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个梦,醒来就去豆瓣看了一下《我唾弃你的坟墓》的影评。随便翻了翻,发现标题很出彩。想当初只是趋于对禁片的好奇,便从《下水道的美人鱼》这样恶心的环保片里跳出来,去看了那部电影。有一个瓣友说,新版的跟七几年的相比,完全是为了残忍而残忍。我没有看过老版的,没有对比性。对于这部电影,百度百科了解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后,心理承受力已经不太乐观,所以我一直是快进快进看完的,想来也没必要去看第二遍。或许是入戏太深,过于关注故事里面的人物,却没有关注到事情发展的合理性,电影毕竟是电影,小说也是作家笔下意淫出来的。很多瓣友在分析电影情节的不合理,我倒是觉得没有必要,看电影何必较真。其中有一个瓣友说:这部电影前半部分是现实社会,后半部分是理想人生。这句话让我很是感慨。也有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是女性励志大片,这个观点即回到了现实社会。现实社会中,女性一直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很多人跟我争论现在家庭工作上女权主义占主导。我想说,也该公平一点了,封建社会早就过去,而且如今你们口中的女权,只不过是女性自强自立的表现。而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还是女性。她们没有办法完全跟男人匹敌,毕竟先天的生理结构就注定了,女人处于一个柔弱需要男人保护的社会里。还记得一个朋友曾痛心疾首的跟我说:“女孩子是应该被保护的,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卖,强奸,杀害。”就算你自诩为女汉子,也无法否认这种内心的恐惧。所以该部电影的女主在遭受这一人性最大的耻辱之后,选择了残忍地复仇。很多人看的很开心,因为一旦在现实生活中真的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除了歇斯底里,根本没有女主那样的高智商能给出伤害过她的人那么完美的死亡方法。所以我很认同“后半部分是理想人生”这句话。在电影里,女主角做了很多人现实中恨到咬牙切齿也不敢做的事。

相比于老版的,加入了“警察”这一正面角色,很多瓣友吐槽翻拍没有新意,但是却给我在人性上一个很大的反思。连你最相信的人都不能相信了,这或许是摧毁这个社会公信力和让女主完全崩溃沦为复仇女神的最后一根稻草。倘若生命里只剩下绝望,你连活下去的勇气都丢了,给你机会可以重新开始的话,你是否还会还会随意的相信,是否会反思,是否还会对人性有一丝的怜悯?由此想到中国zf,高官贪腐好色成性,人民群众早就不相信了,这真是莫大的悲哀。由此想到那些失踪的女大学生,我不能说每个人的智商都是用来思考的,很多人完全用理想主义的世界观来面对真实的世界,从而不去顾虑可能隐藏在身后的危险。所以对于那些时而玩笑说自己有被迫害妄想症的同学,我倒觉得没什么不好的。
对于那些犯下涛天罪行的人,定然是会被这个社会唾弃的。其中还有一个大的亮点就是——一个傻子MATTHEW。他是不想伤害女主的,虽然自己在精神上有障碍,但大体上还是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最后,迫于同伴的威胁恐吓,他还是做了自己最不情愿做的事情。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这个社会的缩影——一些小众群体在面对压迫时候的态度。有人感慨,这个社会怎么了?女下属被上司调戏不敢吱声,明知道这样不公平却不会反驳,自己真的不喜欢做的事情却还是选择默默忍受下来了。由此想到,作为社会里有着态度却不敢发声的人,或者知道自己发出的声音太小无济于事便默默忍受直到东窗事发使得自己深陷道德唾弃时才恍然觉悟的人,就是这个傻子的原型。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最后的最后,傻子一直向女主道歉,但是一句对不起不是就能换来别人的没关系。你犯下的错,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以为女主角会杀了他,但是到最后,高潮来了,他并没有被杀害,这又成了这部电影的一个大亮点。女主角在受到如此残忍的虐待后,居然萌发了怜悯之心。虽然知道他一直都无意伤害自己,可毕竟他最后还是妥协了不是吗?这一大手笔又是电影对人性尚存诠释的一个大逆转。这也就是为什么发生一件事后,无论一开始是谁对,我们总会把方向倒向受害者一方一样,从而忽略他的懦弱。所有的弱者总是让人更愿意同情他,并宽容他。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相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只是你要用心,用眼睛,用脑子去感受。

我唾弃你的坟墓I Spit on Your Grave(2010)

上映日期:2010-05-01(美国)片长:107分钟

主演:莎拉·巴特勒 杰夫·布兰森 安德鲁·霍华德 丹尼尔·弗兰泽兹 

导演:史蒂文·R·蒙若尔 编剧:Adam Rockoff/梅尔·扎奇 Meir Zarchi

我唾弃你的坟墓的影评

问
问 • 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