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在最为理性的北宋,欧阳修都有言寄后人:“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料想后世定会有人在风云际会之时,行风月无关之事。相濡以沫当真不如相忘于江湖吗?相忘于江湖,尚且同处一片江湖之中,那要是相濡以沫后天人永隔呢?昨晚看完了电影《只有芸知道》,它是根据导演冯小刚挚友真实的爱情人生经历改编的。鉴于这部影片上映后反响平平,观影前并没有抱什么特别期待,坊间传此片如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奇。但我还是不得不说,我被这部电影打动了,虽说,它远不完美。爱情历来都是文学艺术恒久动人的主题,诚然,爱情分很多种,干净而纯粹的爱情是其中独绝。爱情之所以美好动人,全赖人本身的相信。若是你不信,那纵是千种风情,也无从对你言说。一般来讲,一个时代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会呼唤什么,几年前,纯爱电影特别容易火,是因为纯粹的爱情在当下太稀缺了,因为缺失所以呼唤,但若是连呼唤都懒得呼唤了,怕真是人们的心灵有了某种痼疾。

《只有芸知道》讲的是一个照常人来看无甚出奇的爱情故事:异国他乡,无比相爱的夫妇两人忽然一个半路离去,丈夫带着妻子的骨灰重走人生路,将她的骨灰分成四份,分别放在四个她最喜欢的地方。影片以诗人木心的《从前慢》开始……

青年隋东风(黄轩饰)为了音乐梦想从北京来到新西兰打拼,他爱吹长笛,考上了当地的音乐学院,但没有钱念,他便开始了打工赚学费的历程。在大城市奥克兰,他有幸结识了他的恩人,善良的房东林太太(徐帆饰),而女主角罗芸(杨采钰饰)是林太的另一个房客。他们两人同住一个屋檐下,但因为一个上白班,一个上夜班,所以许久也没有打过照面。直到某一天二人终于相见,才发现二人是先前在北京常坐同一辆公交车的旧相识。接着上演了一番两情相悦的俗套剧情,但在隋东风求婚时,罗芸却拒绝了,理由是她命不好,不适合结婚。但架不住温情脉脉,穷追不舍。于是罗芸带隋东风来到了赌场,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天,若是赌赢了,就嫁给他,若是赌输了就两散。结局可想而知。在房东林太的见证了,二人在房子里举行了只有三个人的婚礼。婚后,在林太的帮助下,二人去了小镇克莱德开了家叫做中餐馆,开始了新的人生。他们买下了一栋郊外的房子,结识了两人一生的挚友——餐馆的服务员梅琳达,收养了一只叫做布鲁的流浪狗。梅琳达是影片中的重要人物,她是新西兰本土人,开朗热情,在他们的“芸”餐馆打工,赚够了钱就去环游世界,去非洲支教,或者去看动物大迁徙。罗芸死后,梅琳达陪着隋东风重走他们的人生路,其中一份骨灰就埋在他们原来的家旁——小狗布鲁的墓旁。

罗芸始终对这看似美满幸福的生活感到不安,他们在一个远离喧嚣的世界生活着,推开窗子看不见邻居,只能看到牛羊。但就像罗芸于起初求婚时的躲避一样,她的内心永远潜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忧虑,她总是渴望着去看鲸鱼,根据弗罗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喜欢鲸鱼,或梦里出现鲸鱼的人内心深处极度缺乏安全感,这种忧虑随着她的流产而缓缓变成现实。罗芸渐渐无法从生活中获得安全感,而渴望某种改变。东风许诺,赚了钱,就带她去过梅琳达的生活。梅琳达邀请夫妇二人去她支教的地方看极光。他们如约而至,在极光下许了愿,但罗芸并未对他们讲出愿望的内容。没多久,他们的餐馆失火了,他们被迫离开这生活了十五年的地方。但罗芸悄悄地对梅琳达说,她许的愿是希望餐馆毁掉,因为她觉得她们被这个餐馆困住了。她们回到大城市,东风去做了一名社区警察。这时罗芸病重,在手术中静悄悄地走了,东风照妻子临终嘱托,把她的骨灰分成四份,分别放在她喜欢的地方。

戏剧冲突是舞台艺术的生命之本,若是一幕剧下来如清汤寡水,毫无波折,观众便会失去兴趣,艺术也会因此而丧失兴味,这是艺术的真谛。关于《只有芸知道》,我相信真正用心了的观众是决不会认同该片剧情寡淡无奇的,它在平静的海面下涌动着千万漩涡。戏剧冲突也分很多种,并非只有明面上复杂的人物关系或跌宕起伏的情节才叫冲突,隐匿在剧情内容里暗流汹涌的对灵性与生命终极的拷问,未尝不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戏剧冲突?《只有芸知道》在这里显然属于后者,但着实也是有些不够味。

窃以为这部电影最终没能成为一部有口皆碑的佳作甚至亘古留名的神作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设置的戏剧冲突早已过时,电影的主题已经跟不上现代人对于爱情,对于生命,对于灵性的追问了。曾几何时,我们会为韩剧掉泪,会感叹生离死别,会谴责苍天或是编剧设置了天人两隔。但我们渐渐明白人间的悲剧并不是只有死亡,我们对死亡渐渐麻木,想要去追寻更多更深层的东西。譬如,在人生短暂的前提之下,人到底该怎样去过一生?本片于中戏剧冲突逐层深入,但最后还是把矛盾停留在了人生短暂之悲与天人两隔之恨上。《只有芸知道》最终的悲剧冲突,依旧是爱情的伟大与生命短暂的冲突,依旧是人美好的期待与命运无情的冲突。归根结底,即是造化弄人。这种戏剧冲突已然是过时了,仅仅依靠情感的共鸣与怜悯的力量已经不能满足一部分先行的观众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思了。

《只有芸知道》未达艺术佳境,但在影片过半的时刻,有些终极的冲突已然涌上海面,只差最后的汹涌,但终究还是沉没了。爱情故事通常容易讲,但要是少了点意味魂魄,便会沦为夜间八点档。让你流泪的一不定成为经典,但经典的一定不仅仅是为了赚取你的两行泪。

这部影片的精髓在于罗芸这个人物。她对生活的敏锐,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以及她自始至终的不安全感就是我们每一个孤独前行的现代人的真实写照。人的不安全感不见得只能理解为孤儿根性,或是对疾病、死亡的恐惧。现代人的不安全感不是具象的,而是抽象的。说不清它到底是什么,来源于哪里,但就像莫迪亚诺笔下的“海滩人”一样,那是对生命本身的忧虑。像二战后流落各地的犹太人,无家园无根基,连带着也就没有自我,没有身份感与认同感。在迷失自我,丧失自我的道路上如何一步步重塑自我,才是现代艺术最极致动人的命题。

罗芸就是一个残缺而茫然的灵魂,先天不足的疾病带来了她心灵上的残缺,却也使得她分外敏锐,比别人更能察觉到生活的痼疾。因此,她充满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会随着年岁而生长,就像影片中那颗庞然大树一样。起初是对死亡的恐惧,后来遇见了爱情,变成了对生命短暂的忧虑,后来,是她对生命意义的拷问。当两人经营着在旁人看来无比圆满的生活时,是她率先发现了背后的缺陷。就像她在车里对东风说的:“我们要不要换个活法?”东风允诺,再赚点钱,带她去看世界,去过一过梅琳达浪迹天涯的生活。但换一种生活方式真的就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吗?再有意义的生活,如果日复一日,是不是也意味着价值渐渐泯灭,无从发掘美好与新奇呢?

其实罗芸的不安全感仅仅是因为影片交代出来的先天性的身体不足吗?难道这份纯粹的爱情的悲剧之处仅仅在于半路先行,天人两隔吗?宇宙人生的奥秘,我们真的一知半解。罗芸在极光下许愿,想要让餐馆毁掉,她对梅琳达说她觉得她们被餐馆困住了。这叩问的便是终极的人生的困境问题。餐馆是生存之本,因为它,隋东风放下了笛子,笛子和餐馆,便是鱼与熊掌的命题。眼前的苟且阻断了他们去追寻诗与远方。望着天上的月亮,他们却低头去拾取那六便士。人生的困境是恒久存在的,在他们一穷二白的时候,他们的困境是生存,有了房子,有了生意,就走出了这个困境。但随后他们的困境便是灵魂,在日复一日的生意中,人会渐渐忘记自己。但假若他们真的卖掉餐馆,换种活法,人生困境就不存在了吗?显然不是,人生就是由无数个的困境组成,困境是人生的本质,此消彼长,永远也没有尽头。

但困境的本质,在于人的灵魂如何妥善安放。

前几年有人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这些网络格言的出发点无非是在现世的压力之下,人们的心灵过于疲惫以致无法喘息,所以人们都想走出三点一线、朝九晚五的生活,去换一种活法。影片中的梅琳达就为我们展现了这种的活自由而诗意的活法。其实,罗芸两夫妇又何尝不在过着我们向往的生活?他们在我们俗世的彼岸,那个地方叫做诗与远方。影片也借梅琳达这个人物引领我们去拷问了诗与远方这个命题。诗与远方真的存在吗?其实,无非也是在一个充满着诗意的远方继续苟且,诗与远方与眼前的苟且怎可截然分离啊!

其实罗芸一直以来所不能释怀的,并未完全是先天不足的疾病。当然,正是由于她先天不足,被不懂儿童心理学的医生当面断定活不到成年,她才比别人对生命更加敏锐,对生命的感悟也更深。一个早早被判定死刑的人,她面对这个世界就像一个丧子的人在逛游乐园。影片有很多留白留待读者自行填补,譬如说罗芸为什么要去新西兰,我们推测应当是因为她觉得既然自己的生命注定短暂,所以才要在死之前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接下来影片要追问的终极问题便是,在每个孤立的个体都自身难保的基础之上,我们到底该如何去爱一个人?我想这部电影给出的答案是满分的。隋东风和罗芸结婚时,阅尽千帆的林太便对东风说:“房子,生意,就是你给他最大的安全感。”于是乎一个爱吹长笛的文艺青年放下了笛子,放下了梦想,专注于衣食住行与柴米油盐,有了房子,有了餐馆,有了生意,做罗芸梦里命里的“鲸鱼”,可是他发现罗芸还是会叹息,会恐慌,但这时候,罗芸说:“房子,生意都给不了我安全感,只有你才是我的安全感。”因为这时罗芸的恐慌早已不是对生存的恐慌,而是对生命的忧虑。罗芸忧虑,是自己的存在,使得隋东风放下了笛子,中断了艺术生命,是因为餐馆的存在,因为那些世俗的需求,阻断了他们生命的更多可能,所以她在极光下许愿,希望餐馆毁掉,这样才会让东风斩断世俗的牵绊,重拾长笛。可怕的是一语成谶,餐馆居然真的因为一场意外而失火毁灭。餐馆没了,生存的依靠就没了,但罗芸惦念的并不是生存,而是隋东风能否更好地去做他自己,而不是为了世俗的生活而放下武器。但隋东风在餐馆被毁后,对罗芸说,跟你在一起的日子,就是我想过的日子。大部分观众都会认为隋东风爱得更多,但其实罗芸的爱在这里也被描绘得丝丝入扣。

其实并不是多么罗曼蒂克,多么舍生忘死的爱情。最好的爱情最简单不过,就是心里有你,且懂你。成为她的安全感,成为他最想要的日子。

其实我觉得剧情可以设置成是罗芸纵的火,因为她潜意识里就是想毁掉餐馆,这样就能够凸显电影人物更加丰富的灵魂。这就像三岛由纪夫笔下的火烧金阁寺一样,罗芸爱那家餐馆,那是他们二人的心血,是他们的生存之本与价值体现。但她也会陷入我们当下的老生常谈——“中年危机”,只有毁掉他,他们才能换个活法,东风才能重获自由。

但影片虽然跃跃欲试,但终究没有这样做,大概男性导演还是顽固地认为女性应当永远信奉并恪守着“真、善、美”的信条,不得越界,不得有任何邪念,就得是一个永恒的富有牺牲精神的大地之母。有时候就是差那么一点点,就差一点,就臻于佳境。人性是复杂的,有时候邪恶比道德更能凸显一个人的灵性。这也契合了我谈的第一个问题,也即罗芸身上存在的,人类永恒的忧虑。

想想几十年前,新西兰激流岛发生过的一桩骇人听闻的人间惨剧,那正是因为事件主人公完全不晓得在人间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有毒的爱情,常常裹着一层糖衣。在爱情中不能失去自我,但更不要丧失爱的能力,其实有时候,为了爱放弃一部分自我,也可以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像弗罗伊德说的,人除了本我、自我,还有一个“超我”存在,人总要想点办法超越自己。好的爱情,是让两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是一次略显矛盾的观影体验,入戏时是痛苦的,因为人生倏忽逝,因为病魔无情,就像林太和罗芸说的:“夫妻两人,半路留下的那个,苦啊。”出戏后却是释然的,因为夏花之绚烂,秋叶之静美。

只有芸知道(2019)

又名:Only Cloud Knows

上映日期:2019-12-20(中国大陆)片长:132分钟

主演:黄轩 杨采钰 徐帆 莉迪亚·佩克汉 赵淑珍 张洪杰 茹萍 

导演:冯小刚 编剧:张翎 Ling Zhang

只有芸知道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