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的时候,觉得舞女从头到尾乃至梳子,都是心里理想对象的化身;而川岛始终与舞女若即若离,更让这个舞女增添了精神意义上的美感。
我从来都不奢求这个舞女能够在人间出现,可是偏偏有个人叫山口百惠,她做到了这一点。

影片开始的半分钟——年仅十四岁的山口百惠把舞女的年轻、可爱、稳重和羞涩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半分钟值五颗星。
随着旅途的进行,舞女的形象逐渐完善,但始终控制在她给人的第一印象中;这些元素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更何况现在有人兼而有所有。

影片和小说都不长。但侧重点各有不同,电影的主题在于“舞女”,小说的主题在于“我”。
舞女的社会背景和阶级身份被屡次强调,并且在最后,连共同逛街一晚上这样小小的要求都没能实现,一切只是因为她的身份。原作里川端孤儿身份带来的隔绝感这时变换形式重新加诸于舞女身上——你只是个戏子,不能跟学生相并肩。
舞女承担了所有的美好与所有的可爱,也同时承担了所有的委屈和所有的孤独。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要像大和抚子一般,学会稳重,学会察言观色;一个女孩子,享受不到自己的假期,也无权享受自己的爱情。

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有着这么两个含义——一是舞女的表情,痛苦包含着冷漠,还有深深的绝望与失望。这是爱情造成的,也是那个骚扰着她的男人——莫若说是流氓造成的。她是个戏子,就只能接受这种逆来顺受的结局。而她爱情和青春的悲剧,也都来自这戏子的身份。

“下层劳动妇女的悲哀”?这个题目过于蛋疼,但确实有其意义。记得高中时讨论过一个问题“刘兰芝是不是劳动妇女”,尚无定论;舞女不是劳动的,但绝对是下层的和悲哀的。

伊豆的舞女伊豆の踊子(1974)

又名:伊豆舞女 / The Izu Dancer

上映日期:1974-12-28(日本)片长:82分钟

主演:山口百惠 三浦友和 一之宫敦子 佐藤友美 

导演:西河克己 编剧:若杉光夫

伊豆的舞女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