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石头开花作为系列报道剧,有它体裁界限,我也只看了最后的土房这两集。总体印象来说,制作质量基本在线。虽快,但单元剧分到每个组不过两集,不至于过分赶工。采用了部分偏市场的年轻明星,大部分是务实的老演员,既兼顾年轻人市场也可以老带新,形式还是不错的。

  最后的土房两集长短挺好,惠导一直是干脆利落的风格,没有过分延伸。剧本以背包队队长彭莉为主要角色和线索人物,讲了大石村的两户异地搬迁的过程。
  扶贫干部那边,首先以秦书记受伤,给彭莉新入主导工作创造了一个前提,也使她面临一些不熟悉带来的困难。广受信赖的秦书记,在村民面前更有自己人意识的主任,新来的背包队的年轻人们。有不同角色特点分层,打破了一些扶贫干部千人一面的固有形象。
  搬迁户这边,两户既是亲戚,又有利益关联,在搬迁的进度和态度上又有区别。郑守德家主要讲搬出安居,而刘善福家主要讲住下乐业。几场戏,为牛扯皮,看房被逮,电费闹事,等等,都形成了人物关系的穿插,很有戏剧性。
  老刘家省吃俭用地供女儿上大学,斤斤计较,爱扯皮。郑守德老倔头,一言不合就掉头不理;儿子郑传宗三十多岁还当个宝,养成废柴;老婆赵春香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这些人物都很接地气,鸡毛蒜皮很烦人,又老实可爱。比如郑守德在病床上醒来,那句“山上的鸡咋办?”
  我最喜欢赵春香的一场戏,老郑说传宗的婚事不要她管,她停在那里,说你算是说出了心里话,这些年从来都把当我外人。如果说她之前给人印象比较小农比较封建,唯唯诺诺,在丈夫和儿子面前不太有自我。这场的停顿节奏很有感染力,又展露了她一个农村妇女的内心,人物一下就丰满了。
  郑传宗和郑守德的矛盾,表面说是娶媳妇儿住新房,实际像彭莉说的,是两代人生活方式的变迁与选择。郑守德把儿子固执地惯养在旧方式里没有出路,郑传宗便蹲着当一个废柴。而这个严肃的议题,是通过一串浅显又啼笑皆非的父子互动体现的。
  从一开始郑传宗边玩手机边牵着牛;躺在床上打游戏,轰都轰不起来;父子屡次拌嘴,相互嫌弃;郑传宗偷了存折选房,郑守德骂“分家”;郑传宗离家出走去搬砖;被彭莉说服,背了郑守德去医院;父子在山上的老屋前和解。这俩父子,一个沉闷,一个不着调,又不会真正激烈地冲突起来,都是一样的难搞。
  如果说刘善福家是偏外在的矛盾,即从省吃俭用转为家庭创收的解决方式。郑守德家是纯内在矛盾,牛可以托管给养殖场,也给郑传宗介绍了保安的工作,但只要郑守德不放弃固守,郑传宗不好好面对和长大,生活方式都不可能变迁。所以彭莉在解决的时候对郑传宗说,我不是要把你们骗下山,那没用。
  本子写得很细致,比如开会之类的情形,都很朴实,没有太多套话。还有角色身上的村民形象和思维方式,又不会过分丑化套路化。新房我估计是找了个还迁房实景,内饰风格太真了。包括一些新的元素,拿着手机打麻将、看照片,刘善福挡二维码前面不让扫。安卓手机稍干净了一点,如果有点小碎屏和胶粘痕迹就更好了。

  惠导我每次都要夸他的干脆利落,首先大结构是完整的,衔接和穿插非常紧凑,很少有大段抒情,不会发散得没完没了。影片基调控制得较为明亮,虽烦人却好笑,点明深层往往只有一两句。
  赵春香冲郑守德发泄完“我走!”夺门而出,郑守德踹翻了脚盆,在炕上发呆。这段就结束了,没有两人解开误会,没有赵春香如何别别扭扭被劝回家……他们就又出现在同一个家里,但你知道老夫老妻间吵架就是这样,你也记得争吵就在那里。
  郑传宗的对象好几次在对话里出现过,并没有加入零碎镜头演绎嫌弃老房的戏份,都是转述。只在结尾郑传宗背着她跑进了新楼房,现场喜气洋洋,大家都有新的生活。
  讲一个好故事,惠导的控制力是比较稳的。

  说完优点说瑕疵,只是我个人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
  第一,可能因为报道剧性质,彭莉有一点偏伟光正。她在最焦头烂额全搅和到一堆的时候,赶到母亲病房,觉得难以撑下去。这点是很好的,但不够明显,崩溃前面还需要一些逐步累积烦恼的征兆,否则转得有些快。发现自己工作没做到位,羞愧。翻到之前没有深入加了解的信息,惊喜。主角的情绪和软弱可以更复杂起伏一些。援藏父亲的日记给予力量,呃,这就是主流剧套路了,没啥可多说,好在只有一场,没那么横亘。
  第二,解决方案往往一张嘴总落在政策,给人一种蹭上补贴就行了的印象。其实无论是小卖部还是蘑菇基地,宣传政策好没毛病,但政策补贴只是开端,持续发展需要共同努力。  
  第三,来来去去的场景有些琐碎,而大结构不够明显。就是两家反复在给彭莉出难题,彭莉解决,又出现新的难题……穿插很好也很有趣,但从大主题上,层次、详略和高潮剪辑得稍显不够清晰。上集比如郑守德看房被刘善福抓包,追赶过长;而下集本该是高潮部分以及离别老房,则偏短偏快。
  郑传宗和郑守德的转变基本都落在下集后半。郑传宗还好一点,他当了保安,又被开除,偷家里存折,离家出走去工地搬砖……方式很胡来,好歹是反抗,被彭莉教育过两次。然后才有背父亲入院后真正意识到:我来干,我长大了。而郑守德太闷了,虽然偷偷去看房什么的,但一直很嘴硬不服软。一病,突然把担子就放心地全交给了儿子,态度也改变了。这中间起码还要安排一场戏:郑守德不放心总是想插手,而郑传宗横一回,让他刮目相看,真正信任。
  第四,是原音却没有采用同期声。有少数地方感觉没有完全对上,而且背景音过于干净。这和一个大山与新农村的故事中间,少了一些田园风格的后期。(p.s.父子俩坐在老屋前,背景的星空又漂亮又真实。)
  但我理解这个拍摄和制作周期确实有些短,首先统筹和把握大的方面,把故事好好讲完,小瑕疵可以接受。

  最后说回演员的表演。
  这个剧没有明星,只有演员,大家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在角色设定和人物形象里。这是一个新农村的剧。县里来的背包队,也就是干干净净简简单单,没有精致的妆容,或是故作复古的新潮刘海。
  我最喜欢的一场如前述是赵春香,真的心头一滞眼眶一热,她守了这个家一辈子,能感到此刻的失望和委屈。平时也很在农村中老年妇女的那种小家气质里。所以,演得好不好,一不靠戏份和时长,二不靠番位、正反派和讨喜,只需那一个瞬间就能击中。

  私心说一下郑传宗。我觉得他废柴得可爱死了,尽管很想塞麻袋打一顿拖走……因此我认为自己或许并不客观,就没有放在上面最喜欢的表演评选中。
  记得郑传宗剧照剧透出来的那天,整个首页都在不别的意义上土拨鼠尖叫连成一片,我因此狂笑不止。尤其是鬓边入坑的粉,还没遭受过冲击和蹂躏,反差过大,一时陷入了贤者状态。“不,不要跟我说,只要我不看……”
  结果,连盆子老师这种垂死挣扎的,看完都说:“吃惯了蕊蕊那种精米白面,杂粮馒头真香!”咱们真的不是闭眼吹,这种兴奋和热情虽然很莫名但绝不是装出来的,也不算粉丝滤镜吧。郑传宗当然谈不上帅或好看,连他姨说“我们传宗一表人才。”我都想怼她:“大姨,醒醒!”
  演员抛弃形象,只要角色必需,就是本分,倒也不值得夸。可郑传宗是真废真可爱啊。一出场就漫不经心玩手机,一脚深一脚浅地牵着牛,趴在床上啃干脆面,往草丛一蹲,头发乱糟糟油乎乎。上集末尾那段对话让我笑出猪叫。
  “有伤,干不了重活儿。”“正好,就是技术活儿!”“没技术。”“有人教。”“没文化,学不会。”“……那你会点儿啥?”“就,干点儿能干的呗……”看他那个无精打采没劲透了的头一低,你就跟他爹郑守德心情是一样一样的,想忽他一大巴掌,又轻轻放下。尹正也许不是最帅的、演技最好的,但抓萌点这事儿他是真的有天分,学不来。
  在鬓边的采访里,他说曾被人说演过了(应该不是我orz),后来学着做减法。从原生之罪到鬓边不是海棠红,能看出这个做减法的趋势或者说过程。如果是以陆离那时的状态来演郑传宗,不太可能这么懒散,大概会加不少戏。
  很高兴你总是在琢磨、在领悟、在进步,那我便不必讳言过去的不足和现在的意见。“咱爹”台词好,“咱妈”节奏棒,我觉得他们就是很好的学习对象~

  对于表演部分我有俩不同意见,未必靠谱哈。
  第一是,郑传宗说他三十多岁,吃低保多年的农村大龄男青年,有一些自卑的方面,体现得不明显,我会觉得他更像二十代后半。当然这跟传宗说“我知道大家都看不起我”,剧本却没有设置周围人的佐证也有关。爹妈宠溺也罢了,姨夫一家和扶贫干部对传宗太嘴下留情,都没人背后叨叨他闲话。
  第二是,郑传宗在第二次被彭莉训斥和后面思考的过程,太帅了。是的,问题是太帅了!我知道认真的男人最帅气,可是你低估了自己对传宗废柴气质的洗刷。传宗尽管黑糊糊还是帅到了这不科学!从他一贯来说,脑子并不聪明,他会好好想,但没那么快想明白,会比较烦,但又觉得这次不容逃避了。他可能不高兴、发脾气、委屈,玩着手机又烦躁得玩不下去,瞪着天花板……总之我觉得他不会突然变聪明变帅。这场之后又傻回去了,挺好,传宗在医院慌手慌脚的,准备离乡去打工听说可以留下就业时呆滞半秒,都非常好。把帅气只留在老屋的星空下父子和解那一刻。

  唔,我看片一贯还挺认真的,记性也不错,可能就是有几个镜头我在蹲着吃东西所以漏看了。其他说得也未必对。

  这个系列剧叫《石头开花》,我觉得名字真好听。


石头开花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