的全面碾压让她很痛苦,而是她父母都打算让她老死在家里。所以这是个真正的悲剧人物。做父母的也有责任。
马修和大小姐之间的关系,要我说,这是真正的爱情故事该有的样子。首先是真诚。如实地不去掺杂手段地说出自己心中所想,这是其一,其二,反复追问自己心里到底咋想的。大小姐爱情故事,是非常超前的,即使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是这样,父母也好,几乎所有人都太宠爱她了。所以她才是,明明只要玩手段,自个妹妹两秒钟就惨败,可是她对马修却偏偏不想玩手段。她和马修的问题在于,就算他们是两情相悦,他们有时候也在怀疑,是不是他们是出于利益又或者是出于周围人对他们的期待,是不是他们的判断被干扰了。
这里最经典的片段就是,马修,老光棍和姐妹俩一起吃饭的那个晚上,本来他和马修有说有笑地在吐槽,妹妹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地迎合那位老光棍,她却硬是出于好胜心破坏妹妹的好事,可是在胜利之余,马修却什么都没说就走了。老爷把一切看在眼里,感慨说,她以为自己的玩具放在一边,过一会儿回来那个玩具还会等她。
这就是我开头说的,事件的中心人物和事件的旁观者。一群人在舞台上跳舞,大家转啊转啊,究竟谁是演员谁是观众,这也说不清楚了。好像,在大家庭里,所有人的生存局面都是透明的一般。二女儿的尴尬处境,好多人都时不时地吐槽呢。所以她的告密信,这可以原谅。所以所以,她姐姐最后一集毁了她的好姻缘,也可以原谅。都可以原谅。关于告密信这里,虽然说写告密信是将个人恩怨凌驾到家族荣誉之上,这点很不识大体,然而她最后落款却是她自己的名字(要是托马斯在她的位置上肯定留自个妹妹的名字)。
但是大小姐确实耀眼,也确实撑得起台面。她的所有的骄傲和任性,好像,让这个人真实了许多。比如说三姑娘受伤的事情,她确实处理得体面。再比如威廉母亲病重的事情,她也确实很有责任心。还有,最开始,托马斯的老相好说要和她一起逛逛,撞到了贝茨先生,她后来说:我如果做错了我是会道歉的。更别说骑马的时候飒爽英姿的模样了。
但是大小姐身上,除了有这种担当之外,她身上有点邪性。和三姑娘相比,差异就很明显,三姑娘身上有莽性。三姑娘只感兴趣自己感兴趣的,跟别人没关系。第一季里三姑娘应该还是个未成年少女的设定(她只参加了一次社交季),但是如果有人提出什么不体面的要求(类似于去仆人阁楼那里转转),三姑娘肯定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所以,第一季里,有唯二两个重要情节,其一是土耳其人的死,其二是胎儿的死。按理说船沉了更重要,但这个就当是历史背景了。土耳其人的死太突然,为了让它显得不那样突然,前面不得不有许多铺垫。一个铺垫是托马斯的同性恋身份。另一个铺垫,就是大小姐身上的邪性了。人家是真正的大家闺秀,真正的有良好家教出身的,这个邪性,当然不能简单理解为什么水性杨花之类的。如果让我理解的话,大概是某种让人误会的危险气质吧。毕竟大小姐美艳不可方物。又或者说,在马修表亲那里,大小姐是个尖酸刻薄但是一旦真的成了朋友之后又很用心又很真诚的人,但是在那些走感官路子的人那里,大小姐恐怕是被规则束缚久了吧。当然,可能他们外国人确实和英国本土的人不一样,太直接了。当然,这个也是世界在悄悄或者剧烈变动的标志之一。
楼上的这些人,中心(也就是大多数情节的引发)有两个,一个是大小姐,一个可以称为外部社交或者外部环境吧。大小姐,一个是她的婚姻问题(甚至可以进一步缩减为她和马修表亲的关系),一个是因为她太耀眼了。另外一个中心,那就是时常出现的社交活动了。一群人一起吃饭,然后姐妹俩互相使绊子。但是轴(或者说交叉点)却是夫人。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情节是,大小姐的名声不好,老太太跟夫人说起来,夫人告诉了她事实,后来老太太说,你做的是对的,事情已经发生了。玛丽手里有一张王牌,因为她是我们的家人。另外,像是三小姐出去乱跑之类的,夫人总是会先去替她扛下来。大概她做的唯一明显的错事,就是对二女儿太不好了。也许故事的设定是二女儿颜值不行。谈吐也不行。哪哪都不行。
再说楼下。楼下其实,事情反倒是相对比较少。能有啥事儿呢,干活然后拿工资罢了。中心有两个,一个是贝茨,一个是小厨娘。贝茨,很明显,他抢了托马斯的位置,而且他还残疾。托马斯总找麻烦。小厨娘是很重要的角色,土耳其人的死,窃酒事件做伪证,三角恋爱,以及更换厨娘事件。因为她话多,又很容易受人影响,但是又很真诚。这里面最有意思的是,胖厨娘告诉她在我不在的日子里你动点手脚,这样等我回来的时候大家就都很欢迎我。她问了好几遍是不是要下毒(哈哈哈哈)。所以大家都喜欢这个孩子。她算是除了大小姐之外,另一个仅仅依靠性格就十分有故事的人。老妇人当然也可爱极了,但是毕竟她老人家早就退出任何事件了。
小厨娘的三角恋爱和大小姐爱情故事,倒是有点相似。那次晚上有庙会,威廉本想邀请她,却不料托马斯横刀夺爱,威廉沮丧极了。那次贝茨先生差点想要打死他。托马斯这个人啊,我真是恨他恨得牙根痒痒。他陷害贝茨我可以理解为是贝茨挡路,可是威廉又哪里招惹他了呢?再比如胎儿死了,他又说风凉话。同性恋的事儿,估计是个很大很大的坑。很多人诟病贝茨先生太老好人(人是复杂的,太好或太坏都让人不喜欢),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托马斯是个重要角色,因此编剧想要把他留下来。就只能牺牲一下贝茨先生的性格合理性了。
威廉,打字机女孩,还有两位领导,他们的个人史都不错。虽然是小人物的人生,但是这些个人史都很让人感动。还有花卉比赛里面的老先生也是,还有马修表亲的仆人也是,还有胖厨娘也是(她闪耀归来我觉得她迷之拉风,而且她的台词量真是辛苦了)。小人物的世界很简单很简单,个人史好像也就是两三句就讲完了。就像那位心脏积水的病人,病了就是病了,家里的劳动力倒下了,一个家庭就完了。就这样简单。家徒四壁。白纸一般简单但是又很脆弱。
贝茨先生的问题,或许是性格使然,因为他带矫正器这个事件是管家太太发现的,也是他们两个人之间达成约定而解决的。他很沉默。其实这原本可以处理成他和安娜之间的爱情故事来着。但是没有。
安娜和贝茨的姻缘,从最开始,贝茨来到这里时就有暗示了,安娜看到他之后笑了一下。他们吃饭或者一群人闲聊的时候,两个人总是挨着坐着。安娜救夫有三个情节:送餐,提醒他反将一军,还有就是去他母亲家里调查(这里不得不说治疗厨娘眼病她可能提前跟管家打过招呼)。还有安娜的告白:我知道淑女不会像我这样做,我不是淑女我也不假装自己是。还有最后他马修的仆人说起安娜和用第三人称指代的自己。安娜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女性形象(性格也是,长相也是,同理还有神探夏洛克里面的茉莉)。有正义感,又很深情,又不会掩饰自己的心意,又很热心很可靠。
关于安娜和贝茨对于托马斯的态度,我觉得,也许是这两个人的背景不一样。安娜是个家世清白的好女孩,但是贝茨先生有黑历史(贝茨先生倒是有点像约翰华生了)。有黑历史的人,永远也无法走出过去,过去像是一团乌云一样时远时近。但是也说不定贝茨先生有消解不掉的愧疚感呢。
楼下的轴心在于安娜。而不是两位领导。因为领导正因为是领导,反倒是好多事情都没办法去做了。土耳其人死亡事件就是个好例子。另外还有厨娘看眼病事件。你回头想想,好像除了爱情故事,安娜不曾参与到任何一件事情当中,但是又好像任何一件事她都看在眼里。窃酒事件对峙的现场,安娜和女管家作为旁证,安娜每句话都想吐槽一遍。几年前她年纪尚小的时候,肯定也不是一个别人敢轻易欺负她的角色。
唯一的败笔,就是奥布莱恩了。这是唯一一个纯粹的工具性的角色。她和托马斯一伙,她唯恐天下不乱,这就没了。她唯一起到的作用就是后面的胎儿死亡事件。但是显然这个事情铺垫的不够。仅仅是误以为自己被辞退,夫人又恰好说了不该说的话,又恰好肥皂掉了。可是如果是为了这个事件的话,根本没必要从第一集就开始铺垫。她很坏,但是坏得毫无理由。而且直到这一集结尾,关于她,电视剧也没说什么其他的。
整体上看,楼下的部分和楼上的部分确实下降了一个精彩程度。而且个人史也很容易讲了一圈就没东西讲了(这个跟校园剧是一个道理)。不过,就像那位打字机女孩一样,她很快就要有自己的崭新的人生了。那么唐顿庄园这个小小的舞台,也总有新人来,也总有旧人离开,新人带着他的个人史而来,旧人去了别的地方成了那里的新人,那么那个动荡的二十世纪初的世界,由此也就能看出些什么了。

唐顿庄园 第一季Downton Abbey(2010)

又名:当顿庄园 / 唐顿庄园 第一季

主演:休·博纳维尔 米歇尔·道克瑞 劳拉·卡尔迈克尔 杰西卡·布朗 

导演:布莱恩·派西维尔 本·博尔特 布莱恩·凯利 编剧:朱利安·费罗斯 Julian Fellowes/Shelagh Stephenson/Tina Pepler

唐顿庄园 第一季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