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法国文化中心看了La Vraie Vie Est Ailleurs(生活在别处).
是我喜欢的公路片类型.嗯,其实还是觉得应该给公路片这个电影类别换个名字,在美国,公路发达,连接各州,公路旅行的文化从凯鲁雅克的垮掉一代就早已开始,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所以诞生了公路片.那么在欧洲,铁路才是连接各个国家和城市的重要枢纽,所以是不是应该改名叫欧洲火车电影,比如我喜欢的??呵呵.再发想一下,如果到亚洲,越南,柬埔寨等是摩托车的天堂,当然还有三轮人力车,所以有我喜欢的<三轮车夫>,<恋恋三季>.
那么中国有什么呢?...
算了,还是继续说<生活在别处>吧.
查了一下,这部电影是由瑞士导演Frédéric Choffat在2006年拍摄的.
影片从日内瓦火车站开始.一个要去马赛做报告的女人,做了四年的科学试验,却只有15分钟的演讲时间. 一个要去柏林看老婆和孩子的男人.一个要去那不勒斯生活的姑娘.他们都没有姓名,没有来历,只是同时出现在日内瓦火车站,并踏上各自的旅途.由此开始的短暂旅途,遇到的人,经过的事,究竟是真实的生活,还是我们渴望从真实生活中的逃离?
要去马赛做科学报告的女人,对面坐了一个身份来历不明的男子,没有火车票,没有信用卡,女人为了终止列车员和他的争论,为他付了车票钱.又带无处落脚的他回到自己的酒店.他睡在外间的沙发,而她是那样的局促,因为另外一个陌生人,她听到自己刷牙的声响都是那样不安.有些心疼,她竟是如此孤独,四年独自的试验,少与人接触,封闭在自己的世界,这个陌生人的闯入让她兴奋并且不安.于是有争吵,于是有和解.
要去柏林看老婆和孩子的男人,睡过了头,错过了站,得不到爱人的原谅,在空无一人的火车站遇到了一个女子,依然是身份来历不明.她活泼,自由的像棵野草,甚至有些神经质.女孩儿在车站唱的那首民谣如此动听,空无一人的车站,昏暗的灯光,通过喇叭传出的歌声,婉转动人.男人终于看到站在对面月台的她.两人同时奔向彼此,却被地下通道的门相隔在两边,他们透过门缝说话,头紧紧挨在一起,女孩儿说这是拿波里的民歌,男人说那我们一起去拿波里吧.他们在黑夜里奔跑,为躲避车站管理员逃进一间仓库.那一刻,世界只剩他们两个人,他们开始做爱.
那个要去那不勒斯生活的姑娘,住进了只有她一个人的火车包厢,和她的猫咪.那节车厢的列车员是个上了年纪,漫不经心的男人,有些琐碎,有些滑稽.因为有规定,单身女人不能单独住一个包厢,而姑娘又拒绝和另外一家人住在一起,于是老头便自己搬进姑娘的包厢.老头絮叨着列车员的生活和对意大利的看法,引起了姑娘的反感,争吵,然后在一首歌中彼此谅解.黑暗中,姑娘睡着了,老头喝着咖啡守护着她.

影片的结尾,男人在女科学家演讲后持久的掌声中微笑着离开会场,消失在马赛的人群中.
第二个故事中的男女赤裸的在清晨醒来,女人亲吻熟睡的他,告别.除了他在地上捡起的一颗女人掉下的荔枝,了无痕迹.
第三个故事中,姑娘到了那不勒斯,下车的时候把朋友送她的瑞士纪念品送给了列车员,并像一个女儿一样轻轻的亲了父亲的脸颊.出了车站,微笑地站在阳光里.
看,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生活还在继续,但是我想,还是有一些改变了.第一个她终于摆脱了孤独,打开了心扉,第二个他终于能够及时地说出爱和抓住爱,尽管是那么转瞬即逝,第三个她开始学着放下所有的担心和包袱,自由地生活.
那么,真实的生活究竟在哪里?
就像看完电影后我和Steve争论的,究竟是火车上的那短暂经历,实还是下了火车各自投入茫茫人海之后,究竟那一段才是真实的生活?
也许没有答案.
或许就像昆得拉说的,真实的生活永远在别处,触碰不到.
但也许Steve是对的,旅途中的经历是超脱现实的,是特定时间空间下虚幻的美好.也许这也是我不能停下脚步的原因.而我竟然在行走中对于真实或者虚幻,已经分辨不清,旅行对我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真实的生活呢?

真实人生在别处La Vraie vie est ailleurs(2006)

上映日期:2007-08-23片长:84分钟

主演:Sandra Amodio Vincent Bonillo  

导演:Frédéric Choffat 编剧:Frédéric Choffat/Julie Gilb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