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几天连着看完没快进,可以说,这绝对是一部诚意之作,值得一看。


首先这部戏里我觉得最厉害的是武打戏和摄影画面的部分,这两方面我个人认为完全是电影水准,且比许多院线电影强了不止一半点。
剧里有几场武打戏让我至今记忆深刻,刘安顺初战额尔赫、刘安顺雪夜九宫格、戴海臣和张端和各自的谢幕一战,场场侧重不同,却都场场精彩妙绝。第一场额尔赫挑战刘安顺,侧重在两人的刚劲力道上。刀和矛所触之处砖石尽碎,长矛扫到顺哥身侧弯曲再回弯,顺哥的辫穗和额尔赫的盔缨皆是飞扬的红色,两人比武间的力道直透荧屏。
第二场顺哥的九宫格是最唯美的一场打戏。红灯白笼,寒刀照雪,武试文斗,锋芒尽展,他果然是和雪最相配的男子。
第三场师父的谢幕,顺哥的独白即是最好的评价。“如鬼如魅,如风如电,刀刀不见血,挡者如落叶”锋刃藏于内侧的刀仿如师父伸长的拳风,墨色的披风飞舞间,尽是传奇。他的谢幕,也代表着那一代英雄的消逝。
第四场和叔的谢幕,比师父更多了几分血性和狠辣。持刀时,他亦化身一柄飞旋匕首,近身者无不被利刃刺伤。空拳时,他又宛若一阵游风,缠斗于众人间,招招迅速不容人细思半刻。他的谢幕亦是一种代表,那一代讲规矩守义气的山匪,那一代壮志豪情敢斗天地的捻军,都已成过去。

在拍摄的构图上很多都采用对称的构图。如师父家里的天井画面,顺哥镖局厅堂画面,以及拍摄时将人物放在画面正中等等。传统的中式风格都讲究一种对称美,最突出的就是与建筑相关的,这部剧里的对称画面就拍的很好,不仅体现出那些中国传统的美感,更有其中蕴含的庄重大气和厚重感,与本剧的“规矩”二字尤其相配。
我很喜欢在山西的部分,顺哥三人自小习武的那座山,冬日里草荒树枯,几处山岩如被风削平,青天白云,鹤鸣一声,苍茫大气自现。无论是开场的赌闷车,还是师妹给顺哥鸣枪送行,或是三人的情感纠葛,这景都是绝对加分。
画面色彩方面,我印象最深的是对红色运用。人物的服装和取景都是自带时代感,可前期有很多地方加入了很纯很正的红色,让画面不显得那么单一,还很抓人眼球。比如大红灯笼、顺哥的辫穗、军装上的红领子、山猫和有些人的红围脖,都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虽然是很有诚意的作品,但没能更好还是因为剧情问题。
剧本的小细节方面做的很考究,但大方面有点问题。
台词方面很不错,没像现在的一些剧,空有旧时候的扮相,嘴上各种现代词往外蹦。镖门里的人物台词我觉得还是比较符合那时候的感觉,小细节上像一些江湖黑话和京味方言夹在其中,也是挺加分的。
剧情可以给分成三方面,山西方面的师父、师妹、希平,北京方面的杜载山等镖门、佟哈等自家人、贾克木等官府,还有匪道方面的山猫、路瑶婷。刘安顺就是贯通了这几个部分的人,看的出来剧本开的方向挺大的,但因为剧情编排上的问题,后期并没有展现出那种时代动荡的大气感,反而让人看了觉得绑手绑脚。两个时代的交替、一个行业的消亡,“镖门”二字开的如此恢弘大气,怎么后期剧本反倒刻薄小气。

山西方面的剧情就是很通俗的民国剧情,师父待他如子,师妹师弟背叛他,最后师弟黑化,没什么惊喜也没什么过错。
与镖门相生相克的匪道,也挺吸引人的。首先是山猫和和叔的搭配怎么看怎么配,明明不是好人,却让人怎么也讨厌不起来。最后和叔为救山猫中枪死去,山猫又为了不爱自己的路瑶婷甘愿赴死,两段戏都很感人。再者,路宗山与师父一样是一代英雄传奇,讲规矩讲情义的土匪比兵痞硬气多了。
北京方面应该就是我觉得的问题所在了。刚开始顺哥来北京打拼的时候蛮好看的,像极了北漂的奋斗史,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莫名其妙了。
看得出来是想通过几个典型人物来诉说那个大时代,以小见大的方法,战长沙用的就很精彩,可镖门后期有点玩砸了,小人物的故事说全了,大时代的气氛却一点也没出来。王爷和郡主的戏份就刚刚好,每一次出现,他们的命运就发生一次变化,寥寥几面就都交代清楚了。
佟哈、额尔赫、秀兰、贾克木的戏份就太多了。前三个人从开头一直贯穿到最后,看前期的感觉是,这几个以后肯定能变成顺哥的后备军。可真看到后期却是,顺哥的戏份像消失了一样少,反倒这三个人没完没了的出现,而且各种家长里短。
把贾克木一直作为反派的设定我觉得也没必要,前期刁难一下还行,后期每次都是他来找事,就让人有点腻了,尤其最后他还是个莫名其妙就疯了的结局,更让观众觉得莫名其妙。那个动荡的大时代下,每个人都是浮萍,都只能顺着时代的脚步走而已。不要刻意塑造一个反派,转而写成每个人在动荡中不得已的变化,我认为会更好。

如此硬气的打戏和摄影,如果剧本能更精进的话,绝对就无可挑剔了。还是有点可惜了,这样的诚意之作,看的人却寥寥。

镖门(2014)

又名:我叫刘安顺 / The Great Protector

主演:霍建华 贾青 李健 王庆祥 倪大红 康凯 党浩予 刘一含  

导演:韩晓军 编剧:徐皓峰 Haofeng Xu/曹逸鸣 Yiming Cao

镖门的影评

De
De • 道德
张楠
张楠 • 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