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1-22

生命里:生命里,生命里!

这是一部豆瓣评分高达9.3分的纪录片。同时,这是一个关于四十多位临终病人生命消逝的故事。再或者,这是未加修饰,赤裸裸的,展现死亡的影片。
生,是希望,含着殷殷期盼;死,是绝望,和着留恋不舍。大多数的临终病人,总是怀着无助,愤恨,拼尽全力,试图将自己从此种深渊里扯出,可是徒劳。于是放弃挣扎,等待命运的安排。他们住进临终关爱病房,安宁病房,一个看似名字充满宁静祥和的地方,却是通往死亡的最后一站温暖的停留。
人们敬畏生命,亦害怕死亡。所以安宁病房正对的小区住户,家家户户窗上挂着一面亮晃晃的镜子,是在排除,是在躲避,是在将所有他们认为的晦气,全部,全部都再次反弹回病房。
病房里住的病人,没有我们想象的悲观。病房装饰的温暖,没有病人撕心裂肺的喊叫,没有想不开活不下去嚷嚷着要跳楼的某某,亦没有大哭大闹之人。相反,他们很坦然,而这种无声的接受,更让人心疼。那个李家老奶奶向病友讲述自己年轻时在新疆插队的经历,哈密瓜很甜,吃的时候,像开火车一样,呜呜呜的就吃完一块,讲到这,她笑的很好看;文工团退休的爷爷向来看望他的学生,吹起葫芦丝,声音婉转悠扬,学生们鼓掌称赞,他很知足;二号的奶奶在家人的张罗下,在病床上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她看起来好幸福。一切都这么美好,如果有人不提到必到死亡。
然而,冰冷的数字从不会因为人炽热的感情而改变,根据统计,这所医院,每年都会送走几百名病人,平均每两天,就会有一个生命消逝。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做吴留生的82岁的老人,她身患癌症,在入院生命质量测评时分数并不高,这意味着生命于她来说并不长,在生命的最后,这位说着软糯上海话的老人,思念的不是其他,而是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因为身体原因,她无法亲自去到江苏海岩,五十多岁的儿子舟车劳顿,为母亲拍下了老屋的点滴,一湖一舟,一房一瓦,拍下来将照片带回病房,老母亲忍不住留下了泪水。这是此生无憾的圆满,我泪目。
医院护士说到:“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这段时间,让患者能减轻他们的痛苦,让他们比较有尊严,安详地走过最后一段人生。”尊严,这个词,我觉得它的力量是举足轻重的,什么是有尊严的死去?是生命弥留之际,全身插满管子痛苦的离开?是生命最后,孤独的逝去?还是在家人儿女的苦苦挽留下,在医生的无意义的抢救下,留一口给家人看的呼吸?我不清楚,但我认为,有尊严的离开是一定要建立在患者的意愿下,让其安详地,尽量无痛苦的走。
也并不是没有例子,片中,一位重病的老人,生前是某大学的英语教授,而在他生命的最后,被送到病房时,满身都是污垢和褥疮,这对一个老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著名小说家琼瑶,为了让丈夫体面的有尊严的离开,而决定为其进行安乐死,却被继子一把拦下。并非个例,现实生活远比此更残酷。并且,这周舒缓疗护病房在全国都很少,有多少人是在生命的最后,潦草死去,痛苦且悲哀。
李银河曾说:“生命从宏观角度看,是不可能有意义的;但是从微观视角,可以自赋意义。”那么,消失之前的存在,便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我想,在我们的当前教育中,还应该出现一门“死亡教育”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珍惜生命,正视死亡。
如此只愿,生命里的你我,在任何时候,都能体面而有尊严。

生命里(2018)

主演:万茜 

导演:吴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