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本片中的主要信息点:
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基因编辑生物体),主要指通过基因编辑手段产生培育的生物体,这种技术既包括对作物本身基因的修改修饰,也可以跨物种地编辑和移植基因片段,后者便是常说的“转基因”。
现代农作物并不存在“天然的”和“人工的”区别,因为所有农作物都经过了从古至今漫长的人工选育,使它们的可食部更大,产量更高,更好吃等等。如果将当前种植的作物与未选育的野生种相对比,可以发现差别是如此之大(以下为影片截图):






所以人类早已经跨越了“天然”与“人工”的界线,或者说,正是得益于这种跨越,才使人类社会的发展成为可能。
经过基因编辑的抗病木瓜挽救了木瓜产业,这种技术是如此的不可或缺,当夏威夷通过了反基因编辑作物的禁令的时候,不得不把基因编辑木瓜作为例外。在非洲,同样的技术有望再次挽救当地的香蕉种植产业——如果没有反基因编辑作物的禁令的话。
孟山都公司发明了DDT和橙剂,后来被证明对环境和人体有巨大危害。在环保运动兴起之后,孟山都公司转向了基因编辑技术,以期培育出抗病、抗虫、抗旱涝、抗除草剂的农作物。相关更低毒性的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的增长,恰恰是代替了高毒农药的表现,减少了高毒农药等的使用和残留。
有机食品的生产成本太高,虽然单独看来其更环境友好,但如果要用有机种植的方式养活全球人口,将要破坏更大面积的热带雨林等用于农业种植。而基因编辑作物则能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以更小的环境代价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
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基因编辑食品对人体有害,有一些研究宣称基因编辑食品有害,但最终因实验设计不合理、结果不可重复等原因未被学界承认,甚至其论文被撤回了。
有机食品产业作为一个产业,同样有利益集团,有幕后操纵,同样试图通过资助相关研究来获得一些有利于自身的结论。而一些反基因编辑食品的人士,也在设法从中获得利益,如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推荐或导购相关产品,从中获得提成等。可以说,争论的双方都有着其纯粹的一面,也有着不纯粹的一面。
作为国外的记录片,片中发达国家的人们很自然地把基因编辑食品和有机食品作为对立面。认为反对基因编辑食品即使没有证据,只是一种怀疑,那么怀疑错了也没什么害处——后果就是继续吃有机食品呗,反正有机食品是确定好的——而完全不考虑食品的价格因素。但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看,有些温饱都还没解决,就去学这种保守的“怀疑”,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从本片中透露出的信息来总结,所谓“挺转”与“反转”之争,其实更多的是新事物的产生过程中,社会上的保守派对新生事物的排斥。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基因编辑技术不了解的普通人,更倾向于反对和抵制该技术,而相关科学界的研究学者们,则以支持该技术为主流。保守派不喜欢改变,特别是没有感受到明显的压力迫使他们改变的时候。面对一个新生事物,不了解的人们往往本能地排斥,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排斥的是个什么东西。
片中大量的镜头都是在各论文上的各种圈圈点点——本记录片的各种重要结论基本都是通过查论文得出的,甚至通过用镜头扫过题目和摘要的方式,含蓄(对于普通民众)而又直接地(对于研究者)给出了本片的参考文献。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片的创作者们是有着很明显的科学素养的。然而科学结论并不是一个值得毫无保留地信任的事物。片中最主要的信息——目前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证实基因编辑食品对人体有害,这是一个很严谨又很无力的结论。从这个结论上,其实并不能直接推导出“基因编辑食品是安全的”这个结论,重点就是“目前”,目前没有,将来未必没有,只能说在目前这个节点还没有发现。所以这个表述其实类似于“法无禁止而皆可”,是很冒险激进的。即在未真正发现基因编辑技术的危害之前,将之视为安全。这样一说,的确挺吓人的,也难怪遭到那么多人的反对。
所以矛盾的根源,就在于是否要承担科技进步和发展中的风险。纵观历史,很奇怪是居然有人觉得这是一个选择题。
2018-4-12

食物进化Food Evolution(2016)

上映日期:2017-06-23(美国)

主演:Raoul Adamchak Charles Benbroo 

导演:Scott Hamilton Kenne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