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里奇与大卫芬奇,皆是擅长以后现代的叙事技巧讲述离奇荒诞的黑色故事的高手。芬奇以那部惊世骇俗的《搏击俱乐部》成功在世纪末为后现代电影树立了一座难以逾越的标杆,无数的后现代能手好比昆汀塔伦蒂诺、汤姆提克威或是丹尼博伊尔也都没能再奉献出一部能与之比肩的作品,倒是之前只有一部七十分钟黑白实验电影《跟踪》的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记忆碎片》和梦魇老头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成为了少有的几部实力可与《搏击俱乐部》相抗衡的影片。但当诺兰渐渐向主流靠拢,林奇打算退休之时,《搏击俱乐部》却因时间的积淀而焕发出更加浓厚的魅力,影迷在为之疯狂时也对新的神作抱有一丝渴望,而盖里奇的回归可谓增大了这种渴望实现的可能性。
盖里奇作为标准的后现代能手,在《两杆大烟枪》与《偷拐抢骗》的癫乐狂欢后,便因与麦当娜的恋情而陷入了昏昏沉沉的创作状态中,所以,当2005年他的黑色犯罪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转轮手枪》上映时,无数的影迷争先恐后的希望一睹里奇崛起的风采,但当首轮展映结束后,影迷发现,之前复杂风趣的黑色故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哭笑不得的心理剖析式的纠结情节,并因有关人格分裂的故事而与《搏击俱乐部》展开了联系与讨论,在下也是如此,在此阐述一下一家之见。
其实,《搏击俱乐部》的视角对准的是整个社会的存在状态,借用一个小人物的心理病变所引发的疯狂行为折射出整个社会在世纪末的焦虑与狂躁。爱德华诺顿与布拉德皮特共同构成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共存的典型现代人,这种对双重人格的双面剖析黑色而充满趣味性,且大卫芬奇以自己所擅长的充满悬念的牵引式讲述方式来表述情节,使得《搏击俱乐部》无论是在观赏性与思想性上皆为上乘佳作,且芬奇电影所惯有的暗黑冷硬感也让整部电影有了一种酷酷的范儿,再加上两位演技派型男对角色的准确把握,使得本片几乎没有任何质量上的硬伤。同时,芬奇更是采用了与观众互动的影像技巧,存在于诺顿头脑中的皮特在全片中曾以一帧的画面多次出现,象征着诺顿潜伏人格的觉醒与内心的骚动,而皮特正式出场参与叙事后,竟然也有喜欢在放映卡通时加上一帧的色情画面的嗜好,且在本片结尾真的出现了一帧画面的男性生殖器。这种在电影创作上耍花式的周密设置不仅使观众牢牢的盯住银幕,也加大加深了电影的信息承载与多角度的思想延伸,使电影本身更加值得咀嚼回味。
而盖里奇向黑色犯罪喜剧回归的这部《转轮手枪》虽然也是探讨人格分裂(从某种意义上本片的潜伏人格已经比《搏击俱乐部》更加复杂,由双重人格变为了三重人格),但故事的焦点却仅仅聚焦在黑帮混混的帮派斗争,这虽然符合盖里奇所擅长的故事题材,但与《搏击俱乐部》对社会反省的高度相比,本片的立意有些渺小。本片开头有着与盖里奇以往经典作品一样的格局:多样的人物,多样的线索,摇滚式的镜头语言,但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会发现,盖里奇已经不太在意这些了,他已经对讲述单纯的复杂诙谐的犯罪故事暂时失去了兴趣,这对他本人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他把观众舍弃的太突然,观众还未能接受他的这种转变。而且乐于展现纯粹的情节形式美的盖里奇显然没有长期浸泡在心理惊悚题材中的大卫芬奇那样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依然酷炫的镜头透露的是希望对人物心理呈现不足这点的弥补,其实选择本身就没有多少演技可言的杰森斯坦森来挑大梁本身就是个错误。大卫芬奇通过一层层情感上与影片基调相符的人物行为与思维走向以及各种充满隐喻的暗场精致的将故事推向高潮,而盖里奇却依然用善于让影片表面光鲜的MV式高速摄影来表现深刻的影片内在,对于细节的把握也因快速的镜头切换而显得混乱粗糙,结果便是在影片单纯铺展情节的前半部分显得如鱼得水,而在往深处发掘的后半部分变得难以招架,让观众与创作者在对影片的理解与驾驭上皆十分吃力,这在电影后半段急转直下的那种强加式的疑团解读上体现得十分明显,大段大段看似精确高深实则不知所谓的人物内心独白与纠结行为好似强行要让观众明白电影本身的意图,这种缺乏过度的电影节奏会让观赏者十分难受。
可以说,《转轮手枪》其实有着一个与《搏击俱乐部》同样精彩的故事,盖里奇也如大卫芬奇般依旧才华横溢,只是里奇过于急促的探索与为了保险而对之前创作风格的过分保留导致了《转轮手枪》低了个档次,好在盖里奇之后在两者之间取得了平衡,无论是自己所擅长题材的《摇滚黑帮》还是主流商业大作《大侦探福尔摩斯》皆拍出了新奇的个人风格与趣味依旧的欢乐色彩。



转轮手枪Revolver(2005)

又名:玩命左轮(台) / 左轮手枪 / 转轮规则

上映日期:2005-09-22片长:115分钟

主演:杰森·斯坦森 雷·利奥塔 维森特·帕斯托雷 安德雷·本杰明  

导演:盖·里奇 编剧:Guy Ritchie/Luc Besson

转轮手枪的影评

TZ
TZ • 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