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芬战争”观影录》

“苏芬战争”,也称为冬季战争、苏芬冬季战争、苏芬冬战,于1939年11月30日爆发,也就是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三个月。当时苏联军队入侵芬兰,同时苏联于同年12月14日应芬兰要求被国联开除,斯大林希望在1939年结束战斗,但由于芬兰的抵抗,直到1940年3月才签署停战协定,芬兰将10%的国土割让给苏联。
小小芬兰,抵抗苏军,且造成苏联红军的重大牺牲!
与苏联相比,芬兰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在军事实力方面都是一个小国。其总人口只有440余万,常备陆军只有3.2万。
但芬兰军队当时经过动员,人数增加到12.7万人,可十分缺少反坦克炮和弹药油料,全军只有反坦克炮约100余门,枪弹仅够2个月、炮弹仅够3个星期作战之用。空军同样不足,仅有轰炸机30架,战斗机56架,侦察机59架。
tu1

战争开始了,第一阶段从1939年11月30日开始至1940年1月31日结束,历时62天。
1939年11月30日,苏联红军在苏芬边界全线4个地区发起进攻。经过激战,苏联红军除在战线北端达成预定目的外,在其他地区均遭惨败,被迫停止进攻,重新调整部署,增调兵力,准备再次进攻。
可笑的是,在拉多加湖东北地区,苏联红军2个师大部被歼,被迫转入防御。在边界中段,苏联红军2个师被歼,余皆退守。
劣势的芬兰军队却挫败了苏联红军优势兵力的进攻,创造了以劣胜优的光辉战例,迫使苏联红军重新谪兵遣将,调整部署,再次组织进攻。
最终,到1940年3月5日,芬兰军队已濒于兵员枯竭、弹尽粮绝、外援无望的险境。1940年3月12日莫斯科和平协定,芬兰丧失了卡累利阿,包括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芬兰10%的耕地,1/5的工业产值。22万2千居民,占芬兰总人口12%的人丧失了家园被遣送,只有极少量人口选择留下加入苏联籍。
苏联红军虽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它为这个胜利付出了惨重代价,苏联为发动这场战争也受到了国际谴责。因此,当时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的华西列夫斯基将军后来承认:“芬兰战争是我们的一大耻辱,它败坏了我军在国内外的形象,许多事情都需要作出交待。”
tu2

究竟当时芬兰军队是一种什么状态呢?而正处于二战初期的苏军又是如何呢?
好奇之心,驱使我调取一系列能找到的反应当时情境的影片来做个“苏芬战争”观影录。
tu4

第一部:《普通士兵(又名,无名士兵)》(1985)
---无名战士 Tuntematon sotilas (1985)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Q0MDg4NDg0.html

tu5

影片改编自芬兰作家Väinö Linna(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芬兰作家之一)的同名战争小说,这本著作已经是第二次搬上银幕了。故事来源于Linna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军中做步兵的亲身经历,当时从芬兰各地招募年轻人组成冲锋排,正面对抗苏联军队的侵略。片中的很多人物都以军队中的真人为原型。影片配乐用的是西贝柳斯的《芬兰颂》,有史诗的感觉。
tu1、2、6

同名电影还有1955年的一个黑白版本。
tu--1955版黑白海报

三十年后再次被搬上了银幕,新版对于战争、人物的描写比55年版更生动、准确,被喻为芬兰有史以来最好的战争电影,接近它的也只有89年的《冬季战争》。
当然,囿于作者本身经历而铺开的故事,重点是着眼于士兵与基层连队,偏重小人物,对于战争大局以及更多世界观的问题,就不显得宏大了!

本片描述了一个新兵连队组建、投入序列、战斗直至撤退的故事。
当时,芬兰于1939年10月下旬进行了全国总动员,并在卡累利阿地峡疏散居民,坚壁清野。到战争开始时,芬兰陆军扩充到12.7万人,编5个军,9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和一些独立的边防部队。另有预备役人员30万,后备役“民卫军”10万以及妇女服务队10万。
片中芬兰军队,时时可见当时德军的影子啊,无论是军服还军事素养。同时,从本片来看,芬兰边境地区人民的文化取向,毫无疑问和我们看见的不少苏联影片中的俄罗斯族有热点啊。
tu7、8、9、10

其实苏联想侵占芬兰,也是充满了古老的理由。
原来,芬兰在1808年被兴起于欧洲东部的沙皇俄国所征服,成为俄国的属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作为俄国的对立面一直鼓励芬兰要求独立的斗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芬兰政府立即于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但由于德国战败,德国扶持的黑森亲王弗里德里希·卡尔没有能成为芬兰国王,但德国和芬兰的关系一直很紧密。
且,独立以后,芬兰与西方各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接受了它们的军事援助。1935~1938年,英国向芬兰提供了价值2.11亿芬兰马克的武器装备;德国为芬兰空军援建了广泛的机场网; 英、德两国的军事教官一直帮助芬兰培训军官;在西方专家的支援下,芬兰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了以曼纳海姆的名字命名的坚固防线。


片中展现了森林、沼泽、大雪中,处处抵抗、处处防御、处处较量的经历,确实是一个基层士兵的视角。而苏军被描写为力量强大,个人脆弱的武装。

苏芬战争发生在绵延近1500公里的苏芬边界的芬兰一侧。这里的地形、交通、气候都不同于中欧平原,是一个易守、难攻,有利于芬兰军队轻装小部队作战,而不利于苏联红军重装大部队行动的特殊战场。
本片重点描述了芬兰军队的一个连队,而他们也是常常以小队的形式分头行动,每个小队配属重机枪和若干自动武器,反观苏军,片中出现二次队列行军被几乎全歼的战斗描述。其中冬季林间开阔地的那个苏军排,完全成了自动武器的靶子,被全灭了!
这就是苏军缺乏战斗经验,有能力的指挥员之前被大批内部清洗的恶果!1939年初,当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大将就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时,军区许多师级指挥员都是一些年轻的大尉,许多有实战经验的军官在1937~1938 年的大清洗中遭到镇压。
tu11、12

赫鲁晓夫曾作过一个超级自大的描述,他说:“只要我们把嗓门稍微提高一些,芬兰人就会服从。如再不行的话,我们可以放一枪,芬兰人就会举手投降。我们就是这样想的。”苏联当局正是根据这种估计拟订了对芬作战计划和进行对芬战争准备的。
是啊,这句话,真的很符合苏联的特性。

本片是个小视角,片长3小时多,战斗场面占一大半,非常写实主义,某些场景,还采用镜头跑动随拍的方法,有种纪录片的感觉!

无名战士Tuntematon sotilas(1985)

又名:The Unknown Soldie / 普通士兵

上映日期:1985-12-06片长:195分钟

主演:Risto Tuorila 皮尔卡-佩卡·彼得柳斯 Paav 

导演:尼默尔·贝里 编剧:Veikko Aalton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