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的就但看这个电影来讲,首先是要了解这个群体。了解这个群体就要明白异性癖和同性恋是不一样的(显然有一部分观众认为异性癖就是同性恋)。异性癖一般从幼年即懂事起就有性身份认同障碍,青春期心理逆变,持续地感受到自身生物学性别与心理性别之间的矛盾或不协调,强烈要求通过变性手术来改变自身的性解剖结构。总体来说就是想成为女人,而同性恋则是同性相互吸引,虽说有些受比较娘,像女人一样,但是其根本并没有寻求一种自己是女人的认同感。基本的科普一下之,详情度娘(再多了我也不懂了)。

因为是个传记片,我个人觉得评价的基点在于这部电影里的这个人是否对受众造成了积极的影响。剧中主人翁,名叫艾纳,他和他的妻子格尔达都是画家,两位是1926年哥本哈根的前卫艺术家。因为妻子的模特爽约,艾纳应格尔达需求穿上女装做模特,生来便是一个异性癖的艾纳,在身着女装的情况下,内心沉睡的莉莉被唤醒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走上了寻求真自我的荆棘大道,整部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真日记改编。


一般来说,受到当今彩虹运动影响的我们大多会认为这是部反抗与压迫的电影,主要矛盾是社会环境和艾纳/莉莉之间的矛盾。但其实不然,在观影后我觉的,剧中最大的矛盾是莉莉和艾纳的矛盾,即是否要追求自我和应社会之“需”封闭自我的矛盾,那么讨论的核心也就聚焦在莉莉和艾纳的斗争。我就单从人物内心,浅浅的分析一下吧。

用心的去体味一下艾纳/莉莉的故事的话,就不难发现,这么“自私”的去追求真的我的莉莉其实是值得肯定的。剧中莉莉多次拒绝格尔达“见”艾纳的请求,看似残酷但其实是为了两个人的幸福。

如果理解不到艾纳/莉莉的痛的话,就让我们这样来想一想:两位都是新思潮影响下的艺术家(19世纪末政治变革加工业革命造成了20世纪初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孕育而生),因此对未来还是有一定的远见的,暂不说格尔达的接受能力,单单是从夫妻的角度出发,两个人曾是非常相爱的,丽丽觉醒后对格尔达的冲击非常的猛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丈夫变成闺蜜,爱情变成友情,但是又锲而不舍的照顾莉莉/艾纳,这份爱是沉甸甸的。那么就这样被深爱着的莉莉/艾纳就真的是铁石心肠吗?份爱虽然是沉甸甸的,但是这份爱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目的性,盲目是对莉莉/艾纳状况的模糊不清,目的即希望艾纳归来。莉莉/艾纳对格尔达的爱看是很理性的,但不失理性的莉莉/艾纳也极强的受到了感性自我的谴责,在面对格尔达的质问,尝试着找回艾纳无果后黯然神伤,最后只能在无尽自我谴责痛苦中选择成为莉莉。剧末艾纳对格尔达说的那句“我怎么配得到这份爱?”简直是字字滴血。相信大家会理解到,做出这份艰难抉择的莉莉是多么的勇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每个人内心都在挣扎的、拧着的故事,让我觉得非常有警示意义。同时,这个故事也和同性恋群体也有很多重合的部分,比如在某种程度上说,格尔达就是一个“同妻”,而这种悲剧不能继续下去。因此,我觉得丹麦女孩这部电影总体来说是积极的,对观众来说,大家有机会通过这个窗口去看看这个受到来自社会和自我双重压迫的群体。对于这个群体来说,鼓励寻求真自我少走弯路很有引导意义。


最后值得提一下就是,电影的画面很“油”。我一向认为油画用料最实在,厚重的画布,用力的涂抹,感情很真。所以导演故意把电影做的像一幅幅油画一样也是对追实实在在真自我的一个暗示。

丹麦女孩The Danish Girl(2015)

上映日期:2015-09-05(威尼斯电影节) / 2016-01-01(英国)片长:119分钟

主演:埃迪·雷德梅恩 艾丽西亚·维坎德 本·卫肖 塞巴斯蒂安·科赫 

导演:汤姆·霍伯 编剧:露辛达·考克森 Lucinda Coxon/大卫·艾伯豪夫 David Ebershoff

丹麦女孩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