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国军不是因为战术原因一步步丢掉东北的,这是个系统局,一开始的格局就对国军极其不利。
基本面:
辽沈战役开始之前,整个东北的局面已经对国军非常不利了,国军55万大军虽然占据了从山海关到长春的主要交通线,却只占据了大城市,并没有能力进行建设和管理,反观林彪的早在45年就在苏联未撤出东北时,着手土改,经营和建设东北军,在48年辽沈战役开始之前已经拥兵105万。
国军开进东北以后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四平保卫战),但是时间和东北广阔的战略纵深都站在了国军的对立面。国军在前期的集中力量是林彪在前期不能与之抗衡的,但是国军在全国的战线铺得太广,5个王牌中的2个放到了东北,已无更多力量支援,而依托时间和战略纵深,解放军的后期优势体现出来了。
指挥层面:
国军方面,蒋介石、卫立煌、廖耀湘、杜聿明等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决策系统,这也体现了蒋介石即使对于自己嫡系部队都没有完全的控制力。卫立煌和傅作义打的是一个算盘,就是固守不出,本质是害怕承担责任。
蒋亲自指挥东北战事,思路本来没有错,希望卫立煌打通沈锦线,把主力调到锦州,但是卫立煌没有执行。于是蒋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战略目标和决策纠结的迟疑中,错失了把主力撤出东北的最好时机。
战术层面:
廖耀湘的第九兵团在拿下彰武时候陷入犹疑,两个方案,一按照蒋介石要求,去解锦州之围;二是按照卫立煌的想法退回沈阳,但是他选择了在原地不动,他顾虑颇多,一是担心林彪先不打锦州而是正面和自己的不完备的第九军团(少了4个师)正面打,被完全吃掉,于是赌在他切断了林彪的补给线之后,林彪5天之内拿不下锦州撤军,自己可以趁林彪撤退重重的咬下一口。但实际是,林彪31个小时就拿下了锦州。
赌错了第一把,林彪占领了锦州,蒋默许杜聿明的方案,让廖耀湘佯装攻打锦州,主力撤到营口。但这一路完全没有执行到预期,拿不下黑山,胡家窝棚指挥所被端,这一方案打得举步维艰,最后再想回沈阳,已是大势已去,兵法云“五行不定,输得干净”,廖可谓正中此语。
综合来看,国军输在各个层面,这是一个系统的诟病而不只是某一维度的失误,军力、指挥、战术、士气、时机都落在了下风,所以如果能够复盘看到这个更深层次的局面,对于蒋而言,保留主力撤回关内肯定是一个不算太坏的选择,但是毛没有给蒋这个机会,相比于拿下长春,依托背后的充裕的纵深资源一路南下,拉长补给线打锦州显然是相对风险是更大的,但是毛从一开始就是志在全国,格局不可同日而语。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1991)

又名:大决战第一部:辽沈战役 / Decisive Engagement: The Liaoxi Shenyang Campaign

上映日期:1991(中国大陆)片长:222分钟

主演:古月 苏林 赵恒多 吴志远 孙海英 

导演:李俊 杨光远 编剧:李平分/史超/王军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的影评

禾
禾 • 大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