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以跳跃着年份这点来排布叙事显得直接,但我们只要去想一想这一题材——儿童拐卖——在近年的电影市场上所呈现出来的面貌,阿托姆•伊戈扬在这部《人质》中所展现出来的创造力就非常值得肯定。

陈可辛的《亲爱的》只能被当作一部差片来看待,即便作为一位导演,陈可辛有去拍好电影的诚意。但在《中国合伙人》之后,他早已丧失了一位创作者的素质。刻意地去迎合市场和一味贴近观众的口味,一部煽情过度的电影可以赢得那么多的泪水也就不足为奇。

诚然,《人质》里的故事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而伊戈扬刻意打乱叙事无非是为了故事能够吸引人。它的妙处不会在这个故事,一如我们在影片末尾所看到的,人物的结局都以一种戛然而止的方式终结。这不是一个很有戏剧性的故事,故而伊戈扬放弃了平铺直叙。但他也没有过分地去扰乱叙事的步调,而是在每一个年份都让一些关键动作凸显出来。所以,观赏的趣味会在谜团逐渐揭开之后慢慢消失,自然也就导致了影片结尾必然的平淡。

撇开这一叙事上的伎俩,伊戈扬展现其才华的地方集中体现在对犯罪行为的构想上。开场出现的第一个镜头是背对着观众的男人,旁边屏幕上播放的歌剧演唱作为背景乐直接插入场景中,接着是他转身一级级地步下台阶,作为监控的屏幕逐渐展现在观众面前。首先,作为一位犯罪者,他所监控的是一位拘于屋内的女孩,而女孩在房间内屏幕上所看到的则是自己母亲在酒店工作的场景。所有画面都为这位犯罪者所见,而他的行为则丝毫未曾逃过观众的眼睛。要注意的是,影片在这儿所体现出来的作为一部艺术品的构思非常重要。

电影中还出现过更妙的构想。犯罪者通过一边观察屏幕中母亲的举动,一边让女孩念诵写好的台词,以此获得情感上的体验。这是一次模拟的观影行为:观众在以同样地方式感知影片中的情绪。作为一个心理变态的人,犯罪者的感知已经超出了现实的范畴;作为观众,我们同样只能借由一种虚假的组合来获得情感上的体验。也就是说,真实被击破,虚假凌驾于现实之上。因为影像的不断复制,原本的现实消失不见。这就是鲍德里亚所说的“拟象”。

阿托姆•伊戈扬所想指出的,正如标题“人质”所示,母亲作为女儿的人质,女儿作为犯罪者的人质,而这位犯罪者则成为观众的人质。一种反思的谋略,是将观众置于犯罪的位置,电影作为偷窥的艺术母题再次被点出。

所以,《人质》不是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而已,它更像是对电影本身的一次思索,这点不该被人遗忘。阿托姆•伊戈扬显然不会只是一位导演而已,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与阿巴斯、帕纳西、蔡明亮等站在了一起。

人质The Captive(2014)

又名:拐带风暴(港) / 雪地迷踪(台) / 暗夜皇后 / Queen of the Night

上映日期:2014-05-16(戛纳电影节)片长:112分钟

主演:瑞安·雷诺兹 斯科特·斯比德曼 罗莎里奥·道森 米瑞·伊诺丝 

导演:阿托姆·伊戈扬 编剧:阿托姆·伊戈扬 Atom Egoyan/David Fra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