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2017-18年新片中,最大的一颗遗珠。

作为去年7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之一,它拿到了场刊3.2评分(满分为4),名列全场第二。

最终在颁奖典礼上,它斩获了两片棕榈叶——最佳编剧和最佳男演员都被收归囊中。

2017年5月28日,导演/编剧琳恩·拉姆塞和杰昆·菲尼克斯领取了意义非凡的70届戛纳的两个奖项

但这部电影,也就此销声匿迹了。

如此高调的亮相,却没有激起任何随之而来的涟漪,如同昙花,瞬间被人遗忘。

这部电影,就是《你从未在此》。

刚刚提到的「昙花一现」,似乎有些太过夸张,《你从未在此》的「消失」是有迹可循的。

在戛纳官方手册上,《你从未在此》时长为95分钟,但在5月26日傍晚的德彪西大厅,这部电影仅仅放映了80分钟就戛然而止了,甚至片尾字幕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长时间的黑屏以及静音,剩下记者们面面相觑一脸黑人问号,最后只能摸黑退场。

导演琳恩·拉姆塞(Lynne Ramsay)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承认,这部电影并没有制作完成,除了缺失的片尾,影片中声音环节上的众多瑕疵也有明显赶工并未完成的痕迹,明显短了一截的时长也是因为一些镜头还没来及剪进戛纳放映的版本。

随后影片进入漫长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将档期定到了2018年的3月,完美的错过了颁奖季。

但就是这样一部半成品,仍被选入了戛纳主竞赛,成为了平淡无聊的70届戛纳电影节在最后一天,最大的惊喜。

《你从未在此》的故事直接且简单,华金·菲尼克斯扮演的中年杀手Joe,受雇于参议员,从绑匪手中救回被绑架并当做幼娼的爱女。

但琳恩·拉姆塞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要把这个故事好好的讲给观众听。

在《你从未在此》的开头,一组直逼面部的大特写加上超浅焦的镜头,让银幕所致范围大多都是模糊一片,在这样介绍男主角出场的一场戏中,琳恩·拉姆塞摒弃台词,也完全抛弃了全部我们所熟知的,易于接受的「常规镜头」,只靠音效和画面,一上来就为这部电影定了调:

「用影像说话。」

于是我们看到男主角,也就是华金·菲尼克斯扮演的Joe,拖着肥胖的身躯和一头不知多久没有修剪过的油腻长发出现在观众面前,他一言不发,冷酷的执行着他的工作:

一个收钱办事的雇佣打手,如果需要,他也可以是雇佣杀手。

拉姆塞的镜头时而激进时而舒缓,但从来没变过的就是高度的实验性和去常规化,字字珠玑的节奏贯穿始终,对于银幕中的人物是谁,在做什么,拉姆塞不用台词去做过多解释,仅靠动作和只言片语的细节,让观众自己去拼凑。

这样「简练」的拍摄必定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消化的,在Metascore上,《你从未在此》的评分为87,点开评分详情,仅有的10家打分媒体中,有6家给出了100分的满分评价,我们熟知的「好莱坞报道者」,则给出了50分,不及格评价。

再回想起戛纳的媒体场放映结束同时响起的嘘声和掌声,《你从未在此》的评价之两极分化,放在整个2017年都数一数二。

当然,如果是熟悉琳恩·拉姆塞的影迷朋友,对这样的结果应该不会感到惊讶。

这位英国女导演很早就被冠以了「鬼才」的称号,独具一格的视听风格让她的电影拥有无尽的诗意,同时也让更传统,更专注叙事的观众接受无能,甚至嗤之以鼻。

这样的打破传统当然有迹可循,早在学生时期,影响琳恩·拉姆塞转投电影的一部电影便是梅雅·黛伦的实验短片《午后的迷惘》。

在此之后,她又成为了罗伯特·布列松的忠实「信徒」,布列松对于电影中时间与空间的处理让琳恩·拉姆塞大受启发。

《你从未在此》中大量的对身体部位的近乎迷恋特写,都是布列松在《扒手》、《钱》等名作中反复使用的,他最鲜明的电影符号。

而布列松对于时间、空间的不规则使用,也被琳恩·拉姆塞发扬光大。

在第一场营救议员女儿的那场戏中,琳恩·拉姆塞没有使用观众习以为常的连续剪辑,她利用黑白监视器中的画面,进行不连续剪辑,观众明显的感到场景中播放的《Angle Baby》是断裂的,不连续的。

就如同在电影灯光领域,有Practical Light(场景内光源)一样,琳恩拉姆塞在《你从未在此》中使用的是Practical Sound(场景内声源),这样的手法削弱了血腥感,但暴力感却不减反增。

从特写到第二镜头的转换,也让这个场景的悲伤感几乎溢出屏幕,一个一言不发,与现实格格不入的老兵的形象,就在这没有任何对白的场景中构建起来。

这样声音剪辑上的小「心思」在《你从未在此》中无处不在,声场的运用颇为精妙,细碎的声音被放大,仿佛就在耳边的喃喃细语,琳恩·拉姆塞利用声音和画面,抛弃对白的就构建出了无可比拟的诗意。

这是视听语言的胜利,更是天才的「电影感」。

这样的电影感来源于画面的精细与诗意,更来源于整部电影配乐的运用,上述提到的两次营救过程中播放的《Angle Baby》,是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组合Rosie and the Originals演唱。

这几乎也是这个乐队唯一一首被大众所熟知的歌曲,主唱Rosie写下这首歌的歌词的时候仅仅14岁,正是电影中议员女儿的名字,写给的正是年幼的她的初恋。

暴戾的杀戮配上深情的告白,韵味十足。

无独有偶,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杨德昌也曾用过这首配乐,那部电影中的小四和小明,也正是这般年纪。

除却《Angle Baby》这样自带黑胶唱机味儿的古典音乐,电影中由Radiohead吉他手Jonny Greenwood作曲的电影配乐却是现代感十足。

众多配器的使用拔高了影像的质感,加之出色的音效剪辑,《你从未在此》的观感就如同置身琳恩·拉姆塞所构建的空间中,精细的电影感让观众沉溺其中。

这样的电影感让影片故事的触感显得更为细腻,不同于传统的好莱坞电影,琳恩·拉姆塞在《你从未在此》中的闪回也同样颇具心思,「猝不及防」或许是最好的形容词。

闪回片段毫无征兆的被安插在影片中,时长极短,而同样也没有任何解释,只是用相似的匹配剪辑提示我们这个男童就是幼时的Joe。

但就是这样的闪回我们更能体会Joe的悲伤:童年的家庭暴力与自杀倾向,战时第一次手沾鲜血的无力和罪恶…

这样的悲伤经历和人物设定,让人很难不想起马丁·斯科塞斯在1976年的名作《出租车司机》,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越战士兵Travis回到纽约无所事事,选择在午夜开出租车打发时间顺便维持生计,看透了世态炎凉和社会丑恶的他,决定义无反顾的拯救由朱迪·福斯特深陷淫窝的雏妓。

如果说《出租车司机》有着战后美国的时代大背景,是脱胎于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主义的产物;那么《你从未在此》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讲述孤独的人的故事。

故事中的肮脏和罪恶没有暗示和指向,为的是衬托出一个童年不幸、成年孤独、少言寡语的雇佣兵杀手形象,他看遍了世间的丑恶,生死置之事外,失去了一切的他却在弥留之际看到了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不同于古灵精怪的朱迪·福斯特,扮演雏妓的俄罗斯少女叶卡特琳娜·萨姆索诺夫有着清冷、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张脸。

14岁的她在影片中几乎没有台词,空洞的眼神似乎看透一切,却在再次被坏人抓走的一瞬间,大声的喊出了Joe的名字,在那一刻,她就是Joe的Angle Baby。

这样沉默中的爆发让《你从未在此》的细腻贯穿整部影片,与极具实验性、又同时极具诗意的视觉风格一同构建出了完美的电影感,以最轻盈的方式讲述孤独的人的故事,却在90分钟的时间内触发了最为厚重的情感力量。

毫无疑问,这是去年得奖片里最大的遗珠,值得你去一刷。

你从未在此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2017)

又名:独行煞星(港) / 失控救援(台) / 你从未真正停驻 / 身不在场 / A Beautiful Day

上映日期:2017-05-27(戛纳电影节) / 2018-03-09(英国)片长:89分钟

主演:华金·菲尼克斯 叶卡特琳娜·萨姆索诺夫 亚历桑德罗·尼沃拉  

导演:琳恩·拉姆塞 编剧:琳恩·拉姆塞 Lynne Ramsay/乔纳森·埃梅斯 Jonathan Ames

你从未在此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