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先看的书,然后再看的电影。
当时看书的时候感动得几度落泪。后来才知道还拍了电影,并且获得了奥斯卡某一项奖。
本来想再看一遍书的(好书看多少遍都不过分!)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决定看一下电影,再回忆一遍情节,更何况影片还获奖了,也值得一看。
电影由一个电话,来自阿辛汗的电话开始,回到了1978年。
镜头回到1978年的一场斗风筝比赛,两个男孩,其中一个很明显是塌鼻梁的拉扎哈男孩。他们的对话台词和原著一样。
当哈桑照常去帮阿米尔追风筝的时候,说了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我立马掉出了眼泪。
如果没有看过原著,直接看电影,恐怕不能理解我为什么要哭。
回想起原著中描述的那些情感,阿米尔的内心活动,以及在整个小说看完知道了前后经过的时候,这句话一定是最打动人心的。
由于时间问题,要在两个小时的电影里表述一部小说中所有的细节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这部影片还是很大程度的遵守了原著。但是因为不能够完全按照原著来展开,略去了很多细节和内心活动。因此,片中表达的情感不那么明显,甚至让人觉得突兀,不能理解。
比如原小说中,哈桑是个兔唇男孩,有一年哈桑生日,阿米尔的爸爸送给哈桑的礼物其实不是风筝,而是一个医生,为哈桑做了手术,把兔唇给治好了。
再比如,在阿米尔找到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之后,阿米尔在宾馆睡着了,索拉博不见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原著中应该是说索拉博去了巴米扬大佛。但是片中不是。(我猜想是不是因为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已经被塔利班完全炸毁了,所以没法取景?)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和原著存在差异。
但是最最关键的,我认为电影不应该舍去的,应该是当阿米尔要带索拉博去美国,办理移民手续遇到问题时,想要索拉博暂时回去孤儿院,但是索拉博害怕回去,割脉自杀这一段。因为这一段直接导致了后来索拉博即使到了美国,也不愿意和他们亲近,很孤僻。不过电影中也没有很明显的表现出索拉博不愿意融入“美国新家庭“。
说了半天,好像是原著和电影的对比分析,哈哈。
电影最后,阿米尔为索拉博去追风筝的时候,说了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至此,完成了一次救赎。
电影的音乐很赞,貌似获得的奥斯卡奖项就是配乐(记不太清了)。

ps:开头讲到70年代阿富汗,看街上的人的打扮,好像女的也没有遮块布只剩眼睛呀,那时候多开放。

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2007)

又名:追风筝的孩子(港/台)

上映日期:2007-10(芝加哥电影节) / 2008-01-11(美国)片长:128分钟

主演:赫立德·阿卜杜拉 阿托莎·利奥妮 肖恩·托布 

导演:马克·福斯特 编剧:戴维·贝尼奥夫 David Benioff/卡勒德·胡赛尼 Khaled Hosseini

追风筝的人的影评

执念
执念 • 忠诚
张志明
张志明 •
Icey
Icey • Jus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