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不是针对电影,而是借电影表达自己对爱的理解。电影简而言之就是《杀人回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追凶的过程就是回溯女主角自杀的原因过程。

电影总爱给疯子找一个使他疯了的社会原因,但我想说,疯子不能就是疯子本身吗?说句题外话,“被塑造的疯子”形象我感觉给张宥浩演绎的十分到位,谁能想他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迷谷呢,这个侧面说明演员的个人特质也会渐渐的被角色加持。现在的张多了更多故事感,早已褪去了迷谷时期的青涩。

言归正传,虽然影片大篇幅的展现女主角娜娜的前因后果,但我觉得她却是全片最失败的一个角色,是典型的男性视角的产物,是一个为了求爱而疯癫了的女性形象,使当下的我看了十分不适,因此想要写篇小作文来好好探究“求爱”这件事。

导演邵艺辉总结的没错,女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学会如何获得爱,只有是否被爱才能体现女人的价值,片中的娜娜也是典型的一个“缺爱”人设了,但问题是娜娜从小和父亲在一起,她不可能内心只是单单想要“爱”的女孩子,影片从头至尾都没提她通过努力去日本学的是什么专业,喜欢做什么事,或者说影片有意避开去探讨这件事,她打各种工,你就是没看到她上专业课。以及,和父亲长大的女孩子,固然有缺爱的一面,也一定会有偏男性化的一面,参考《摔跤吧,爸爸》,一切因都是双刃剑,不可能只导向单一的结果。

其次,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这也是我长大很久以后才悟出的道理。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可以挑出父母100个毛病的小孩,但是某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的父亲,其实跟邻家一个普通的男孩没什么两样,他固然不善言辞,甚至由于自身的原因很容易暴躁,会在生气时选择暴力解决问题,但他也会默默把他认为你喜欢的东西买给你,会坚持上课之余为你按时准备好早餐午餐晚餐(当老师的应该知道这有多困难),会学习看电影电视剧努力寻找和你的共同话题,会因为你的夸奖而沾沾自喜……尽管有这么多美好的记忆,但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他伤害我的画面,人总是会对痛苦的东西记忆更深刻,也许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但人又怎能一次次倒在同一个地方呢,当我失望了那么多次以后,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他发怒的样子有点好笑,甚至我辨认出那是他为数不多的脆弱时刻。人只有在脆弱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暴戾的样子,而现在的我,也早就学会了在他动怒前用一句话使他平静下来。不过就是情绪价值,我已不再需要,也有能力赋予别人。与其选择对立内耗,不如引用当代网友至理名言“笑笑算了”。

对于片中的娜娜也是一样,生而为人,也不总是需要抱歉,华夏民族最大的特质是坚韧,活下去才是本能。总会有一天,她会选择跨过这道坎,不再纠结他爱,或是不爱我,而是告诉自己,我已经长大,已经能够给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每一个爱而不得的时刻,只是需要再忍耐一会儿就好了。


涉过愤怒的海(2023)

又名:怒海 / Across the Furious Sea

上映日期:2023-11-25(中国大陆)片长:144分钟

主演:黄渤 周迅 祖峰 张宥浩 周依然 颜北 孙安可 闫妮 王迅  

导演:曹保平 

涉过愤怒的海的影评

阿陌
阿陌 • 6.11