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用三段式倒叙的手法回顾了饶平如老先生的一生,其中与母亲的回忆牵出了关于作者的童年与参军的经历,这为之后第三段右派斗争的故事情结与晚年对生命的感悟埋下了伏笔,同时影片在第一段点明了“天下安危在女人,家庭盛衰在母亲”,这为第三段右派斗争中,作为母亲的美棠对家庭付出的形象起了铺垫作用——同为母亲的杨元珈、毛美棠正如中国传统女性的一个缩影。
其次,第一段通过描写饶平如经历了两场战争——内战与抗日战争,从而引出一位老兵对生命的感悟——“我希望人间能充满爱,世界就会更加美好”,这是对第一层次“爱”的感悟。
第二段,影片通过讲述平如与美棠,从新婚到经历22年的分离,引出了平如老人对爱情与婚姻本质的感悟。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正像平如老人提到的:“年轻的时候,男孩子风度翩翩,风流倜傥,女孩子花容月貌,沉鱼落雁,爱是很容易产生的。但是一见钟情要终生眷恋,我们中华民族对爱情与婚姻的观点就是四个字:白头偕老。这是人类的天性”.....但是,爱要经得起考验。与其说,苦难考验了他们的爱,不如说,苦难考验了人性。影片中,在孩子们回忆母亲的片段里,可以看到美棠即使在那么困难的时候,她仍然在唱歌,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平如则一边劳教一边背英语单词,除了对苦难的隐忍,我想,人的伟大还在于精神世界的强大...
如果说第一段的核心是引出对生灵之爱的感悟,那么第二段是对夫妻之爱更深层次的领悟。正如他们的婚姻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后,平如老人谈到的这句话:“夫妻就像同命鸟,同甘共苦过,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夫妻”。可以说,他们戏剧化的经历点明了,何为陪伴。其次,则是老人对幸福本质更深入的理解——“幸福的反义词,不是痛苦,幸福的反义词是灾难...眼耳鼻舌身意给人带来的是快感,这不是幸福,真正的幸福在痛苦中也会体会到。”
第三段在临近结尾的地方,配了平如老人的特写镜头与70年前美棠点绛唇的再造场景,解说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与项脊轩志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用影像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平静与动荡,时间的意味深长....
经历是痛苦的,但是到了晚年,作者仍要拿起笔画下他的一生,这是整个影片落幕前的一个高潮,是故事情绪本质的大转变,我们看到一个生命体,一个垂暮的生命体,从再一次经历苦难,到再一次站起来,一次又一次地战胜苦难,这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永远与生命抗争的本能的力量,是在巨大的苦难面前,人之为人的尊严与生命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对平如老人而言,冲破了生命弧光的他,再一次看到,生活终究是美好的,即使是最坏的遭遇,也是一种礼物(life is beautiful, even the bad is beautiful.),正是因为那段经历,让平如老人看清了生活的本质,看清了幸福的本质,看清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人生需要的东西何其少,一点点就可以生活,在过去那是奢侈。但是人是最重要的。”
所以,到了片尾,爱升华到了对生活与对生命的热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仅次一次的一生。时间正在流逝,所有流逝了的不可能再重写了,不可能再重写了的这一个故事,就是我们这一生的故事。如此一份礼物,以何不记念,以何不书写?以何不感恩那个与你相伴一生的人,谁知道还会不会有来世?这正是一种对生命最谦卑的感恩。
让我最感动的是爷爷最后笑着说道:“这一辈子夫妻没有做好,如果有来世,我希望有一个来世,再做一次夫妻,再好好地重新地做一次。”
所以,纵观影片,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塑造了一个立体、丰富的人物形象。我们看到了爱、看到了亲情、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人性中最美最真的那一面。
谢谢饶爷爷与美棠奶奶带给我们的这一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