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姐姐是我开始看上海地方台的少儿节目知道的,最近距离是一场文艺演出上,她蹲下来跟我边上的一位小朋友握手。郭凯敏是后来《庐山恋》知道的。都是80年代的美好回忆。
这部电影也记录了那个年代的上海生活,钢盅锅煮米饭,干净的石库门房子,还有家里用的是液化气灶,说明郭凯敏扮演的大森家境还是不错的。大森顶替母亲的工作,姐姐慧娟从安徽农场回沪知青,一边等着在组织上解决问题,一边又牵挂着农场的爱人,这些都是在当时上海非常常见的,左邻右舍都能找到这样的原型。80年代初,刚改革开放,学习上进也是社会风气,电视大学、函授班、夜大都很多,年轻人们工作之余就是去上课补习文化,充满了积极的正能量。
周芹也是个认真负责的邮递员,我们家弄堂也有一位专属的女邮递员,跟小时候的印象亦一样。消失的十六铺码头,和长江客轮的内景,勾起了我小时候坐船往返上海与江苏海门的记忆。还有集邮,那是我们小时候最时髦的文化活动,我也有好几本邮集,虽然邮票一般,但也参加了学校的集邮小组。
整部影片情节合理、演出自然、诙谐幽默,非常贴近也完美记录了当时老百姓与社会的生活实际,真是部不错的八十年代故事片。推荐给想了解上海过去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