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行业里有哪些杰出的女性导演? 从她们的视角看社会思潮的变迁
文|杨树苗
电影是一门集体艺术,是涉及到很多种人的工业,从制片厂、政府、投资老板、制作人、技术发明家、电影导演摄影师、打光师、演员等等,构成一张复杂庞大的网,而导演则是电影创作的命门。摄影、布景、打光、美工、演员各司其职,但最终都是为了配合导演的创作。
电影导演不仅要有足够的美学基础、创作和打磨剧本的能力,也要筛选、组织和领导班底、与投资人周旋,无论对何人来说都是一项挑战。
作为一位影迷,在我的观影经验来看,电影行业中顶尖的大师,几乎没有女性导演,在好莱坞,男性的电影从业者占总从业人数的95%,这是一个巨大的生态落差,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来是导演一职对于人的考验刁钻,不仅需要动用高脑力、组织能力,也需要极强的体力,女性对于挑战复杂的工种相对弱势;二来不只是电影行业,尤其是对于需要宏大思维的领域,如物理、哲学等领域,女性也几乎是没有的,大体来讲,大部分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更多的优势是情感细腻,更有灵性。
我不是女权主义者,讨论这个话题要涉及到人类学领域的亲属关系制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政治、和经济学领域、女权话题起源于西方,甚至要考虑到他们的宗教文化,绝非由性别来判定一个人和划分人群这种直线思维这么简单。而“第三世界”国家中妇女们所受到的损害和不公平更加错综复杂,我个人认为大部分要归置到当地根深蒂固的风俗习惯和本地信仰文化、人权话题中探讨。
那么可以看出,我不是想鼓吹什么“女权”,而是想谈一谈女性导演们的电影和通过她们所提供的视角认识、了解和解读这个世界。因此,我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不同时代、地区杰出的电影导演,包括纳粹时期的莱妮 里芬斯塔尔、苏联时期的拉莉萨 舍皮琴科、法国新浪潮时期的阿涅斯瓦尔达、波兰导演和美国导演等,由她们编织成一个小小的电影史。

一、纳粹时期的莱妮·里芬斯塔尔


里芬斯塔尔最为著名的电影要数她为纳粹政府所拍的政治宣传片《意志的胜利》和两部奥林匹克纪录片,一部名为《民族的节日》,一部名为《美的祭典》。

在谈这位导演之前我们不得不先讨论她的艺术创作理念和认识到她艺术创作时思想上的苍白。电影多表现原始主义、无意识的原始欲望、人体之美、和对强意志的崇尚,影片没有其他任何复杂的思想、情感,也没有人文关怀。和法西斯美学思想如出一辙。
《意志的胜利》被誉为最成功的政治宣传片,影片拍摄了纽伦堡的纳粹党代会,电影的主基调高亢,气势壮观,镜头在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切换、军队组合再重组中,极富舞蹈节奏感。《奥林匹克》对力、美、速度的礼赞,影片拍摄的希腊的裸体雕塑、裸体的男女运动员、蓬勃而出的太阳、接力赛和男子高台跳水对人体之美的赞扬都成为了经典。
当艺术要展现政治话题时,应该更加谨慎,如果美丽裹挟了不可言说的目的甚至是邪恶的时候,对人会更具诱惑性。
二、苏联导演拉莉萨舍·皮琴科


电影《上升》获得27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影片讲述游击队员索特尼科夫和雷巴克外出为游击队寻找粮食,路上索特尼科夫中弹,雷巴克把他带到农舍一家躲避,后遇到德军,德军误以为农舍的女主人是他们的间谍,把他们三个人一起带走作为了俘虏。

我看到很多人在讨论这部电影的时候认为该影片探讨的是有无良心、忠诚和道义的问题,因为雷巴克为了生存,答应作为了德国警察生存了下来,而一直坚持“良心”的“英雄”索特尼科夫不仅遭遇了非人的酷刑,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也坑害了无辜的老百姓。但电影实际上是对游击战的讽刺和批判,当军人脱下军装龟缩在老百姓的家里时,等于把责任推给了无辜的百姓。需要说明的是,电影的质感非常好,只可惜导演英年早逝,另一部《翱翔的女飞行员》也是佳作,由于篇幅原因,在此不做赘述。
三、法国新浪潮导演阿涅斯·瓦尔达




阿涅斯·瓦尔达是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之一,有诸多荣誉加持,想必影迷们一定很熟悉了。在此我们讨论她的两部影片,《五至七时的克莱奥》和纪录片《拾穗者》。

五至七采用了纪实的方式,故事时长差不多是电影时长,全片没有剧烈的人物戏剧化冲突,讲述了在五点至七点女主克莱奥的心理变化和自我觉醒的过程。影片开始由彩色画面的塔罗牌占卜转向女主克莱奥和占卜老妇的现实世界镜头时转变为黑色,呼应影片中克莱奥一系列迷信的行为;克莱奥以男性视角审视自己,同时又“怕被看”,“怕被审视”的心理,如她对她的朋友(裸体模特)所说“我担心太过暴露,别人会挑我的毛病”;最后让她感到解脱的是在公园遇到的士兵,他的话“她们只想被爱,害怕交付真情,害怕失去,她的身体是玩物,没有生命”让克莱奥重新发现自己,影片还有一条主线是克莱奥可能患上胃癌症,她对死亡的恐惧,也在影片最后医生的话“别担心,只需要两个月的治疗”之后消失了,她重新面对了生命。提到阿涅斯·瓦尔达不得不提到的一部纪录片是《拾穗者》,影片记录了三种拾荒者:穷人、艺术家和以拾荒为乐趣的人。<刑法典>26章10条:第1条件,日出到日落允许拾遗;第2.拾遗在收获后。土豆农场主、葡萄园主、牡蛎场,果子园等都允许穷人、挨饿、不能饱腹的人在收获完之后拾遗。我认为拾遗文化一有对农产物的珍惜,二是对穷人的体恤和关怀,三也有平衡资源的危机意识,防止资源过分倾斜,穷人生活得不到保障,发生动乱。
四、波兰导演多罗塔·肯杰扎夫斯卡



导演的电影关注的是社会边缘人群,如孤儿院的儿童,缺爱的少女和孤独的老人。

《候鸟》讲述一个因孤独缺爱而导致和外界屡屡磕碰、冲突的女孩,女孩绑架了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和她一起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流浪,电影的每一帧画面都极美;《死期将至》里是一个即将面临死亡和人生终点,孤独无人陪伴的老人;《我存在》里是一个过早地面对世界的残酷、孤独,过早体会饥饿和贫穷,被人群排挤的孤儿院儿童,影片开头和结尾男孩都站在一个好像审判者的男人面前被提问,影片中男人的画面非常模糊,这个镜头我想导演是在隐喻男孩向上帝寻求慰藉和答案,男人向他提问发出了疑问“你叫什么名字?”男孩:“和我的名字有什么关系。”男人发出感叹“啊,人生在世所为何来”。需要注意的是男孩开头读了一段波兰诗人的诗“在这大地上只为计较品尝一口面包,我期盼着一个有人在乎我的地方,所以它必然是因着友谊的协和而生”。影片最后也发出了疑问“人生在世所为何来”。那段诗我想是导演给男孩的愿景,也是导演为我们作出的思考。

五,美国导演派蒂·杰金斯




还有一部不得不提的电影是美国女导演派蒂·杰金斯的《女魔头》,影片关注的也是社会底层的边缘人——妓女。女主因从小遭受过毁灭性的侮辱与伤害,在成年之后选择了卖淫,一次在遭遇变态嫖客的强奸之后,女主开枪打死了他,并拿走了他的车和钱。自此以后女主以卖淫为诱饵,接近品性不良、蔑视妓女和女人的嫖客(女主是有选择性的,对于善良、尊重女士的男人女主都会放过他们),把他们哄到偏远的地方,开枪、拿钱、拿车,大快人心。直到一日女主开枪打死了一个警察,被媒体报导通缉,女主心情开始崩溃,在抢车逃亡的途中,打死了一位对她关心爱护,品性纯良的基督徒,至此,将全片的所展现的罪孽推向了高潮。

影片是对男权社会的控诉,电影中女主还有一位同性恋的爱人,也是对男权社会的反抗,让人想到列维-斯特劳斯的论文《家庭》中所提到的劳动的性别分工,劳动性别分工大致讲反对男女同样,以及一男一女的性安排,因此规定了异性婚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上对同性恋的压迫依然是男权社会的产物。
结语:笔者选取了纳粹、苏联、法国、波兰、美国几个不同时期的电影导演,几位导演的电影风格各不相同,或大气壮观、或深刻犀利、或手法新潮、情感细腻、克制怜悯,构成了一个小小的电影史展览,和小小的社会思潮的变迁史。
面对这些作品优秀、精神独立、才华出众的杰出女性,我们对她们最好的尊重,就是认真对待她们的作品。

转载请私信联系。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梧桐叶瓦(DesolationRow1913_)!



女魔头Monster(2003)

又名:美丽女狼(港) / 煞女

上映日期:2003-12-17(美国)片长:109分钟

主演:查理兹·塞隆 克里斯蒂娜·里奇 布鲁斯·邓恩 李·特格森  

导演:派蒂·杰金斯 编剧:Patty Jenkins

女魔头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