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德国电影节,《审判》。
在美国电影霸占全数市场的现在,算是第一次在影院看德国院线长片。之前看的德国多吗?一时之间竟然回答不上来,因此对德国电影也没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就此片略微说一说吧。
整部片子的场景,全部是在一个现代化的审判庭里,所以片名与内容名副其实。整场电影就是一场审判的再现,说是直播也无可厚非,只是多了几个机位而已。与《十二怒汉》,以及中国的《十二公民》一样,影片聚焦点在于讨论主人公莱斯科赫是否有罪。影片的剧情起始点是科赫在一起恐怖分子劫机事件中,在没有上级命令的前提下,作出了个人的选择,击落了即将落在一个有着七万人的体育场的164人众的客机。影片讨论的就是,科赫到底应不应该承受164项一级谋杀罪的指控。
有趣的是,导演设置了开放性的结尾,为这部片子设置了两个结局。可能是机会不易,在影片开场前,一位工作人员说,这部片子有两个结局,一个有罪,一个无罪,这两个结局我们都会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互动式的观影体验,观众举手表决,选择多数者选择的结局为影片画上句号,我相信这也是导演的初衷。
整部片子也是一场精彩的辩论,影片的结局的大法官叙述虽然也很精彩,但是无关紧要,在结局之前,大部分人已经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而且有着自己的理由。
影片的风格和剧情设置,都很理性,而且是冷理性。出席证人的三位中,只有一位是164名乘客的亲属。
导演没有过多渲染家属的悲痛心理,可以理解为导演不愿意被人类共有的悲悯心来牵制观众的选择。但是也意味着,导演暴露了自己的立场,他虽然企图走在一条绝对客观的,没有立场的披露者的道路上,但是影片大幅度还是着墨于科赫本身的申辩上。如果影片给出三四个镜头在164名亲属的情感表现的场景上,那么,我相信观众席里,落泪的会不少,眼光角度也或有改变。这就使得导演处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想表现客观,必须理性,但是想要保持理性,就要拒绝人情泛滥,但是一旦拒绝人情泛滥,就难免使得影片的立场倾向到了对男主人公的同情。我想或许这正是因为此,开放式的结尾在不排斥导演为观影体验作出的创新之外,也是导演本身的不自信:在宪法和道德之间,在小恶与原则之间,到底有没有对错。这是一个只能引起思考,而无法被绝对回答的问题。也因此,拍摄两个结局的做法,对于改变电影院里的观众在以往只是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从而使银幕前的观众重新拾起自己的思考,是一个十分有力的举措。我相信,也会启发许多电影工作者的新思维。
立场这个东西,一旦谈起,就没有办法保持中立。当你说,好吧,我没有立场的时候,只是因为在你初次选择一个立场时斜瞥了一眼另外一个立场,然后变得无法坚定地说服自己。
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争执持续了上千年,这部片子又不仅仅只是在讨论法律与道德,也牵着到了小恶与原则。一个人的生命与一万个人的生命,当你可以做出选择时,到底哪个更重要,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也是无法在例子之中选择例外的叩问。影片快结束时,检察官与律师之间对比的一场辩论,是我近两年来看过最精彩的辩论,没有之一。也促使很多观众由瘫坐状态转向了托腮思考。具体内容很想分享,到或多有遗漏,沉淀一段时间,有机会呈出。
一部时长一百多分钟的电影,场景只不过是不到100平方米的审判室,导演镜头的切换和画面的格局设置丝毫不让人感觉到视觉疲劳,这是值得赞叹的工夫。
导演把结局留给了观众,我预料到很多人会选择判科赫无罪。因为首先放映的是无罪的结局,果然散场后,其他人多有讨论:科赫应该无罪。
但是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事实,在无罪的情节设置中,大法官的理由是,科赫的行为构成了违宪,每个人都应该有尊严,生命不能够被量化。也就是说,在这个结论面前,许多人依然选择科赫无罪。因为我本身没有对结局进行迫切的选择,所以我对此很感兴趣。有时候支撑多数作出所谓理性的行为的,有可能只是在切入事实时最先的那一丝顽固。
有意思的是,回来时我坐错了地铁,因为2号线的人流量比1号线要多,因此我不自觉,甚至没有抬头看指示牌,就选择了2号线。
由此得悟,人流多处,常有追随,不问因果。

审判Terror – Ihr Urteil(2016)

又名:恐怖-您的决断 / The Verdict

上映日期:2016-10-17(德国)片长:85分钟

主演:马蒂娜·格德克 弗洛里安·大卫·菲茨 拉斯·艾丁格 布尔格哈 

导演:拉斯·克劳梅 编剧:Oliver Berben/拉斯·克劳梅 Lars Kra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