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獨立音樂場地Hidden Agenda在早前舉行音樂會期間被警方查牌,不禁讓關心獨立音樂的人聯想到這是否「政治打壓」。事實上在香港玩音樂畢竟要先有錢,先是負擔那高昂的租金,其次是要預備惹上官非。(曾有天台band show的觀眾因莫須有被指是阻差辦工),今天的香港依然有種夾band是「飛仔」的看法。政府又沒有大的資助,民間的活動也屢受打壓。有些樂隊幸運的玩上三、四年便解散,有些樂隊像曇花一現,然後又消失。留下的,是依然死守在堅持的人。留下的,是有粉絲有市場的音樂人。玩音樂到底是夢想的開始還是終結?相信這個答案要音樂人自己答了。

導演麥海珊也許能答這個問題,她是前獨立樂隊AMK的成員,現在是獨立電影的導演。正值第三十六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大會安排了她的新作《在浮城的角落唱首歌》作為世界首映。這部電影由三個獨立音樂人,三個不同的故事訴說他們對土地的情感、回憶和喜怒哀樂。導演在紀錄片開場之先,先說明她作為一個導演是提供線索,提供資料。作為一個紀錄片的觀眾,筆者認為紀錄片的出現就是為了說明一種現象,或者是一個地方背後有什麼意義,紀錄片不應有太強的傾向性,傾向性應該是留給觀眾作深層的思考。

導演以獨立音樂人為故事的主軸,難免是基於她本人對音樂的難捨難離,也難怪片尾曲用上了自己的作品《月華說》。基本上是導演對自己音樂生命的「死不斷氣」,也可以看到她一直在關心獨立音樂在香港的生存與生活。作為一個獨立音樂的聽眾,AMK並不是我的年代,但聽AMK長大的音樂人卻是我杯茶。可見導演無論是做音樂還是做電影,她的影響力是很強大的。她在分享會提到為什麼要選到這三個組合,分別是MY LITTLE AIRPORT、THE PANCAKES和迷你噪音作拍攝的對象,原因是有些樂隊並不願意上鏡。在片中也看到導演並不只把焦點放在僅僅的組合身上,她在希望在與觀眾共嗚的背後談及香港的價值,土地的消逝與自身文化價值。

特別留意到導演用到「活動影像」的概念進行紀錄片的拍攝,這真的使筆者聯想到正在移動中的事物。像一開始和影片的末段就用到了超八攝影機拍攝,那些的鏡頭是很平靜的,有海面、山、大廈和島嶼等等,沒有一句對白,只有粗糙的畫面質感。沒有浮誇,只有平和。或者用超八菲林的目的是突出「浮城」的意念,關於「浮城」的概念最早是出現在西西的《浮城誌異》,當中寫到「在很多很多年之前,城忽爾升到半空去了,上面是飄渺的雲層,下面是洶湧的大海,城既不上升,也不下沉。」筆者猜想在麥海珊的眼中的香港與紀錄片的受訪者都是活在對環境的無力感中。看著事物的消失,看著自己的生活並不如想像中的開心,畢竟我們總是要學會妥協,學會給自己一個出口,學會盡量做好這時候的自己。
林阿P: Rm1210與牛頭角的故事

轉眼間聽了MY LITTLE AIPORT已經有七年時間,從最初的《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再到最新的一張碟《香港是個大商場》,筆者看到MY LITTLE AIRPORT的轉變,從開頭沒有的諷刺時政到今天幾乎是社運人的最愛。導演用到林阿P在工廈的故事引伸到活化工廈政策,再到音樂場地結業再重開,再談到現時工廈的租金。林阿P只是工廈藝術家的其中一員,他辭了工作,專心辦好維港唱片,縱使工作室要搬完又搬,從最初的陌生再到他如何融入一個社區,導演都一一把他的看法記下來。例如他會到那裡吃飯,買東西,甚至談到對社區的看法。暫時在香港有三個工廈藝術區,牛頭角相對是有很多樂隊進駐。這樣的好處是增加了藝術家與藝術家的溝通,萬事總有照應。

導演在這一個段落用到大量的文字作資料,提到活化工廈政策的由來,目前的成效,如何影響著目前租用的藝術家。政府提出活化工廈的政策並沒有完全的讓藝術界受惠,反而因為業主要將整幢大廈賣出而要搬遷。MY LITTLE AIRPORT的新歌《RM 1210》就是講到這個「一年之約」。林阿P認為工廈給他空間創作,甚至把它當成是自己的家。在影片進行的期間,穿插的是資料性的東西,導演在這節不但只訪問林阿P,還訪問了工廈藝術家關注組,也有記錄了幾隊樂隊的租金是如何在短短的幾年暴升。可見,麥海珊的焦點並不在於音樂的本身,音樂只是點綴,而真正的是音樂背後所面對的問題。在林阿P的這段還有剪輯到FALSE ARLAM 解散前的最後一夜,導演用到照片的方式把三小時的演唱會濃縮成三分鐘,這裡看得出導演在處理上是有心思的。

在三個故事裡工廈的故事是狠狠地把政府的政策刮了一大巴,同時也展示了目前的香港正受著「地產霸權」的影響,不只是一間一間老店的消去,而是整個香港的文化在被那些品牌,大地產商進一步的侵蝕。就連藝術的創作也被干預,特別是談到hidden agenda的一段甚有共鳴。一個藝術場地不獲主流的認可,連番予特權階級巡查與打壓,場地搬了一次又一次,租金又不斷地上升,但同時讓我們看到他們的堅持。明知這是掙不了多少錢,但他們仍為「夢想」燃燒,包括林阿P也是。自由身的藝術工作者有一份一身輕的感覺,不必受職場老闆的面色,可以自行決定何時工作,何時休息。這些的藝術工作者放下了對生活的擔憂,而是在有限的資源裡尋找快樂。從一個小房間裡走一條「看得見曙光的路」。

The Pancakes:關於童年,你還記得什麼?
關於童年,你記得多少?The pancakes是DEJAY的一人樂隊,導演說到這套紀錄片中的故事是由獨立音樂人所選擇的。而DEJAY選的是石蔭邨,在影片中她指手畫腳向觀眾描繪那些因城市發展而消息的風景線。訴說她的童年生活,愛多少個明星,令人發笑。筆者不算是與DEJAY同一個時代成長,但談到成長的記憶或多或少有類似的地方。特別是記得小時候跟父母上茶樓時,不知道為何茶樓前總會有報紙檔,在那時候我總會選《黃巴士》或者是《兒童快報》,看《黃巴士》的時候,大約是小學一、二年級,當時是謝立文與麥家碧的年代,麥兜就是在那時出世的。當時上茶樓,並不像現在,現在身邊的人都拿著手機傳短信,玩遊戲,從前到現在唯一沒有變的是仍看到閱報的人。時代早已不同了,今天的資訊垂手可得,以前只能靠收音機,電視與報章雜誌。Dejay講到她每到茶樓的時候都會買十多本不同的雜誌,當時的她迷上了很多的男明星。包括蔣志光,鄭伊健等等。那時候的雜誌成為了她成長與音樂路上的記憶,有趣的是今天的她依照迷戀很多明星,每每是看電視劇所以喜歡的。

平日有留意DEJAY的社交網絡,認為她與她的歌一樣都是可愛的,想不到在紀錄片中的她也是害羞的。特別是導演要她選一個具代表性的地方唱歌,她唱了兩句又怕別人看到。真是可愛極了。除了Dejay的參與外,導演在社交網絡上的「關注石蔭邨群組」也徵集了些舊邨民的回憶。

屋邨的長走廊是他們重要的記憶,那些鐵製的圍欄記下了當日他們「不怕痛,不怕死」的精神。令人發笑的是以前的屋邨准許在叫賣,Dejay有次聽到買「粥」,以為有「粥」賣,誰知是「竹」。這群現在是三十多,四十歲的人,這是他們難得的成長印記。記得有個邨民的回憶是這樣的,「以前放學總愛喝紅豆涼粉,吃炸魚球,但今天好像再沒有看到過了。」筆者想這不只是他們的記憶,就連我這個八十後也感覺社會改變了不少。以前放學見到的街頭小販早已買少見少。有時當我看到有手推車賣的小食時,我總是忍不住手買來吃。那才是真正的香港風味,面對政府的打壓,眼前事物的消退,現在回想起過去的事都會會心微笑。

導演似乎在這紀錄片增加了公眾的參與性,用到網民的留言與意見加插在片中,增加了受訪者的可信性與提供了更多的集體回憶。在影片裡觀眾會感受到導演的用心,她訪問DEJAY前七訪石蔭邨,為的是感受一個地方,一個社區的鄰里關係。其中有個鏡頭挺深刻的是兩個婆婆互相打招呼,在今日各家自掃門前雪的香港,這是難得一見的溫馨。似乎我們都忘了關心的重要性,對待有些事愈覺得必然。感覺上麥海珊專注的是尋找土地與人的關係,紀錄身邊所發生的小事情。

迷你噪音:廣場的意義,是對公共空間的思考
來到「土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份,也是心情最沉重的一部份。談到廣場,每年民間都有組織自發在六月三日與四日在「自由戰士」下獻花,重組二十多年前發生的事。段落的開頭,用到了很大的篇幅提到「自由戰士」的由來,在九十年代的市政局為了淡化市民對雕塑的印象,把它正命為「翱翔的法國人」。

說來慚愧,每每到文化中心時沒有了解過它的歷史意義,它所代表的是民主,自由與人權。「自由戰士」雖然是折翼,但它留下來的是叫我們堅定不移爭取自身權力的決心。這座雕塑坐立在一座廣場中,導演開始問及了廣場給予市民什麼的意義。大部份受訪者表示廣場是一個可以做什麼都可以的地方,奈何今日的香港並不是完全的「自由」,公園裡不容許市民睡在草地。而這個廣場所賦予的意義是人民可以不需申請就可以辦任何的活動。這就是公共空間所給予我們的思考。


導演拍下了一些在「自由戰士廣場」所舉辦的活動,例如是活化廳重組當年京師學生的救人行動,拍下了文藝界為聲援艾未未的活動,拍下了迷你噪音在這裡的歌聲。這使我有另一番的思考,有些人說在香港搞這個東西沒有意思,要搞倒不如到北京去。於是有人的聲音是指參與活動的人並不了解當時的北京。在今日的香港,當日參與活動的人步入中年,再沒有昔日的一腔熱血,甚至是為了祖國的利益而淡忘一些事,變得世故,變得善忘,變得冷漠,變得否定自我。事隔二十多年,每個人都有安慰自己的方法,有些人學會了順從,有些人學會了變臉,有些人在背後沉默。然而,有些人如迷你噪音,他們盡自己的專長默默為發生過的事作紀念,為的是叫自己與受眾喚起良心,不要忘記。

無可否認,這部份是動人的。畢竟,藝術本身未必正式反映政治,但政治卻會出現在藝術當中。導演用到先前拍下的素材剪輯這一段,給人的感覺是有連貫性與目的性。我想起昂山素姬講過的一句話:「也許你不會想政治,但政治會想你。」今日的香港,慶幸還有這樣的導演有心做這樣的工作,最重要是讓受眾反省。

《在浮城的角落唱首歌》,是一部關心香港的人必須看的一部。不是為了裡面的獨立歌手,不是看明星,而是每一個故事裡總會有所得著,有所共嗚,似在提醒我們香港仍然很美,只是在乎我們用什麼角度去看城市,看社區與我們的關係。特別今日的香港在地產霸權的操縱下,我們作為一份子應該要捍衛香港留下的文化,可能是一間老店,可能是一個公共空間,可能是你的成長記憶,更要捍衛我們曾經相信過的東西,愛自己身在的地方。

在浮城的角落唱首歌(2012)

又名:On The Edge of A Floating City, We Sing

片长:120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麦海珊 

在浮城的角落唱首歌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