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戛纳电影节官方公布了今年主竞赛单元评委。
和去年一样,一位华人评委名列其中。不过又和去年不同。这位华人评委的出现并没有在新闻和八卦里掀起多少浪花。
这是他时隔二十年后第二次去戛纳电影节了,但新闻中的他没有太多篇幅,甚至在机场一个人办理值机手续。
比起去年官方宣布第七十届戛纳评委“范冰冰”后,网络上铺天盖地地追问“为什么?”“凭什么?”
今年,当大家得知是张震的时候,纷纷表示合乎情理之中。
有趣的是。单从各大电影节的获奖情况来看,张震好像并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成绩。
彼时的范冰冰已经是四次提名两次获奖的国际A类电影节影后了(获奖分别是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贝壳奖,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也是中国第三位获得两次A类电影节影后的女演员(其它两位是巩俐和张曼玉)。
而此时的张震只有四次柏林电影节,四次金马奖,三次金像奖的提名而已。
可是从来没有人问过,张震他凭什么?
因为自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开启了张震的电影生涯后,他的演技,他的敬业,他的一切我们都有目共睹。
坊间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 张震拍《赤壁》,为演孙权他熟读三国;拍《建党伟业》他又把民国史熟记于心;拍《深海寻人》,他考到了PADI潜水执照;拍《吴清源》,他的围棋已能压制专业三段;《一代宗师》杀青,他拿了全国八极拳冠军;《聂隐娘》拍完,他学会了近身剑术……”
这其中自然带有一定的夸张成分,张震本人听到也回复过一句“太夸张了!”。
但是用美妙来形容这些影片中他如鱼得水的表演却丝毫谈不上夸张。
准确地融入故事与角色,离不开浸入式的学习。“得体”的赞誉无法映衬其中的付出,但却是最得体的形容。
张震的起点很高,他的父亲张国柱本身就是一位名演员。14岁那年,杨德昌在筹拍《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时,缺一个男主角。听说朋友张国柱家里有一位和影片中“小四”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就说过来试一试。谁能想到,这一试,瞬间把张震推向了影史的高处。
可起点高并不是一件好事。作为一个星二代,不跳出父辈的影响范围,就得一辈子活在别人的光环下。被人介绍时永远都得是,这是谁谁谁的儿子。
处女作太过耀眼,未来交不出好的作品,往后被人提起又会被扣上“昙花一现”“江郎才尽”的帽子。
好在张震天生就是这块料,也愿意琢磨。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对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十四岁小孩来说拍的不容易。杨德昌在片场也是一如既往地暴躁,据说动不动就会骂出五个字来(具体哪五个字,小壹替大家和谐了嘻嘻),甚至直接大喊:“张震,出来,我们两个到外面单挑吧!”。
在山东被杀的那场戏来临前,张震被杨德昌叫到放道具的仓库里臭骂了一顿,然后又让他在黑暗中待了半个小时才放出来继续拍戏。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张震感受小四的心境,忘掉自己。
少年张震挺听话,虽说当年的他也不懂什么演戏的理论,但是在导演带给他的指导与“折磨”中,慢慢就把小四当成了自己。
到了全片的高潮,杀死小明那场戏拍摄时,张震已经不太能分清电影和现实了,他一度非常难过,以为杨静怡(小明的饰演者)真的被自己杀死了,开始大哭。据说拍摄现场的机器都停止了,他的哭声还久久没有停歇。
14岁的少年,本来暑假和伙伴打打闹闹就过去了,当初接下这部戏,张震本来是图个新鲜。
但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拍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后,张震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从一个喜欢说说笑笑打篮球的阳关少年变得沉默,压抑,开始思考更多。
张震的父亲看到以后,也有些心疼儿子,他说“如果当年我儿子拍的是朱延平(给不熟悉这个名字的胖友们科普一下,《旋风小子》《笑林小子》都是出自他手)的电影,一定跟现在不一样。”
对于多数人来说,他们会让自己的出现,自己的演绎去改变一部作品。而张震却是那少数人,他被电影而改变。
站在即将到来的不惑之年时,张震回望自己的“童年阴影”,他说:“通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让我发现,自己对于电影还是有很多期待与梦想的。我还有很多热情可以去释放,所以选择继续在这条路上走。”
之后的他,源源不断地得到大导们的赏识。
与王家卫合作了《春光乍泄》、《2046》、《爱神》、《一代宗师》,与李安合作了《卧虎藏龙》,与侯孝贤合作了《刺客聂隐娘》《最好的时光》,和陈凯歌合作了《道士下山》,和田壮壮合作了《吴清源》,和金基德合作了《呼吸》……
但要说,真正带给他第二次改变的人,还是王家卫。
在王家卫的电影里,张震的角色总是最气质复杂又迷人的一个。
《春光乍泄》里的年轻气盛性向模糊的小张,在黎耀辉和何宝荣的感情闹到不可开交的时候,进入了他们的生活。
他对声音敏感,总能听出电话里黎耀辉的心情好坏,在异国他乡,他从身边的人身上汲取温暖,却又与所有人遥不可及。
《春光乍泄》
《一代宗师》里的一线天,是八极拳传人,也是军统特务。刚刚完成暗杀任务的他与宫二在火车上相遇。
在日军的搜查中,面不改色地躲过一劫。人人自危的时代,作为一代宗师,他不求江湖上扬名,“活”出了武林中的“里子”。
《一代宗师》
起初,喜欢张震的人总是不满王家卫把他的戏一剪没。他们去声讨,王家卫给出了一句简短又有力的回答:“张震是一把好刀,得藏。”
好刀难得,更难的是,其中磨练的过程。
我们熟悉的墨镜王是一个拍戏从来没有剧本的“重度拖延症”患者,有时候给张震扔一盘音乐磁带就意思给他讲戏了。这让年轻的张震时常摸不着头脑。
28岁的张震去上《康熙来了》。当时他刚和巩俐拍完王家卫的短片《爱神之手》,嚼着口香糖,一副痞痞的样子,和蔡康永,小S扯开尺度地聊这部戏里的拍摄细节和自己的心路历程。
他坦言,在拍《爱神之手》前,自己已经做好了转行的准备。张震觉得,做演员没有固定收入,拍戏也幸苦,特别是遇上一个特立独行的导演,还得揣测他的意思。
感受一下男神不正经的样子
拍《爱神之手》的时候,张震是和巩皇搭戏,还是情欲戏。
他不仅要脱光裤子站在巩俐面前,任由巩皇“挑逗”,还得和巩皇配合,通过“手”来发展俩人的情欲关系。
王家卫为了让他们俩磨合,电影开拍前就安排俩人单独吃顿饭。但这顿饭并没有增进俩人感情,反倒是让巩皇陷入了尴尬,因为张震有些不知所措,压根不怎么说话。
直到戏拍起来的时候,巩俐通过自己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演技,带动着张震才一起找到了演戏的层次感,也找到了他戏中流失已久的“表演欲”。
如今的张震,不会再去想着转行,任何戏在他手里也已经是游刃有余了。
《刺客聂隐娘》里刚愎暴戾的节度使田季安,《绣春刀》里雄踞一方霸气无敌的锦衣卫沈炼,《呼吸》里生无可恋的死囚张真……
在采访中,被问到做演员的心得,他说:“男演员需要知道自己的变化在哪儿才能进步。很多都是与年纪有关的,每个年纪演的不一样。”
幸运的是,他太清楚自己每一次的变化了,才把演艺道路的每一步都走得如此漂亮。
至于拿不拿奖,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拿到奖一定是实至名归,拿不到奖自然有无数人会替他感到不值。这就够了。
在第五十二届金马奖开始前,张震为金马奖拍了一部叫做《谢谢爱电影的你》的宣传小短片。
短片中的他重回二十四年前,《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拍摄的地方。眼前的一切在回忆和影片中交相辉映,末了,张震在黑板上写下“谢谢爱电影的你。——小四”。
这不正是我们想对他说的话吗?小四,谢谢爱电影的你。
在乐坛,有一位被高晓松这样评价的艺人:这种艺术家,虽然他与主流格格不入,但是所有人都喜欢他,所有人都守护他,因为守护他就是守护理想和纯洁。 他是朴树。
而在影坛,张震的身影也配得上这样的赞誉。
因为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太多浮华的影视圈之外珍贵的东西,我们想守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