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个成语叫“抱憾终生”,因为有些“恨”不是那么容易就消除。
极其不喜欢这个结尾,孔令谭/爷爷向 孔德贤 /父亲奔去,站在望父崖德贤,终于迎来了父亲的回头,两代人的心结也中终于揭开,这个结局合理却不合情。
影片中最苦的除了在众人口中的奶奶之外,无疑就是德贤了。
从小无父,与以泪洗面的母亲相依为命,又亲眼目睹了母亲被逼在离婚书上按红手印,甚至死后都无法光明正大葬在祖坟,只能偷偷立个小坟。这些苦无法宣泄,无法诉说,儿时还能通过一双小狼似的眼睛表示抗拒,可是年长之后呢?不能报复,因为这些痛苦的根源都源于亲身父亲,只能深藏胸中,久而久之汇成汹涌暗流,哪里就那么轻易放下?
孔令谭对他说:“我已经70了!”其实德贤应该接一句:“你70了,可我娘坟头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已经不知几回了。”这个女人既是包办婚姻的牺牲品,也是民国很多这类女性的缩影。
最鲜为人知的便是鲁迅的原配朱安。这个医生得不到丈夫喜爱的女子,不仅要赡养婆母,还要打理家务,体贴慈爱地对待鲁迅的妻子许广平及其孩子,最后孤独终老。不过鲁迅还没有做绝,没有与朱安离婚。
张恨水的第一段婚姻也是包办婚姻。文人都有些才子佳人的鸳鸯蝴蝶梦,风花雪夜自是人生乐事, 但徐大毛嘴唇翘、鼻梁塌、身材矮胖,完全走不进张恨水的世界。她一生生了两个孩子,却都是一出生就夭折。她同样也要照顾张恨水的另一位妻子和她的孩子。命运对她有诸多不公,好在张恨水还有良心,不仅赡养她,还在她去世后,让长子去料理后事,葬在自家祖坟。
人比人气死,货比货该扔。相较与鲁迅和张恨水,徐志摩真的是渣到不能再渣的地步了。
徐志摩与张幼仪也是包办的旧式夫,与上两位不同的是,鲁迅从未跟朱安圆房,而张恨水也是迫于母亲要为徐大毛留后的逼迫才与之同房,但徐志摩一边嫌弃张幼仪,一边还与之同房。张幼仪怀有身孕,去德国找徐,而徐正与 林徽因 打得火热,选择与张离婚。不过张幼仪因为家有势力,活生生把自己活成了玛丽苏的女主角。离婚后的张幼仪不仅在其四哥张嘉璈的帮助下,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而且50年代与第二代丈夫在香港结婚,相伴18年,颇为幸福。而徐志摩再1931年就因飞机失事遇难,只能说,天道有轮回。
其实除了这些因为与文人捆绑在一起的旧时代女子广为人知之外,在广东海南一带,这样的女子数不胜数。
岭南人颇有拼搏打斗的精神,因而再民国时期,“下南洋”在广东海南一代颇为盛行。在外打斗的男人固然辛酸,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一部血泪史,但是,那些留守家乡苦苦等待的女人更苦、更可怜。她们不仅承担生活的重责,伺候公婆,养育儿女,而且还要时时担惊受怕,害怕有一天会等来丈夫的遗像和遗物。而那些男人们?
海南有一部地方戏就叫《下南洋》,戏中女主人公琼娘在送走丈夫下南洋之后,艰难地抚养孩子和苦苦等,然后长途跋涉去寻丈夫,却见丈夫已另娶他人。这不是戏剧,而是真实现象。有没有隐情另说,毕竟,在那种时代和环境下,让一个男人为妻子守身如玉也做不到,更何况,传宗接代在南方的观念尤其重。
但是在这种前因下,让人物结局达到相互理解与和解,实在是太过强人所难。
回到影片,所有人都对德贤说,要理解“爹”,理解“爷爷”,但有谁理解过他。他不愿像自己父亲一样做一个抛妻弃子的人,因此他对自己的妻子十分尊重;他不愿自己的儿媳像他母亲一样,一辈子都在无穷无尽地等待,因此他反对儿子辞职。看起来很专制,但他也说,你可以出国,可以走,但是要凭自己的本事考出去。
对于孔令谭/爷爷的态度,有人理解,有人崇拜,也有人怨恨,但唯独德贤不能原谅他,而且也不应该原谅他,他的痛苦在于不能宣泄,因为他目睹了母亲一生的悲剧。他们注定只能做一对血缘关系而没有亲情缘分的父子。
毕竟不是所有的恨都这么容易消除,尤其是面对母亲的孤坟时。

阙里人家(1992)

又名:Descendants of Confucius

上映日期:1992片长:92分钟

主演:朱旭 赵尔康 张文蓉 魏宗万 宁理 耿歌 袁之远 卢问章  

导演:吴贻弓 编剧:矫健/周梅森 Meisen Zhou/于艾平/杨江 Jiang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