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前言
關錦鵬執導的《長恨歌》(2005)一經上映,在評論界便可謂是毀譽參半,這部影片是否繼續發展了其一貫的作者(Auteur)風格呢?本文將以關錦鵬以往的作品《胭脂扣》(1988)、《 阮玲玉》(1991)、 《紅玫瑰白玫瑰》(1994)等作為參考,著重透過女性視角、敘事空間這兩大方面,經由女性視角探尋其技巧、風格,敘事空間更將觸及其世界觀,分析并阐释《长恨歌》的内涵。




《長恨歌》之定位及價值
香港電影的繁榮首先在於它有一個多元並存的創作格局,那些形形色色的影片,我們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文藝片。這類影片的數量似乎不大,但影響卻很深廣,它標誌著香港電影所達到的藝術水準。其中包括關錦鵬的《胭脂扣》、《阮玲玉》。 關錦鵬是第二代香港新浪潮電影導演。他的近作《長恨歌》2005可被視作香港電影發展和他個人事業的一個里程碑 。《胭脂扣》、《阮玲玉》等作品也經常被稱為“女性電影”。這一系列的所謂“女性電影”,即細膩展現女性生活個感情細節 。從類型上看,《長恨歌》可被視作文藝片或女性電影進行解讀。 影片一出,好評紛至;也有評論認為電影不受歡迎的理由在於剪接太快,以致故事鋪排不夠,演員沒空間發揮等,而關錦鵬自己也曾坦言,在拍攝中,與主演鄭秀文的合作不夠默契。我們審視這樣一部電影,不能不去探究一下導演關錦鵬的一貫性,從《胭脂扣》,到《阮玲玉》,乃至《紅玫瑰白玫瑰》,在這些影片中,有哪些盤旋不去的重要主題或手法呢?

雲鬢花顏:由女性視角出發
在關錦鵬的電影中,女性幾乎是所有故事的核心,同時也是電影敘事的焦點。從最開始的《女人心》,到問鼎金馬的《胭脂扣》,揚名柏林的《阮玲玉》,及之後的《紅玫瑰與白玫瑰》、《長恨歌》等,都是圍繞女性展開的電影。
那麼,在《長恨歌》中,是否延續了關錦鵬獨特女性視角下的技巧和風格呢?
(一)女性形象之塑造
關錦鵬以他特有的對於女性世界的深切關注和對女性心理的敏銳洞察力塑造了眾多生動的女性形象。
關錦鵬的“女性觸角”,都顯示出他能跨越普遍的性別界限和局限,走入女性心理世界較深沉的領域。 女性在其電影中表現得十分柔媚,她們眼角眉梢都帶著“媚氣”,舉手投足都顯示女性的柔美。在關錦鵬的電影中女性總是作為美好的象徵,他把優雅端莊作為女性的特質去表現,展示了女性特有的陰柔之美。
此外,他電影中的女性還有內在的剛性美,他電影中的女性形象鮮明的體現出強悍氣質,是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統一。關錦鵬的電影中的女性這種外柔內剛的品質成為其電影表現的永恆主題。
比如《胭脂扣》中所塑造的如花,是一個痴心勇敢、執著堅定更勝男子的風塵女子;《阮玲玉》中的女星阮玲玉的演藝進取卻和個人生活處境存在著矛盾,她意識到自己在男人的眼中不是一個獨立的主體,只是物的存在,她以死作為最後的反抗。
《長恨歌》中,王琦瑤可以在時代的變遷中,保持自己一貫的生命張力和自我意識,以自己的方式宣示自己的個性和獨立性,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相信愛情的同時又堅持自己的個性。
可見,《長恨歌》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方面,亦是極其鮮明的,並且帶有濃鬱的關錦鵬風格。

(二)電影藝術手法
為了更好地塑造女性形象,關錦鵬充分調動了電影的各種表意元素,在光影、色彩、音樂等方面可謂是精雕細琢。這裡主要對光影、色彩作分析。

1.光影
關錦鵬電影通過光影來突出女性的精神狀態與內心世界,從而起到凸顯女性形象、突出主題的作用。
在《胭脂扣》中,導演有意用強光打在如花身上,如花處於光效中心,強化了她陷入愛情中滿足而快樂的神情;在《阮玲玉》中,柔和的光時時刻刻追隨著阮玲玉,這樣始終的籠罩使這位柔弱的女性顯得更為楚楚動人,使她在顧影自憐、被人同情的同時又暗示著被看不見的男權社會的黑手所扼殺;《長恨歌》中王綺瑤站在舞台上,強光打在她臉上,她處在光的中心,煥發出耀眼的光芒,內心的喜悅在強烈燈光的照射下十分明顯。

2.色彩
關錦鵬電影也通過色彩來表現女性的性格與情感,其對色彩的選擇也透露出他的女性意識。
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紅玫瑰所處背景主要是黃、紅的暖色調為主,通過暖色配合其性格,從整體上營
造出熾熱熱烈的氛圍。而白玫瑰所處的背景主要是藍、白為主的冷色調,營造出清冷孤高的氛圍;《阮玲玉》中粉紅,暈黃的暖色調表達阮玲玉對母親、女兒的親情和對朋友、同事的友情,而微灰、淡藍的冷色調則用來抒發阮玲玉被出賣、被媒體造謠中傷的絕望和哀傷;
《長恨歌》中色彩的運用則折射出女主人公命運的轉變。沒參加選美前,王綺瑤穿著顏色單調,顯得淡雅樸實。當選為上海小姐,她的服裝色彩斑斕絢麗,五顏六色,同時以酒紅、米白為主,顯得高貴華麗。另一個時代的到來,她的服裝顏色以白藍為主,顯得低調黯淡。服裝色彩的變化暗合了人物的命運。

還有其他元素,如音樂等,亦是有十分考究的創作意圖,在關錦鵬電影中,音樂也是強化女性形象的重要手段。他利用電影中的音樂來表現女性性格,傳達女性情感,這裡不再細述。

芙蓉帳暖:窺探敘事空間
由敘事角度可見,程先生擔當了敘事的進程,他是敘事者(旁白)。其實並非史詩性愛情電影,大歷史(history)沒有著墨,重點是程先生的故事,他個人的故事才是長恨歌的第一支柱。有評論認為《長恨歌》拍不清歷史、拍不出原著、拍不到男女之間的愛等 ,或認為上海不似上海,如何看待《長恨歌》的敘事空間呢?

(一)慣常之場景設置
再來看作為敘事空間的場景設置,在關錦鵬的電影中,可用“內景大於外景,佈景多於實景”概括。
人物活動的空間有一種似被限定的拘束,彷若室內劇,外部的世界只有通過住在狹窄空間中的人的出入才被帶入,這極少獲得展示的公共空間也始終不離片場、舞廳、咖啡館、電車等幾成地標的上海都市景觀。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主要敘事空間是主人公所住的公寓。這三一律般集中的敘事地點, 一方面便於造就一個相對充裕的空間供只貪歡愛的男女主人公發展情感(台灣言情片中舞廳、客廳、咖啡廳氾濫的原因也如是),另一方面也映襯出了空間距離的狹小和心理距離的分離。

(二)敘事空間與世界觀、歷史觀

1. 封閉環境所體現的世界觀
從美學上看,王安憶小說原著《長恨歌》,開售描述弄堂建築及城中鴿子的視野,開陽廣闊的俯瞰的戶外景觀;然而電影中著重室內的人物活動及近景。時代在室外以快鏡流轉,人在室內卻靜止不動,這種方式顯現了關錦鵬的頹廢美學觀,於是其電影尤為突出表達自戀與自我沉溺。頹廢(decadence)是一種與現代性相反、一體兩面的特殊時間觀。看不清未來,關錦鵬電影的美學也有這種頹廢式的自戀,表達一種時日無多的悲觀。
《長恨歌》中鮮有外景拍攝,而多以室內描繪任我情慾愛恨,似乎封閉的環境,將歷史與時代變遷都隔絕在外。因此交代時代變遷的畫面並非宏觀的戰亂或革命場面,而是室內播放流轉的歌曲(上海老歌、文革歌曲及鄧麗君的歌曲)來劃分時代,不採用大敘事角度而以微觀的音樂作提示。上海完全縮小成個人私密的生活空間, 絕少見到大的政治氣候和環境,就像戰時逃難經歷在《阮玲玉》中被畫外音草草帶過。 《長恨歌》這樣的特點,深刻地反映出關錦鵬的頹廢美學觀。

2. 上海作為佈景的歷史觀
王安憶的小說,以王琦瑤為中心,述說上海城市的變遷。電影開頭的場景揭示了它與小說不同的地方——“上海”只是佈景,換成別的也是一樣,城市的命運、發展並非主題;離間了觀眾對於王琦瑤角色的認同。導演安排攝影機進入鏡頭,表明觀眾需透過鏡頭進入電影。
看不見上海,只看見香港;馮若芷說“那種象徵意味高於一切。不但看不到王琦瑤作為一個女人,甚至看不到她作為一個人,而是一個隱喻,一座城市。然而這城市不是上海而是香港。”電影宣傳:“在自己的城市看不見城市,然而在錯誤的年代,卻總碰到自以為對的人。”舊上海風韻,是一種時空錯置,呈現在香港的上海氣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等同於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導演關錦鵬、編劇楊智深以香港觀點重現幻想中的上海,跟原著必定不同。
所以說,關錦鵬電影往往具有一種個人的歷史觀,是恆常關心國族大歷史裡卑微的個人價值,強調小我與打我互相對照,又如《紅玫瑰白玫瑰》。正像《長恨歌》的電影海報,將王琦瑤的臉放到最大,從鏡中倒影看自己,歷史就在旁邊的空隙無聲溜走,由此便可窺見《長恨歌》的歷史觀也如是。






結論
綜上可見,從《胭脂扣》、《 阮玲玉》、 《紅玫瑰白玫瑰》等等作品上歸納,加之對《長恨歌》的細緻解讀,我們先從女性視角出發,關錦鵬對女性、對女性情感、對女性生命的深刻理解和追問,對光影、對色彩、對音樂敏銳精確的把握,創造出一個切合電影主題的環境氛圍,使外在形式與內在精神圓滿融合,使那些無論是囿於困境的傳統女性,還是成長發展中的女性;無論是抗爭奮進的下層婦女,還是精神迷茫的現代女性,都跟隨著關錦鵬影像的鏡頭進入我們的審美視野,這一次的《長恨歌》也不例外,在電影藝術手法上也承襲了以往之風範;再由敘事空間入手,我們可以看到,《長恨歌》是帶有濃重關錦鵬獨特世界觀、歷史觀的,甚至較其以往作品風格更強烈些許。
儘管上映後票房並不那麼理想,部分評論也不佳,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可以說,影片所做的努力可觀,成績終究不夠那麼完滿,也是可以理解的。由以上的評析可見,關錦鵬的作者風格,其技巧、風格及其世界觀,在這部影片中,仍是有一番淋漓盡致的展現。

參考資料

(一)電影
片名 監製 導演 編劇 主要演員 年份
《胭脂扣》 成龍 關錦鵬 威禾創作組, 李碧華, 邱戴安平 (即邱剛健) 梅艶芳 , 張國榮 1988
《阮玲玉》 陳自強, 徐小明 關錦鵬 邱戴安平 (即邱剛健) 張曼玉 , 梁家輝, 秦漢, 劉嘉玲 1992
《紅玫瑰白玫瑰》 黃海, 吳悟功 關錦鵬 林奕華, 劉恒 葉玉卿 , 陳冲 , 趙文瑄 1994
《長恨歌》 陳自強, 許朋樂, 陳保平, 方俊 關錦鵬 楊智深 鄭秀文 , 梁家輝 , 胡軍 , 吳彥祖 2005

(二)中文資料
洛楓(2002).第二章 記憶性別歷史.《盛世邊緣: 香港電影的性別、特技與九七政治》.牛津大學出版社.
张美君(2007).《既近且遠、既遠且近:關錦鵬的光影記憶》.香港:三聯書店.
遠嬰(2000).閱讀香港電影 .《 香港電影80年》.北京: 北京廣播學院。.

(三)網頁
香港電影資料館
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HKFA/index.php

长恨歌(2005)

又名:Everlasting Regret

上映日期:2005-09-29(中国香港) / 2005-09-08(威尼斯电影节)片长:115分钟

主演:郑秀文 梁家辉 胡军 吴彦祖 黄觉 蓝心妍 蔡纲 程枫 郑希 

导演:关锦鹏 编剧:王安忆 Anyi Wang/杨智深 Elmond Yeung

长恨歌的影评

Fn
Fn • 长恨歌
Zoe
Zoe • 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