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男》结束了,我追了6年。6年前我被人掏心置腹地爱着,我却觉得幸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童话;现在,我一个人,每天在日常孤独中重复着迷失与走出,我才突然明白,幸福是真的,而且能够获得,只需要想清楚一件事:我是否值得。

《马男》的结局,我第一遍看时发自本能地不喜欢。我以为至少他们会走得更远一点,会更幸福一点。

比如,戴安写了自己想写的书,找到真正想要在一起的人,某个和花生酱一样暖又和波杰克一样理解她的男人,而不是发胖,不是写中学女生读物,更不是轻易和眼前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人settle down;

比如,波杰克终于卸下过去的担子,开始享受平静的幸福,每天教教表演跑跑步,喝喝枸杞水,孤独了找戴安聊天,无趣了和马妹去爬梯……而不是又酗酒进监狱,不是好不容易见到戴安一次可能是最后一次,不是打电话给马妹只听到此号码已停机。

看第二遍,我明白,这个结局才是生活,残酷却真实。他们就只能走这么远,而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心理学里有一个名词,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是,我们在意识深处给自己设定的图式或者说期待,会影响我们一生的行为。

我们都以为人类的终极目的是寻找归属感和爱等那些与大众幸福有关的东西,也许是吧,但很多人穷尽一生做的事情,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为了达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哪怕预言是痛苦、折磨、不堪的,也在所不惜。

看到这,你也许会问,谁会故意自寻痛苦?真没有吗?波杰克不就是!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更比比皆是。只是他们不自知。

这正是自我实现预言的糟糕之处,它总是隐藏在意识深处,不经过专业的精神分析或其他心理治疗,很难察觉到它。

所以荣格说——

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这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最早可以追溯到童年。

看《马男》一定不能忽略原生家庭。剧中花了大量篇幅回顾主角的童年。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6岁以前就基本完成。这也许有点激进,但不可否认童年的创伤,将会跟随我们一辈子,需要数年数十年去修补。

最深的自我实现预言,往往就来自童年创伤,以及童年经历中某些频繁不满足或者过度满足所养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想法导致行为,行为导致习惯,习惯导致性格,性格导致命运。如果我们一直没有觉察到它,那么此后一生的行为都将是一个恶性轮回。

不信你看——

波杰克——我是破碎的,我就该自我毁灭

波杰克被原生家庭毒害得最深,他在一个无爱,冷漠和充满恨的家庭长大。完全没有得到父母正常的关注与爱,反而他的健康心理,一直被反复摧毁。

母亲将婚姻不幸归结于他的出生,没有停止过怪罪他;父亲一辈子郁郁不得志,对他极其冷漠。他曾主动表达对父母的渴望,但是表达得越多,失望和孤独也越多。

潜移默化的,波杰克潜意识深处也认同自己不值得幸福,自己是一个天生破碎、再努力都无法得到完整的人。接下来,他的行为就只是证明这个想法是对的。

不要只看到他年轻轻轻就在好莱坞名利双收的假象,请看他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自毁行为:

小的比如,他知道自己吃棉花糖会停不下来,他本可以选择不吃,但每次参加party,他都不由自主吃到吐,吐完恨自己。

大的比如,好友Herb因为同性恋行为被剧组开除,他在朋友和事业之间选择事业。他真的是一个在乎事业的人?他不是。他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值得这样的友情,他要毁灭,他要愧疚感,他要自我厌恶。所以后来的20年,他有无数的机会找Herb道歉,他都没有。

更别说,这么多年来他如何对待PC。PC有多爱他,他能不知道吗。他知道得越多,他伤害PC越深。因为在他潜意识里,他不值得被爱,不值得幸福

包括他后面一系列人渣行为:破坏Todd的音乐剧、和沙拉琳上床嗑药……都是想一一毁掉幸福的机会,他要不停滋养潜意识深处那个“我不配,我可耻”的怪物。

当然他对行为背后的原因并不自知,至少在第六季他看心理咨询师前他都不完全知道,他反而以为自己在追求幸福。

第一季他想写一部自传,第二季他想拍偶像的传记电影,第三季他想竞选奥斯卡……他真的努力追求过了,但梦想一一实现,他没有幸福,反而体会到更深的幻灭。

戴安——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不值得被爱

戴安的童年或多或少是被爱着的,最大的创伤是不被理解和支持。老爸是酒鬼,老妈刻薄,还有三个庸俗和自私到极致的傻大哥,她厌恶这个家庭到必须逃离。同时她又希望有朝一日能让父母以她为傲,所以她一直追求的是深刻与不凡,以此证明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人。

但是父母及三个哥哥的从小对她的贬低和嘲笑,早就在她潜意识播下一颗种子: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不值得被爱。

所以,即使她在好莱坞成了成功作家,她去非洲报道难民,她勇敢揭露资本主义阴谋……她做了一系列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但她有片刻觉得满足过,幸福过吗?没有。

即使她和好莱坞多金明星花生酱结婚,住豪宅,被宠着爱着……这也不是一个随便的普通人能有的归宿。但她觉得就此满足了,幸福了吗?没有。

花生酱知道戴安从小就梦想拥有一个华丽巨大的贝儿书房,于是悄悄为她造了一个。然而戴安第一反应不是幸福,而是觉得太过了。为什么觉得太过了,这明明是你梦寐以求的呀。因为潜意识告诉她,她不配。

花生酱这样的绝世好男人越爱她,她越惶恐,惶恐到只能逃跑。不是因为她不爱他了,而是因为“她不配”的潜意识折磨着她,让她焦灼到再也受不了。

离婚时,戴安说和花生酱的婚姻眯着眼睛一切安好,但她讨厌眯着眼睛。

什么叫眯着眼睛?这句话我想了很久。也许是因为,戴安很聪明,她早就识破潜意识的预言,但她没有能力改变,只能假装看不到,逼着自己去享受一切美好,直到假装失效。

除了花生酱,戴安也一并逃离波杰克。波杰克深爱戴安,戴安当然知道。我觉得她也爱波杰克。不过是和爱花生酱不一样的爱。如果用需求层次来理解的话,戴安对花生酱是偏依赖、安全、稳定、归属感的爱。而对波杰克的爱,与安全和稳定都无关,关乎高层次的理解,是那种灵魂上的共振,是更深刻的更罕见的爱,甚至可以通向自我实现。

但同样的,她有无数的机会选择波杰克,她都一一逃了。可是你不是明明想要深刻吗?想要不凡吗?为什么你要逃?还是那句,她觉得自己不配。

PC——为别人而活,我才能幸福

PC的童年缺失父亲,父亲本是靠山一样的存在,PC是没有的,而她的母亲是个酒鬼,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所以PC从小就充当家里的大人,硬把自己逼成靠山,照顾妈妈。

由于父母的缺失或失职,小孩不得不提前长大,担起责任的例子在家庭中非常多见。这能让小孩学会独立和坚毅,但也在潜意识埋下一颗炸弹:只有为别人活着,我才能幸福。

纵观PC的一生,都是在付出中找存在感。

事业,当经纪人,经纪人不就是为别人付出的典型职业。她任劳任怨,干实习生都可以干好几年,升职了多累多难继续埋头苦干几十年;

爱情,我付出所以我存在。这世界好男人不少,她不爱,她偏要爱上一个自私自毁的混蛋,一爱就爱几十年。波杰克出轨不断,她可以忍,她继续对他好;波杰克不想结婚,她可以忍,她继续对他好;四十岁觉悟了一点,选择和他分手,但仍做他的经纪人与好朋友,每天帮他收拾烂摊子,把满足他的需求置于自己之上。

这种长达数十年的忘我付出,不是她长情、最懂爱,而是她潜意识里认定付出才能幸福。

你看,人的行为和情感多么复杂,我们会故意制造痛苦,我们会故意远离幸福,我们会故意疲于奔命……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所谓的爱,真的是爱对方吗?还是只是在成全自己?

马男的自虐,戴安的逃避,PC的隐忍……并不是因为他们性格天生这样,更不是因为他们享受这样(相信我,没有人享受痛苦),而是他们早就不自知地的沦为潜意识的奴隶。在潜意识没有被发现之前,他们本身并没有太多选择权。他们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早被写就。

所幸,荣格还说了一句话:

当潜意识被呈现,提升到意识层面,命运就被改写了。

这就是从无意识转为有意识的过程。当我们意识到原来一直被潜意识的自我预言控制,原来是自己导致了现在的结局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选择改变它甚至摆脱它。这就是觉知的力量。

波杰克——即使我是破碎的,我也可以停止自我毁灭

波杰克真正的改变,是从他在疗养院对心理医生说出所有不耻的过去而开始的;剧变是发生于,他在采访时第一次敢于承认自己伤害了莎拉琳以及他身边的爱他的人。

人的行为可以很复杂,但疗愈的途径可能就是这么简单,有时候需要的仅仅只是被看见和被接受

这些腐坏的破坏性的黑色经历一旦被看见,就可以慢慢转变成光明。只是这个过程耗时巨久,而且会不停反复。

波杰克崩坏的程度太深,所以我一次看这个结局觉得走得不远,但于他而言,这是飞跃。尽管他也许仍然觉得自己的破碎不可挽回,但他能够控制不再每次都自我毁灭。

他不再染黑头发,他接受自己老了。

他不再总是讽刺花生酱,他开始感恩和珍惜身边的朋友。

他甚至尝试了他一直痛恨的哈密瓜,并且觉得味道不错。他开始享受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短暂的时刻。

到这我才明白,波杰克纵使有一堆性格缺陷,但他是如此勇敢,如此强大,如此深刻。他敢让自己跌得最深,他还能把自己拉起来。这不是勇士是什么?

戴安——我是一个普通人,我值得被一个普通人爱

前几季我一直偏爱戴安胜过波杰克。直到写这篇文章,我才意识到为什么波杰克才是主角。

其实戴安骨子里是一个务实主义者。

她想追求不凡和深刻,她以为这是她真正想要的;但她的行为又被潜意识控制,不能真正选择深刻,所以她一直活在自我挣扎和痛苦中。这是知行不合一带来的痛苦。

当她终于觉知到“自己普通不值得爱”的预言后,她没有与之对抗,而是选择顺从。

所以,她接受自己写不出关于创伤的书,她选择和离过婚有孩子的中年牛男结婚。不是因为她爱牛男胜过花生酱波杰克,而是这个人足够普通,吻合她的自我预言,让她不必再受我不配的焦灼。所以她获得部分平和,她享受这种普通的轻易的幸福。

只要不再见到花生酱,不再见到波杰克,她就不会去怀疑这个抉择。

最后,她和波杰克坐在屋顶,她说,月色真美。是的,她再次怀疑了。只不过,她仍然不会改变什么。因为正如我说的,她一直务实,她远没有波杰克敢于冒险。

PC——我的幸福也来在于被爱

PC的结局真的很暖。这是因为她终于选择改写命运。她开始相信她值得被爱的幸福。

理性克制的百分百精准的连玩乐队唱的歌都是关于精确的好男人犹大,在她身边多久了,那么优秀的男人啊,总是为她着想还坚持健身还那么帅,她从来没有真正看到过他。

因为他和她太像了,他一样喜欢付出,喜欢当靠山,扛下所有的事情。因为他和她自我预言里的男人太不像了。

有时候幸福就在眼前啊,只是我们被潜意识蒙蔽住双眼,一句我不配的自我认同就与之错失。

直到,她为别人奔忙半辈子,该折腾的事都差不多折腾完了,事业顺风顺水了,孩子有了,男人该爱的也终于爱够了,那还剩下什么呢?只剩下关心自己。

我很喜欢犹太唱歌给她听时,她假装在敲键盘,犹太说我爱你,她停下来,嗯了一声,仿佛是和自己确定,然后两人继续工作。这一次,她选了自己,她不用再去奔命追逐,她能享受被爱的滋味。

所以,自我预言的影响力那么深不可测,那么我们究竟还有多少自由意志?是不是一切都该怪罪于原生家庭等外在环境?

当然不是。

人生原本充满无数可能性,人原本可以很自由,但是我们在环境+个人的交互作用下,或多或少地、有意无意地先给自己设定期待和预先的判断,这就相当于为自己画圈和套索,看,我就只能走这么远。

即便原生家庭不幸福,我们仍然有自由意志不被其裹挟,不信你看Todd。

Todd是《马男波杰克》中一个神奇的存在。他是唯一一个没有给自己在潜意识深处设限的人。所以,他可以活得那么自由。他不是没有烦恼,但他总能行云流水般,顺势而为。他进过监狱,他当过总裁。他落魄街头过,也百万身家过。但于他而言,穷和有钱,都是一样的状态,那种活在当下的幸福

这种最简单的活法,其实是高境界的人生智慧。这也是为什么《马男波杰克》需要一个Todd。

所以,如果你也和波杰克一样总是自毁幸福,如果你也和戴安一样总是逃避幸福,如果你也和PC一样总是忘掉自己,或者当你总在同一个地方失败的时候,当你获得很多仍然觉得离幸福很远的时候,试着停下来,深入潜意识,问问自己:我值得幸福吗?我是否给自己设定了自我实现预言?

然后去觉知它、解开它。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完全从思维和潜意识的限制中解脱出来,我们都可以成为Todd。那么幸福不用苦苦追寻,幸福就在此刻。

最后我还想说——

6年,谢谢你,波杰克!

再见,波杰克!


马男波杰克 第六季BoJack Horseman(2019)

主演:威尔·阿奈特 爱丽森·布里 艾米·塞德丽丝 保罗·F·汤普金 

导演:Peter Merryman 编剧:Elijah Aron

马男波杰克 第六季的影评

Martin.
Martin. • Boj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