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格调比较老的电影,电影的剪辑技术的相对落后使电影的连贯衔接受到一定的影响,每个情节段落中会有黑色镜头为做好衔接。影片的主题很丰富,女性主义的真谛,生活的真知,婚姻的真实面目和最终的归途,对生命的思考。很喜欢奶茶的演绎,没有华丽的语言和夸张的演技,甚至一举一动还略显羞涩。
十字架是影片的一个重要意象,它代表了仁慈、博爱,也代表了对世事的隐忍和放开。影片中,客家族女诗人杜潘芳格的母亲,总是随身带着十字架,每当被生活压得喘不上气,每当为醉酒麻痹自己的丈夫失望的时候,每当想要摆脱生命束缚时,她都会仰望天空拿着十字架默默祈祷,默默放下内心羁绊,重新出发。杜潘芳格自己在面对丈夫外遇的痛心时,她没有让愤怒冲昏头脑,她选择向十字架上的耶稣忏悔,忏悔自己在婚姻里的失败与过错,她也祈祷,祈祷与丈夫的婚姻在彼此重新认识后再生。听到这些,影片的女主角夏碧荷似乎也不再迷茫,她无法接手丈夫的偷腥行为,但她也意识到两人婚姻的问题所在,但她并没有立刻做出选择。她想过打掉孩子,但对于杜潘芳格经历的了解,让她学会隐忍,她在最后一刻明白,“他是活的,他是一条生命”,并决定独自一人生下他,并养育他。
对于夏碧荷而言,母亲这个词,酸涩而痛苦的回忆——夏碧荷的母亲是一个智障,因为跛脚的工人父亲和脑筋不正常的母亲,碧荷在学校受尽了歧视。同学们嫉妒她考一百分,说她作弊,拿不出证据,就说她有那样的父母,怎么可能聪明到可以拿一百分。她也随之痛恨父母,但事实是,她的父母也是一百分,他们给她的爱,并不比任何其他父母少,甚至更加倾其所有。影片中,杜潘芳格的角色设定,更像是碧荷的第二个母亲,她在诗歌中放空自己、放下世俗,但在生活中,她积极乐观、向往真实。她引导碧荷走出了婚姻突变的纠葛,为她的幸福而喜悦,为她的悲伤而忧愁,像一个母亲一样为她担忧。
影片的部分情节处理很飘忽,例如,为了显示女诗人杜潘的诗歌《纸人》,即将临盆的碧荷闯入了正在做法事的寺庙。看到被扔进炉火中的纸人,伴随着诗人“在这纸人充塞的世界,只有我一个人是清醒的,我在寻找,寻找和我相同的灵魂。”的闽南语诗歌吟诵,碧荷仿佛在炉火中看见纸人的脸渐变成了逝去母亲呆滞而又鲜活的脸。现实与回忆交织,她最终晕倒在地上。碧荷对于母亲,是思念的,对于母爱,则是急切渴望的,她并不如表面上的坚强冷酷,她也渴望得到无微不至的母爱,不管它是否来自智障的母亲,至少那是一种不会被智商、被世俗局限和减弱来自原始生命的关爱。
回忆对于碧荷来说是黑暗的,苦涩的童年经历,年少时母亲的突然离世,心里无法抹去的伤痛,以及后来对于现实生活的负面影响。她总是在回避,她害怕伤害:她不敢要孩子,她怕孩子遗传自己的母亲;她不想接受有过外遇但悔改的丈夫,她害怕再次被背叛。但是回忆又教会了她,一切都是前行的,人不可能通过逃避去面对生活,现实总是有足够的强大去击败回忆的疮痍,让阳光照入每个人的灵魂。
影片的结尾,碧荷是重生的。她虽然没有与丈夫复合,虽然她需要一个人抚养孩子(丈夫只是偶尔出现,提供孩子抚养用品)。但是她活出自己人生的真谛,她明白了隐忍的内涵,明白了作为一个母亲的真实含义。她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也完成自己对于孩子的答复,她想要给她所有的爱,想要给生活真实的一面。隐忍而坚强的诠释属于自己生命的美丽诗歌。
影片是陈旧的,拍摄技术不是一流的,配乐也很单调,镜头色彩也没有现今电影的高清与绚烂。但影片的情节与剧情的波折,让我真正了解了一个母亲的真谛,什么是十字架里的母亲?为什么她要住在十字架里?母亲的爱,根源更深,润物细无声。有别于父爱的时有时无或是维持不久,亦如没有绿叶和花朵的枯枝。如果你可以静下心,认真观看,你会在结尾看到,一个不再为生活所焦躁、不安、恐惧的自己,你会看见冉冉日光下的含笑花,迎风散发自己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