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影体验:整个情节是紧凑连贯的,没有让人走神或者不耐烦的时候,这足以体现出导演拍摄纪录片的功力。间或情节是让人感到沉重的,但观看完整部影片还是会有欣慰和舒畅感。正如人生,眼下的沟沟坎坎让人怀疑是否还能迈得过去,但过去了回头再看,荆棘变成了风景,人们依然笃定地抱守着披荆斩棘继续前行的希望。
我对这种历时性的艺术作品或者社科研究没有抵抗力,不管作者的水平如何,这种形式首先让作品具有了时间的厚度,我至少能向作者的执著和坚守致敬。事实证明,导演的才华没有辜负这份厚重。
做了父母,自然在观影地时候会绷着根弦——想从两个主人公和他们的家庭那琢磨出些该怎么培养孩子的经验来。举重若轻,这是最终浮现在我脑海里的4个字。发生在小池和柔柔成长中的很多个片段都让我有种绝望的窒息感,觉得这是多大的挫折啊,这孩子以后还能正常成长吗。比如小池在幼儿园时横行霸道,打人骂人无恶不作,幼儿园其他孩子的家长甚至都想让园长把小池开除;小池上小学学习跟不上,读书吃力到他自己都对自己失去信心;柔柔在幼儿园被排挤被欺负,全班同学都不喜欢她;上了私塾数学学不明白,那种假装不在乎,假装开玩笑的小心思让人看了心疼;十几岁只身一人来到美国,被所谓的之前好友嘲笑着装打扮,后来又连续被三个寄宿家庭赶出来。这些事情我只是再复述一遍都觉得揪心。然而,他们竟然都走出来了。这些经历当然也给他们造成了或大或小的伤害,成为了他们人生的一部分,说到过去他们仍会黯然神伤,但他们都找到了自己人生该走的方向,最终都成长为地落落大方,从容自然,眼神坚定有力的大人。孩子的复原力和成长力是惊人的,他们的复原不是把挫折完全抹去,而是在伤痕处生出更结实的皮肉,再次快乐地投入到他们热爱的人和事中去。这两个孩子的家庭教育观念不同,但都做到了让我钦佩的“接纳”,这种涵量,是以境界、见识和财力为支撑的。
最近一篇亲子文挺火,是关于这部纪录片的姊妹篇电影的。里面有两段话说得特别好:
我不想做“木匠型”的父母,脑子里想好要养出个什么样的孩子,然后照着样图,这边削一点那么磨一点;我想做“园丁型”的父母,给孩子阳光雨露,让她成长为她自己的样子。
因为孩子不管是一棵松柏、一朵玫瑰,还是一枝雏菊,只要他接纳自己,那种舒展的姿态,就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