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最剧烈的痛苦也许不在于身体的创伤,而在于明明白白地知道:再过一小时,再过十分钟,再过半分钟,现在,马上,灵魂就要飞出躯壳,你再也不是人了。

——《白痴》陀思妥耶夫斯基

它会一直跟着你,以不同面貌出现,有时候是陌生人,有时候是你爱的人,不紧不慢,却从不停止脚步,如影随形,至死方休。你可以逃走,但停歇的时候它就赶上来了,离你越来越近

《它在身后》吓人的是恐怖的概念,“它”没有具体形态,不知症结无法摆脱,引领着死亡不停歇的靠近。同时,“它”可以传递,像小时候玩过的关于鬼的游戏,你拍别人的肩膀,鬼就会跟着他了,他要立即传递给下一个人,否则一旦他被鬼杀了,鬼又会回来你身后,鬼一直在传递,玩游戏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影片里的传递方式是性,这很容易被解读为某种疾病的传播,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不可治愈又羞于启齿。而且,恐惧的传递无法成为一种解决方案,死亡归根结底是会回来的。

老套的桥段却是高明的设置,镜头视角跟随着主角移动,我们看不见她背后,这是源于未知的恐惧;当镜头转向另一边,不知疲惫的“它”不期而至,这是即将降临的恐惧。观众只要沉浸在未知和即将降临的设定里,画面里每一个风吹草动都显得意味深长。

值得庆幸的是,主角在逃亡和不安中都有友情相伴,安静的等待里她们的相处温情动人,冲散了恐怖的氛围。而另外有趣的一点,剧情的参与者里没有成人,他们活在这群青少年的回忆、假象或无足轻重的对话里,堕落和抗争都是避开“大人”展开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体系也都置于隐形,如果禁果是原罪,倒像身处失乐园。


虽然是小成本独立电影,本片的摄影和配乐却都很有质感,复古的电子乐,疏离的镜头,没有刻意一惊一乍。

我恐怖片看得少,关于恐惧脑海里都一直是《闪灵》的印象,意犹未尽的不适感。《咒怨》(后遗症是我家有阁楼每次上下楼都会认真回头看看)、《午夜凶铃》(最熟悉的录影带传播鬼)之类的没觉得怕,之前温子仁大热的恐怖片系列也是无感。

《它在身后》和“它”一样不疾不徐,略显沉闷。而对我来说,这部片子制造了足够的恐怖感,也有多方位的隐喻(时间/青春)可供解读,还是值得一看的。

它在身后It Follows(2015)

又名:鬼上你的床(港) / 灵病(台) / 神秘追随 / 形影不离

上映日期:2015-03-27(美国)片长:100分钟

主演:麦卡·梦露 凯尔·吉克瑞斯特 丹尼尔·祖瓦图 杰克·威利  

导演:大卫·罗伯特·米切尔 编剧:大卫·罗伯特·米切尔 David Robert Mitchell

它在身后的影评

君霖
君霖 • 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