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找电影的时候选了“温情”这一个分类,看到了熟悉的画面—豆瓣fm里听到过无数遍的专辑封面,虽然标了红心,但因为觉得歌隐隐的有些恐怖总会下一曲,终于因为睡到傍晚的午觉而产生的无聊点开了。因为被分在了“温情”里,因此心境一直都是轻松的,以为是像莫格利之类的狼孩电影一样,动物帮人类养了一个孩子,又送回给他们的故事。
然而因为起初心境的愉悦,最后的悲哀也更加深刻。这不是我想象的温情故事,是一个血肉模糊找自己的故事。
整个电影的画面非常简单,用线条粗粝地勾勒出北极狂野的景象,鲜明色块的拼接,画面美得十分有冲击力。白色浮冰上是一对北极熊夫妇,享受过短暂欢乐之后被狼群追赶,可能也是因为如此母熊刚刚诞下的小熊夭折了,画面的另一边是荒野中简朴但温暖的一间小木屋,一位妈妈给孩子唱着摇篮曲,等待丈夫劳作回家。丈夫归来,因纽特人一边防备着野生的邻居,一边崇拜着熊的力量,给孩子取名为“小熊”。而有时候名字即命运。
失去孩子的母熊几乎丧失了生活的热情,公熊无能为力夺来了人类的孩子,母熊在乌鸦的劝导下接受了这个孩子,而人类夫妇痛失孩子,不断寻找。此时出现第一个分歧,山神。妈妈建议爸爸向山神求助,而爸爸认为这是传统而已,并不会有实质的作用。熊夫妇这边,抚养孩子的任务完全落在了母熊的肩上,熊爸爸再也没有出现过,而是呆在浮冰上。也是从这里开始,我想电影想要表现的远比环境保护要多的多。
熊孩子跟着熊妈妈茁壮成长,直到人类爸爸杀死了熊妈妈,而孩子被爸爸带回了家中。孩子与熊和乌鸦的对话在人类听来只是野蛮无意义的嘶吼,不认识火的孩子根本无法融入人类生活。为了让孩子熟悉人类社会的父母带着孩子回到了城市,此时我才知道他们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城市里的居民用惊异的眼光迎接孩子和他的父母,告诉他们应该回到现代生活,放弃古老的狩猎。这对夫妇何尝不是他们眼里的“熊”?
受到捕熊游戏刺激的熊孩子想起熊妈妈灵魂的启示跑向山神所在的深山中,在这里我真的快要吓尿了,跟灵异故事不同,此类精怪故事总能使我回想起儿时听来的故事,感受彼时的恐惧,当山神不断变幻亦正亦邪不带有任何温情而展现出掌控一切的力量时,熊孩子接受了挑战并“天助自助者”的完成了挑战。找到了儿时的伙伴变成了一只真正的熊。而赶来的人类爸爸刺伤了儿子,儿子化回了原形。即便如此,孩子回家后并没有被父亲的威严和母亲的温柔感化变成一个真正的人类孩子,母亲做出了非常伟大的决定,她说服了有过这个想法的人类爸爸,让孩子自己选择了成为谁。
很多人看到熊妈妈被刺死的时候哭了,最让我难过的却是在这里,熊孩子看着前来寻找自己的伙伴,又回头看着父母,踌躇犹豫,直到看见在门口的父母关上了木屋的门,他终于跳入海中,幻化为真的熊,和小伙伴一起开始了熊的人生。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显然是鱼最为低端,然后是熊→生活在荒野中人类→城市人类,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想做的角色,这些角色可能互相不理解,而在自然的怀抱中,没有孰轻孰重,彼此平等,人类没有比熊更高端。就像妈妈给了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忍住巨大的痛苦,孩子选择了他成长的方式,而不是出生的方式,呼应了他“小熊”的名字。变化永远伴着阵痛,撕裂从前的自己永远也伴随着流血和哀嚎。
我想电影要说的不仅是简单的环境保护,从保留了原始生活习惯的因纽特人入手,探讨人类在自然中角色的定位,动物两性的差异。我想电影是借鉴了因纽特神话的,乌鸦是个智慧的预言者的形象,是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媒介,山神是自然崇拜的表现,是人和动物共同敬畏的存在。做自己值得赞扬,只是看完电影后母亲的失落和人类的渺小感,配上原始苍凉的吟唱让我更加难以入眠。

想做熊的孩子Drengen der ville gøre det umulige(2002)

又名:男孩变成熊 / 熊孩子 / The Boy Who Wanted to Be a Bear / L' Enfant qui voulait être un ours

上映日期:2002-12-18(法国) / 2003-02-07(丹麦) / 2003-09-30(巴斯特儿童电影节)片长:75分钟

主演:西瑟·巴比特·科努德森 利斯贝特·达尔 Malene Vil 

导演:贾尼克·哈斯楚 编剧:Bent Haller/Michel Fessler

想做熊的孩子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