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家的评论全都集中在影片中对于智能计算机的设定上,好多人还分析各种逻辑问题。其实对于人工智能的观点不是这个电影的精彩之处,看这个电影我们要看他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手法的运用。



最后一分钟营救模式其实说白了就是平行蒙太奇,交替剪辑两个场景,营造悬念和紧张感。

印象中最后一分钟营救应该是很泛滥的一个手法,但是让我一下说都有什么案例还真想不起来。现在脑海中能想到的有《盗梦空间》《罗拉快跑》《鹰眼》《柯南剧场版战栗的乐章》。就这么多了。。其实好多电影都有的,真是想不到太多了。

最后一分钟营救模式我认为可以看做两个因素构成,一个我叫做时间方,一个是营救方。

时间方是用来标明时间的,相对于营救方一般是是客观的,不可控的。而营救方就是个能动体,他的目标就是和时间方赛跑,比如说有一个正在倒计时的炸弹,同时有个拆弹专家在拆弹,或者有主人公正在逃离炸弹所在的建筑。那么拆弹专家,或者逃离即将爆炸的炸弹的人就是营救方,倒计时的炸弹就是时间方。镜头在两方间交替剪辑,从而营造出紧张感。



近几年中最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就是盗梦了,这个电影通过多层梦境这个设定很完美的将多个最后一分钟营救叠加在一起,这真的是从前电影所没有的,也是盗梦的一大创新。

但是盗梦模式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多层梦境这个设置简直是为最后一分钟营救量身定做的!

一般而言时间方只有一个,但是在盗梦中有多个时间方,也就同时有多个最后一分钟营救。

举个例子,第一层梦境中那个慢慢掉落的汽车就是时间方,第二层梦中掉落的电梯也是时间方。每层梦相对于下一层都是时间方,而每层梦相对于上一层又都是营救方!多么巧妙的设定!!



今天就专门说一下《鹰眼》和《战栗的乐章》



这两个电影不谋而合的利用了音乐作为时间方。《鹰眼》剧情设定的是:音乐会有炸弹,炸弹的引爆方式是声音引爆,一个小女孩的笛子如果吹出那个音调炸弹就会爆炸。

整个正在进行的音乐会就是时间方,营救方就是主人公,他的任务就是打断音乐会。

个人认为《鹰眼》在最后一分钟营救上做的十分成功,因为用声音作为时间方更能制造紧张感。

以往在拍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时候,镜头会不断在时间方和营救方之间切换,从而标定事件的推进。而在《鹰眼》中,因为时间方是音乐,所以理论上可以不用将镜头切换到时间方,只用背景音乐就可以不断推动紧张情绪!而且相信大多数观众也听不出音调,所以就算告诉你哪个音可以引爆炸弹观众也无法在音乐中听出那个音,所以相对以往炸弹上倒计时的数字而言,《鹰眼》中的音乐是完全未知的时间方!观众不知道时间方的时间进行到哪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时间会走完,这种未知的恐怖是十分虐心的。而且紧张的场面配上古典音乐,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我个人的想法。

在《鹰眼》中导演并没有这样用,他不断将镜头切换给演奏的乐队,每个演奏者专注的面部,指挥陶醉的表情,加上镜头又总是扫过乐谱,伴随着音乐的进行,乐谱上每个被演奏出来的音符都做了发光特效。从而把观众听不懂的音乐变得可视化。关键在于那个可以引爆炸弹的音符,导演也用发光特效标出来了。。。这样观众就可以看到音乐进行的速度,甚至可以看到什么时候会到那个引发爆炸的音符。

我个人认为其实导演大可不必,因为这样做,整个音乐作为时间方来说就变得可视的,可知的。这和从前炸弹倒计时的数字就没有多少区别了。

但是也许是我太纸上谈兵了,因为《鹰眼》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效果真的是非常好,最后时刻的紧张感和压迫感给人窒息的感觉。

《战栗的乐章》和《鹰眼》一样,都用了同样的用音乐作为时间方的设定,只是《战栗》对于紧张感得营造上不如《鹰眼》做的好。个人认为是《战栗》里爆炸太多了,在最后一分钟营救前就先炸了好多次,观众都习惯了,加上最后时间方的结束还不是高潮,所以给人印象不深,再有就是柯南等人无关与最后一分钟营救的交代过多,使得时间的紧迫感变得并不强烈了。

鹰眼Eagle Eye(2008)

又名:鹰眼追击(港)

上映日期:2008-09-26(美国) / 2008-10-09(德国)片长:118分钟

主演:希亚·拉博夫 罗莎里奥·道森 米歇尔·莫纳汉 比利·鲍伯·松 

导演:D·J·卡卢索 编剧:约翰·格伦 John Glenn/特拉维斯·赖特 Travis Wright/希拉里·塞茨 Hillary Seitz/丹·麦克德莫特 Dan McDermott

鹰眼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