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电影一直属于上限很高,下限也很低的电影类型。
如果你喜欢没事儿去豆瓣翻看院线电影列表,会发现一大票“神仙电影”,或者说是“鬼怪电影”吧:它们大多名字带有“惊魂”,“凶灵”或者是“夜半”,海报是地摊鬼故事杂志风格,或是打打色情擦边球,没什么人标记看过,也没什么人标记想看,甚至连评分都没有。这便是恐怖片的下限了——有关这个电影最恐怖的事情,便是你想不明白这电影怎么会有人投资。
但恐怖片的上限也极高。往远了说有《黑湖妖谭》这种启发了一代又一代导演的名作,也有《异形》这种至今还在开发的大IP;
往近了谈,就在去年,好莱坞就有《仲夏夜惊魂》和《灯塔》两部口碑极高的恐怖片问世。这两部电影不仅艺术造诣值得称赞,而且两位年轻的导演也凭借自己对恐怖片的独到理解,在拓宽整个类型片框架的界限。
同时,恐怖片因为中小成本B级片居多,也成为了很多年轻导演展现自身才华,进入主流电影市场的敲门砖。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的“鬼王”温子仁,还有其麾下凭借网络恐怖短片和小成本制作《关灯后》拿到DC《雷霆沙赞!》offer的大卫·F·桑德伯格。
在这里推荐大家可以在B站搜一下桑德伯格的恐怖短片,每一部都很短,大概两三分钟左右,但可以说是Jump Scare的集大成者,绝对会让你看得汗毛直竖。

然而优秀的恐怖片仅仅有Jump Scare是绝对不够的。因为通过突然惊吓来获得恐怖效果,就连网络大电影的导演都可以做到。恐怖片作为通过使观众释放负面情绪来获得娱乐体验的类型片,如果想要有更高的口碑,甚至是在影史留名,在很多时候必须做到切中当时整个时代的观众集体恐惧,才能获得最佳观影效果。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第一次看《午夜凶铃》是在小学,当时还是租碟店租的盗版VCD,在老旧的显像管电视看的。尽管碟片质量不好,电视成像质量也不太行,却和整体影片气氛迷之契合。让我记到现在的一幕是,贞子第一次从电视里往外爬的时候,我借的那张VCD好死不死地卡碟了,年幼的我又不敢靠近电视换碟,只能在寂静的空气中与贞子姐姐对峙了许久。从那以后,我就对白衣黑长直有了发自内心的恐惧。
但最近在回顾这个经典系列时候,却没有了当初的感觉。在高清片源和4K电视的加持下,恐怖片中最重要的未知感被削减了许多,我甚至有闲心去琢磨贞子姐姐是在哪儿烫的头。
而更年轻的影迷在看这个系列的时候,也会觉得这个经典系列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恐怖,甚至有些镜头还略显滑稽——比如说给我留下心理阴影的从电视往外爬的贞子。
其实也不难理解,对于新一代影迷来说,深夜中无信号雪花电视屏幕带来的奇怪恐惧感非常陌生,更何况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的冲击下,现在看电视节目的年轻人也是少之又少,客厅里的安卓智能电视也大多连接的是超大号路由器Plash Speed或者电视盒子。考虑到贞子姐姐身材虽好,但从手机里往外钻还是费劲了些,而从智能电视里往外爬则更加滑稽,毕竟发生在那上面最恐怖的事情,无非就是120秒的开机广告。
当然除了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也相当重要。Jump Scare的祖师爷《魔女嘉莉》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原著和第一版电影都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值美国性解放时期。因此,嘉莉这种诞生于清教徒家庭,却要拼命融合进性开放校园的情况是实际存在的
并且,电影还很精巧地抓住了双方的恐惧:清教徒支持者可能会在故事中读到,正是性解放这种邪恶的行为才导致了魔女的诞生;而支持性解放的观众则会认为,嘉莉的悲剧源自其清教徒家庭不可理喻的生活方式。因此,切中了所有观众痛点的《魔女嘉莉》票房口碑双丰收,并成为了影史经典。
但是,在2013年翻拍的,由超杀女科洛·莫瑞兹主演的新版本《魔女嘉莉》却非常不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整体故事并没有贴近时代的改编。可想而知,在二十一世纪的美国,讨论性解放与清教徒的矛盾显得非常过时且奇怪。更何况科洛·莫瑞兹这种演过姐妹会老大的人,去演一个被校园霸凌的女孩,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
《月光光心慌慌》系列也是一个很强力的佐证。这个由约翰·卡朋特创造的万圣节特供恐怖片,在几十年间拍了十余部,就连前年还有翻拍版上映。而有意思的是,这个大洋彼岸观众们喜闻乐见的系列,在豆瓣上每一部评分都不高,还有很多评论在说,实在是想不通这个一到万圣节就犯病的杀人狂是怎么在美国流行这么久的。
其实和《魔女嘉莉》一样,《月光光心慌慌》也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性解放运动带来的不仅仅有魔女,还有嬉皮士。当时很多美国人很害怕也很困惑,为什么这所谓的“垮掉的一代”,是如此的不受管教,无视社会规则,甚至以犯罪为乐。
《月光光心慌慌》中的杀人魔迈克尔·麦尔斯便是这种恐惧的影视化具象。为什么他漠视规则,甚至漠视生命?没有为什么,他们生来如此,就是脑子有病。这种相对粗暴但毫无负担的解释,再加上约翰·卡朋特一贯出色的氛围营造,便开启了这个流行了几十年的恐怖经典。
时间再往前走,经过冷战的洗礼,美国人的集体恐惧从内部来到了外部,于是《人皮客栈》这个系列诞生了:两个美国人和一个冰岛人跑去斯洛伐克买春,却没想到碰上了当地的一个以残忍杀戮为乐的组织。
第一部拍摄于2005年,当时正值华约诸国相继加入北约,基于历史原因,美国人对东欧国家同时抱有好奇和恐惧两种态度。时至今日,在很多美国年轻人眼中,欧洲,尤其是东欧,是天堂般的买春圣地,这在去年的《仲夏夜惊魂》中也有所体现。
但在二十世纪初,除了香艳传说,由于冷战余震仍在,东欧国家是恐怖的蛮荒之地这一传言也相当有市场,因此,《人皮客栈》很好地满足了美国观众的期待,据说当时斯洛伐克的旅游业也因为这部电影遭到重创。
每个时代的观众都有独属于他们的恐惧,而这些恐惧也会通过优秀的恐怖片来进行传递和记录。那独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恐怖片是什么呢?

雷·沃纳尔的《隐形人》给出了答案。
沃纳尔是温子仁常年的搭档,上一部的导演作品是讲人工智能危机的科幻惊悚片《升级》,口碑还不错。这次的《隐形人》,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次并不体面的“接盘”:环球影业眼馋电影宇宙概念很久了,琢磨了半天准备把自己的经典怪物电影《弗兰肯斯坦》《歌剧魅影》《钟楼怪人》《木乃伊》《隐形人》等一一进行翻拍,凑成“黑暗宇宙”。预定的卡司阵容也极其豪华,由汤姆·克鲁斯,罗素·克劳,索菲亚·波多拉,哈维尔·巴登以及约翰尼·德普领衔,其中德普便是预定的《隐形人》主角。
但不是所有宇宙都是漫威宇宙,可能是名字不太吉利,黑暗宇宙的命运实在是太过于“黑暗”。本定为宇宙开山之作的《德古拉元年》遭遇了口碑和票房的历史性扑街,于是环球翻脸不认人,宣布不承认其为黑暗宇宙的第一部作品,并确定阿汤哥的《新木乃伊》才是正统。

可惜,非常喜剧的是,《新木乃伊》也扑街了,而且惨烈程度完全不输《德古拉元年》。这一下子给环球干懵了,出于不能连赔三次成为业界笑柄的考量,决定放弃《隐形人》的大制作计划,将其定位成小成本恐怖片,也顺脚给踢出了不成器的黑暗宇宙大计划。
不成想,《隐形人》这个爹不疼娘不爱的作品,以700万美元的低成本,首周就拿下了近4000万的票房成绩,一周实现盈利。不仅如此,《隐形人》的烂番茄口碑也相当不错,烂番茄新鲜度91%,爆米花指数88%,可以说是痛打了准备战略性放弃自己的环球高层的脸,顺便还羞辱了一下黑暗宇宙的前辈们。
那《隐形人》是如何做到逆天改命的呢?这还得从剧情说起。
故事开始于一个豪华的海边别墅,一对情侣正相拥而眠。片刻之后,我们的女主Cecilia悄悄地从床上起身,在确认了自己给男朋友下的安眠药生效之后,蹑手蹑脚地收拾行李,逃离了别墅。
整个逃离过程非常紧张,Cecilia和观众都大气不敢出,直到最后因为要给爱犬解开项圈才触发了警报,惊醒了她的男朋友。在一阵狂奔之后,Cecilia终于上了姐姐的车,但还没来得及给姐姐解释,她男朋友便追了上来,歇斯底里地质问她为什么离开他,并一拳打碎了车玻璃,吓得二人赶紧开车逃离。
之后在朋友家中,Cecilia解释了她逃离的原因:她的天才光学科学家男友是个控制狂,他无时无刻不想控制她的生活,无法继续忍耐下去的女主选择了逃离。
在朋友家度过了两周之后,Cecilia收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她的控制狂前男友已经身亡,并留给她一笔巨额财富,前提是不能有犯罪行为。没有想太多的女主接受了这笔巨款,并以此答谢了照顾自己的朋友。
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令人无法理解的怪事:厨房里的灶火会莫名其妙地增大;房间里永远像有人在盯着自己看;不知道是谁用自己的电脑给姐姐发了绝交的邮件;晚上睡觉的时候被子会被莫名其妙地扯掉,甚至还会看到一双隐形的脚踩在上面……
诸多怪事让Cecilia坚信自己的变态前男友还没有死,而是变成了隐形人继续监视控制她。但身边的人无一相信,女主只能自行调查,最终她发现了天才前男友的新发明——一件可以让人变成透明的高科技外衣,兴奋的她准备将真相告诉其他人,但是,整个事件逐渐走向了彻底的失控……
环球出品的预告片向来有剧透全片的传统,因此很多人在《隐形人》出首款预告时并不看好,因为它展现的概念和场景实在是太过俗套。但实际上,在预告片中出现的,大多是影片前半部分的内容,而且也没有真正展示出“隐形人”这个高概念怪物的真正含义——家庭暴力以及背后所依托的男权。
在这里需要澄清的是,男性也会遭遇到来自于配偶的家庭暴力,但在这个电影故事里,导演使用了女主怀孕作为剧情的关键转折点,间接表明了这是独属于女性的故事——一个在METOO运动时代背景下的恐怖故事。
家庭暴力以及亲密关系中的犯罪,之所以难以定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犯罪场所太过私密,举证困难,而“隐形人”这个高概念正好与之契合:
隐形人在家中无处不在,让你感到不适,你却无法说出哪里不对;
隐形人对你的暴力无人知晓,你向他人诉说也无人相信;
隐形人通过使用你的通讯方式切断你和朋友亲戚的联系,让你孤立无援;
这些,都是家庭暴力,或是PUA里面的常见手段。导演沃纳尔在筹拍期间探访了很多女性保护组织,研究了她们的故事,与女主演伊丽莎白·莫斯一起修改剧本,从而相当天才地将这些暴力或是冷暴力手段和“隐形人”相结合,使这个已经诞生了一百多年的科幻小说又重新与这个时代融合在了一起。
全片的摄影是非常大的亮点。导演使用了大量室内空镜头让观众和女主一起猜测隐形人到底在画面中的何处;同时也会突然使用平移镜头告诉观众,你所在的才是隐形人的视角;当然远景窥探视角也是必不可少。
在动作场面中,导演前作《升级》里机械舞式镜头走位也得以保留。与此同时,大量监控画面的使用不仅使紧张感倍增,还与影片的另一主题相契合——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控制。
“控制”一词在《隐形人》电影中贯穿全片,女主无时无刻不在想摆脱他人对自己的控制,而这些控制的方式,大多是由科技来完成的。其实我们可以从隐形人科学家男友的人设中窥探一二:他是光学天才,大富豪,自己通过最先进的科技发明了一件隐形衣;他的家中布满了监控,就连狗都要用通了电的项圈;他的控制欲已然爆棚,他就像《1984》里面的老大哥一样,掌控着他所希望掌控的一切。
是谁给他的权力呢?科技。因为科技,他可以侵入女主生活,同时可以陷害女主犯罪,最后更讽刺的是,在片尾开放性的反转结局中,女主也是依赖科技完成了复仇。
然而,这也同时暴露了影片的一大缺点:控制行为本身太过功能化。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身价无量的科技富豪,手里又有一件隐形衣,还是个暴力狂,你对你的前女友又有着近乎变态的迷恋,那你会选择用开大火烧糊厨房,或是晚上把人家被子拉到地板上这种小儿科把戏来折磨人吗?是不是逼格太低了一些啊?这些恐怖电影里面套路化的桥段直接不考虑人设就照搬过来,是否有些偷懒?
当然,很有可能我们的隐形人朋友就是一个有童心的天才,但我们不知道。影片中完全缺乏对这位光学天才的描绘,我们只能通过女主的只言片语来推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尽管这种处理使得最后的反转剧情有了开放性的解释,但是同时也使整部影片变成了受害方的自说自话,作为一部影射社会现实的作品,单一视角总是显得说服力欠缺。
最后,女主Cecilia的饰演者伊丽莎白·莫斯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这位凭大热美剧《使女的故事》拿到艾美金球双视后的女演员在大银幕上也展示出了超凡演技。
她在全片中的那种,因不被人理解而近乎崩溃的情绪非常具有感染力。而与隐形人搏斗的这种,一旦翻车就很容易变成喜剧桥段的段落,她也表现得相当令人信服。在最后的大反转中,她又以完全不同的面貌惊讶了全体观众。可以说,《隐形人》的成功,伊丽莎白·莫斯居功至伟。
在这个女权兴起的时代背景下,《隐形人》通过精妙的改编以及出色的摄影,精确释放了女性观众内心中的恐惧情绪,而对于无法对家暴故事产生情绪共鸣的观众,它又可以通过“科技与人”这一切入点来俘获他们,因此,票房奇迹也显得理所应当了。
最后感叹一句,现在回看以前的B级恐怖片,可以其中充满了剥削女性的卖点——软色情,大尺度镜头,还有被《林中小屋》吐槽过的无脑大胸女人设。但在2020年,B级恐怖片已经在为女性发声了。METOO运动,确实在让好莱坞电影业界逐渐变好。

隐形人The Invisible Man(2020)

又名:隐身人 / 隐形客(港)

上映日期:2020-12-04(中国大陆) / 2020-02-28(美国)片长:124分钟

主演:伊丽莎白·莫斯 奥利弗·杰森-科恩 阿尔迪斯·霍吉 迈克尔· 

导演:雷·沃纳尔 编剧:雷·沃纳尔 Leigh Whannell/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H.G. Wells

隐形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