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最后一天,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揭晓,风头正劲的新生代女演员艾丽西亚•维坎德凭《丹麦女孩》一片斩获最佳女配角。按说,在影片中她扮演男主的妻子格尔达,戏份与丈夫不相上下,但偏偏只获得女配角的奖项,难道片中还有比她更重要的“女一号”吗?

没错,“她”就是格尔达的丈夫埃纳尔•韦格纳。去年奥斯卡新晋影帝埃迪•雷德梅恩以颤动的睫毛,娇媚的身姿包揽了此片的男女主角。

这年头演员不好当,在好莱坞要博出位,靠演同性恋、激情戏什么的早就不管用了,能演好弱智、残疾、变态的尚有一线希望,如果舍得一身肉、一张脸,甘愿把自己变丑、变老、甚至变性,那才有看头。在《丹麦女孩》中,埃迪就贡献了从影以来最大尺度的亮相:对镜全裸,藏起男性器官,幻想自己是个女人。穿上了女装的埃迪简直令人惊艳,举手投足间风情万种,和艾丽西亚这样的美女站在一起,竟然也毫不逊色。要知道,他去年演的可是高位截瘫的霍金!这样奋不顾身的努力当然有回报,小雀斑同学为自己又争得了一次奥斯卡影帝的提名。

《丹麦女孩》一片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大卫•艾伯豪夫的同名小说。虽是虚构的作品,却是基于丹麦画家埃纳尔•韦格纳的真实经历——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接受变性手术的人,后来死于器官排异反应。去世时,她48岁,名叫莉莉•艾尔伯。莉莉曾经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本书:《Man Into Woman》(从男人到女人),这本书后来成为大卫•艾伯豪夫创作灵感的来源。在莉莉去世83年之后,2014年丹麦成了全世界第一个不需要医学证明,就可以合法改变性别的欧洲国家,而《丹麦女孩》这部关于跨性别者的电影正是由哥本哈根电影基金会资助拍摄的。

LGBT是近年影视中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分别是“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的英文首字母,其中的“T”即跨性别者(Transgender),是指对自身的内在性别身份认同和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不合的人。埃纳尔就是位跨性别者。

如果还搞不清楚这个概念,可以拿近期另一部大热的LGBT影片《卡罗尔》来对比:《卡》中的两位主角从头到尾很清楚、也很认定自己就是女人,爱的也是女人,她们是同性恋者;而当“丹麦女孩”是埃纳尔的时候,他爱的是妻子格尔达,当她变成莉莉的时候,让她心动的是桑达尔、汉斯这些男人。显然,尽管性别发生了变化,但在性取向上,他始终是个“异性恋”。

同性恋、双性恋、易装癖、跨性别,这些概念在今天已经有了清晰地界定,但在莉莉的年代却意味着一条艰难的身份认同之路。片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未出场人物是埃纳尔的父亲。成年后的埃纳尔一直记得小时候自己穿了祖母的围裙,好友汉斯觉得很可爱,就吻了他一下,结果看到这一幕的父亲盛怒之下把汉斯打出家门。在这个故事中,父亲成为强权和传统伦常的象征,他以暴力对埃纳尔的女性心理进行了压制。事实上,在从男到女的转变中,埃纳尔(莉莉)不仅经历了自我心理和身体的双重找寻,还需要面对周围人际关系以及社会身份的再度构建。当莉莉第一次随格尔达公开亮相,一踏进大厅,无数男人的目光追随而来,压得她几乎抬不起头,这种雄性带有侵略性的注视明显是她所不熟悉的。后来莉莉独自穿着中性服装出门,公园里,两个小混混肆无忌惮地用语言挑逗她,甚至毫无顾忌地追上来动手动脚,这种张狂的攻击在男性社会中被默许,以体现对于女性、以及某些“不像男人、不够男人”的男性的轻视。怎样适应并面对这一切,远比学会化妆、穿高跟鞋走路要困难得多,有时可能比手术带来的肉体之痛更难以令人承受。

相反,以妻子格尔达和舞蹈家好友乌拉为代表的女性却对埃纳尔的行为抱以宽容的态度(男女群体在立场上的对比,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埃纳尔倒向了女性主义的一边)。尽管身为妻子,看着丈夫偷偷出去和别人幽会,目睹他和男人接吻,格尔达也有过挣扎,但是当各种医生认为埃尔达是“内分泌失调、同性恋、精神病、发了疯”的时候,只有她始终站在他的身边。有意思的是,“世界上有地方可以做变性手术”这条重要信息,是由乌拉传递给格尔达,再由后者陪同丈夫一起前往完成,体现出她们对于“性别转换”这件事的认可。100年前,正是“女性解放”旗帜高张的时代,这两位引领风尚的艺术女性内心是何等强大啊!

莉莉的第一次手术成功了,她终于抹除了自己身体上的男性特征,通过生理上的阉割实现了心理上的重生。可她的第二次手术失败了,最终也没能给自己建成一条属于女性的阴道,所以,严格意义上讲,“她”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这样的疑问莉莉已经给出了回答:寻找真正的自我,以生命为代价。

丹麦女孩The Danish Girl(2015)

上映日期:2015-09-05(威尼斯电影节) / 2016-01-01(英国)片长:119分钟

主演:埃迪·雷德梅恩 艾丽西亚·维坎德 本·卫肖 塞巴斯蒂安·科赫 

导演:汤姆·霍伯 编剧:露辛达·考克森 Lucinda Coxon/大卫·艾伯豪夫 David Ebershoff

丹麦女孩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