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8 15:00:12 人人网日志
这是很久前看过的电影了,当时看它的理由已经忘记,只是有些很残念的事情还记得。譬如在快乐的情窦初开中隐隐作痛的哀伤,还有最后那一把小木梳。
这似乎是日本人很喜欢的趣味,就像他们最爱的樱花,在极绚烂的绽放后迅速凋落;也像传说中的荆棘鸟,一生只叫一次,然后就挂在荆棘上风化成肉干。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海岛,所以人对于死亡便选择一种达观的态度。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是不是日本人,但在台湾似乎并没有普遍产生这样的趣味,或许可以作为一个深入思考的反证。
其实在中国传统的故事里也有这样情节。譬如人人都熟悉的《梁祝》、牛郎织女,还有比较近世的《西厢记》、《红楼梦》,都是有由喜转悲的情节。当然《梁祝》到最后是算在大悲的低尾给了个回还——虽然有人说这回环倒是让那种悲情更深刻了,《西厢记》则干脆把结局改了大团圆,这都是中国人向往美好的愿望。(往早了推,这种愿望可以推到《孔雀东南飞》里焦仲卿为刘兰芝殉情之后的“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但不可否认的,那赚人眼泪的情节往往是戏场里最叫好,最叫座的。如果一个故事没有如前述的转折而只有大团圆,大概文笔再好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这一点在今天的偶像剧里也是一样的原理。)
此外,很多好的交响乐或者曲子都喜欢在高潮之后急转直下,或干脆留白,让听众在缓慢或无声中回味和怀念,因而产生一种美的享受。这都是人内心对于“失去”这种隐隐的痛感的怀念。只是日本人明目张胆地欣赏这种趣味并用极喜的绚烂把这种美感发挥到极致罢了,虽然也因此有人骂它变态。
不知道多少年前的一期《漫友》上讲《毒伯爵该隐》,有一句大意是“最大的悲剧不是好人死翘翘坏人还活得好好,而是一个好人费劲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要得到幸福了,他却带着优雅的微笑死掉了”。这或许是前面所讲的美感的另一种体现。当人在大喜大悲中审美疲劳了之后,往往这种混杂着淡淡的忧伤的悲剧就成为必须的选择了。从某个角度看,这种“淡淡忧伤”的悲剧是比“大喜转大悲”更有悲剧的,因为连“大喜”也失掉了。然而其美感产生的原理却还是一样。然而在失掉“大喜”的同时如何表达“大悲”,就需要作者掌握技巧和方寸了。钱锺书在《读拉奥孔》所提到的“怀孕的静默”,似乎是一种很契合的方式。毕竟淡淡的忧伤是讲不出来的话,似乎也只有用不讲出来的话才能讲出了。
民国九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于大度山

伊豆的舞女伊豆の踊子(1974)

又名:伊豆舞女 / The Izu Dancer

上映日期:1974-12-28(日本)片长:82分钟

主演:山口百惠 三浦友和 一之宫敦子 佐藤友美 

导演:西河克己 编剧:若杉光夫

伊豆的舞女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