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4
《拉腊》,刚刚看完。我比较重视总体情节给我的感受,以及我从里面感受到的哲理。所以可能不是很对你的胃口。
我看到最后一幕,劳拉去隔壁大叔家弹钢琴,这是最意味最耐人寻味的,戛然而止,引发人的无限寻味。我相信在最后,劳拉用钢琴发泄完了情绪之后,会得到隔壁大叔的赞赏,对她说“你弹得很不错,如果你坚持一定是可以像你儿子一样在大厅中间表演的。”
剧情,总的剧情怎么说?就是劳拉的六十岁生日当天发生的事情集合。与其他电影不一样。算了,我不想在花笔墨在讨论其他电影上面。我只想说今天的《拉腊》。我相信一个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固定的,一个人的行为固定的模式体现了他/她们的三观。在特殊时刻会展现得更加清楚,因为特定时间产生的故事会更多,人们的感受会更加丰富。每个人都想自己的特别节日有特别的事情发生,期待使得我们将那一天的情绪像加了高清似的。
但是要知道特别的事情不可能经常发生,最特别重要的事件发生的那一天也是寻常的一天,虽然记忆拉长了那一天,但是那一天还是只有24小时(所以我认为生日那一天并不重要,如果你想,每一天都可以是生日,可以提前过,或者延后过都是一样的)。
劳拉当天做的事情不是寻常的日常三点一线,像机器人那样子反反复复的一天。她买完了儿子当天的票(噢天,我并不赞成她那么做,因为如果满票没有人坐,那也是非常尴尬的),买了蛋糕去给她妈妈,然后去听了儿子的音乐会。这就是大概剧情。我故意忽略她去寻找朋友的过程。
啧,每次我想写影评就会有一大堆的事情想要写,没完没了的。那个劳拉找人,谈话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的明白这个人是一个对人要求严格的人。甚至有点孤僻,不是很招人喜欢。
劳拉找同事是通过别人的评价让我们知道这个人,劳拉对一个陌生男孩的严格是我们可以主观的判断她。劳拉与她儿子的交谈让我们清楚的看到她的固执。
噢我的天,我什么都想讲,但是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再去打那么多的字了。我要讲重点,我感受最深的几个画面。
劳拉去同事家里,她的同事对于一个的要求严格,可以看到劳拉的工作不是给她温暖的。买蛋糕去妈妈家里,妈妈对她的不待见以及她妈妈提到的她爸爸,她妈妈尖利的语言,使得她压抑甚至打了她妈妈。还有她的老师对她的严格以及风凉话,这一切的一切成就了劳拉。我可以看到劳拉的努力。但是毫无疑问她也伤害了他人。我希望她的儿子可以给一次原谅她的机会。
我不想在写下去了,我总是喜欢写很多废话,那些东西根本就不重要。其实一边看劳拉,我一边在思考,如何做才能得到最优解。劳拉去她妈妈家时,可以不听她说话。劳拉不应该说她儿子的谱曲,或者说劳拉应该要等着音乐会结束告诉她儿子还可以改进。劳拉在音乐会结束的时候应该要跟她孩子说对不起,而不是扯一堆废话。
算了,劳拉就是劳拉,她不会像我那样子做,所以我不是劳拉,劳拉不是我。劳拉的悲剧其实并不全是原生家庭的责任,她的老师也有责任。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原生家庭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劳拉挺辛苦的,想改变却没人接受。因为伤害过了,所以大家都不会原谅她。
如果有一个人的行为变了,说话语气或者什么事情变得刻意,特别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如果是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最好支持,给她足够的试错机会,有时候可以给她提认真思考过后的建议。如果是往坏的方向发展(抑郁)什么的,大概要给予足够的关心以及照顾吧。
我希望影片最后的劳拉可以变成一个更开心的自己,甚至开始谱曲,成为一个优秀的钢琴师,因为她有天赋。害,说到这里,我又感慨自己没有一门好的兴趣爱好了,会一手乐器,那多么帅气啊。


错会半生Lara(2019)

又名:不爱钢琴师(台) / 拉腊

上映日期:2019-06-30(卡罗维发利电影节) / 2019-11-07(德国)片长:96分钟

主演:科琳娜·哈弗奇 汤姆·希林 希尔德加德·斯罗德 Susann 

导演:扬·奥勒·格斯特 编剧:Blaž Kutin/扬·奥勒·格斯特 Jan Ole Gerster

错会半生的影评

马小玲
马小玲 • L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